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分析論文

時間:2021-04-02 10:39:42 求職指南 我要投稿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分析論文

  我國于1998年首次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列入本科招生目錄,至2013年,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已有500多所[1]。可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高校起步雖晚,但發展勢頭強勁。然而,該專業就業情況卻不容樂觀。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在全國范圍內近兩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名單,其中就包括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全國范圍內就業遇冷的背景下,已有14年發展歷史的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下文簡稱為內師大公管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形勢如何?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對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期解決就業中的現實問題。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分析論文

  一、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現狀筆者對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生工作與就業指導處的關于學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統計數據進行整理,結合從教中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訪談和觀察,認為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2011-2013年這三年的首次就業主要表現出三個特征:(一)該專業畢業生以簽三方協議形式就業的首次就業率①低2011年,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共73人,至畢業派遣時,簽訂三方協議的有18人;2012年該專業畢業生共56人,簽訂三方協議的有21人;2013年該專業畢業生共35人,簽訂三方協議的只有3人。

  (二)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以企業為主

  簽三方就業協議的畢業生中,2011年簽約機關事業單位的有3人;2012年沒有人簽約機關事業單位;2013年簽約機關事業單位2人。此外有少數升學的學生,其他學生均進入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工作。

  (三)該專業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時多選擇新學科

  畢業生繼續升學的意愿強烈,據訪談,2013年參加升學考試的學生比例已達到40%,而他們大多不再繼續報考公共管理類學科,轉而投身其他學科。2011年,該專業畢業生升學5人,2012年升學7人,2013年升學4人,這些學生均被其他專業錄取。綜合上述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特征,可看出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較弱。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為什么設置該專業的高校數量遞增,而就業率并不理想?為什么畢業生就業去向不是以該專業的研究對象———公共行政單位為主,而以企業為主?為什么學生在升學時放棄原學科?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2級(入學)共有學生25名,筆者在2014年11月隨機選擇了其中14名學生進行結構式訪談。并運用同一份訪談提綱于2015年4月隨機選擇了2013級25名學生中的24名學生進行了結構式訪談。通過調查分析,認為前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涉及到專業定位與社會認可度、招生規模、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和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五個方面。

  (一)專業定位與社會認可

  教育學者們定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培養公務員與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務管理的專業。那為何在國家及地方公務單位的招錄中基本沒有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職位?在這個問題的驅動下,筆者自2009年從教以來,就這個問題向接觸到的二十名公務管理人員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們均表示,醫療、教育、環境等公共事業的管理工作要具備具體的醫療、教育、環境等方向的專業學科背景,而“公共事業”研究太寬泛,無特別的專業技能。當然這種說法本人認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業的管理活動中既需要專業技術人員解決近期的問題,也需要具有綜合背景的專業管理人員來統籌長遠的發展。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注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可授管理學、教育學、醫學或文學學士學位。這種做法使得社會各界很難從專業名稱上推斷出這個專業到底是學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社會中的認知度不高。該專業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時多選擇新學科。通過調研,2012級學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專業為公共管理類的行政管理專業。一般來說,本科生考研首選本專業,可在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管理類一級學科公共管理下設的五個二級學科目錄里根本沒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②。既然要換專業,很多學生在考研時干脆選擇就業率高的'新學科。社會認知度不高,自然影響到該專業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對于問題“這個專業是你們在高考時主動選報的還是后期調劑的”,2012級有12名學生表示該專業是自己主動選報的,但報志愿時他們及家人對該專業的理解和現在經過兩年多的專業學習后的理解有很大差異。在后續問題“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本科修讀專業,你們會選擇什么專業”的回答中,14名學生中竟無一人繼續選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對2013級的24名學生的調查中,17名學生表示該專業是自己主動選報的,但報志愿時他們對該專業不了解以及當時是補錄沒有其他選擇了。若可以重新選專業,他們中除1人外全部都選擇報其他專業。這表明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可度低,這會影響到他們專業知識的學習熱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到將來在任職單位的表現,學生個體在任職單位的表現會影響社會對此專業的認同下降,這將增加該專業就業中的困難,形成一個惡性的累積循環。

  (二)招生規模

  自1998年東北大學和云南大學首先試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來,設此專業的高校在不斷增加:2004年全國已有224所院校設立該專業,而到了2009年底,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已達472所,僅在五年內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學生總人數也在不斷增加。考慮到近年此專業的就業壓力,內師大公管院已經大幅縮小招生計劃,但就全國看來,畢業生市場供給量大。

  (三)課程設置

  在日常談話中,有學生提到了“我們學的課太寬泛,什么都學,又感覺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筆者提出了“你認為調整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能不能提高就業率”的問題。2012級學生中有5人表示不會,他們認為課程設置和就業率沒關系;5人認為能;4人認為應該有提高,但影響不大。認為課程設置和就業率沒有直接關系或關系不大的學生解釋說,就業困難是整個社會的就業環境和社會認知所致。在課程設置方面,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定位是“厚基礎、寬口徑”,課程涉及文科類和有關理科類的知識,如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高等數學、行政法、統計學、應用文寫作等等。課程體系內容豐富,但囿于學校層面的課時要求和專業師資的限制,課程設置還是側重理論學習,缺少實踐機會,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實踐存在相脫節的現象。

  (四)師資力量

  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系專任教師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的有4人,兼職社會公共事業管理事務的有3人,教師數量不多,并且缺少雙師型教師。學生實習平臺建設不足,實踐環節需要實習基地,這涉及到和公共事業組織的對接,而行政事業單位出于業務保密和業務紀律的考慮并不愿接受過多實習生;若采用實驗室實踐,需要優質的軟件系統,而國內市場上在售的相關軟件在設計理念上重事務操作而輕決策,實踐中收獲有限。

  (五)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該專業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面對調查中“你已經為就業做了哪些準備”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說準備考研、考證。在考證的選擇上,大家的選擇同質化:考教師資格證和會計從業資格證,理由是“不知道該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這兩個證,所以我也就隨大流”。這是一種盲從的狀態。至于畢業后三年所期望實現的具體職業目標,大家表示沒想那么細。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意識,也就不可能主動去學習求職技巧和技能,在求職時處于劣勢。關于求職期望,對問題“你首選的職業及行業是什么”,2012級17名學生們的答案同質化———公務員和銀行,他們的解釋基本圍繞著職業社會聲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環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見職業相伴的回報是學生們擇業的第一關注指標,那些選擇公務員的學生們都沒有提到專業對口的原因。對問題“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級同學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邊的城市”,其中的關鍵詞是一樣的———“一二線城市”。

  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對策

  (一)教育部門推進體制改革

  就業形勢不理想,為什么全國范圍內設置該專業的高校數量卻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趨向明顯。許多學校為了擴大辦學規模、增強學科實力和提高辦學效益,盡可能多地申報專業和招生,二是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有權批準所轄區域高校的專業設置計劃。應全國統籌高校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確保市場中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的供給均衡。

  (二)學院調整方案適應社會,引導社會

  出于就業壓力和師資有限的雙重考慮,內師大公管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經逐年減少招生人數。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錄取分數線仍然在微降,這使得生源的素質無法保證,可進一步減少招生人數。為了適應社會,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堅持既重理論又重實踐,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投入,努力實現在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建立實習基地;通過對往屆畢業生進行追蹤分析他們工作中需要的知識結構來適當調整課程設置,增加公務員考試應試課程,開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公共基礎知識和公務員面試指導等專題選修課程。學院為了引導社會正確理解并接受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可以到對口就業單位比如各類公共事業相關單位進行主動宣講和推介。

  (三)學生規劃職業生涯

  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就業問題的根本在于大學生沒有做好步入職場的綜合素質準備,包括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和法律知識等方面。學生要樹立規劃職業生涯的意識,但通常大學生的認知水平還不足以獨自完成職業規劃。要充分落實內師大公管院班主任和指導教師雙重負責的制度,幫助學生個人進行職業發展規劃。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經常向學生通報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就業現狀,給學生們分析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實例,了解每個學生的人格特征、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和家庭資源等,引導學生確立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關于職業選擇不應過分強調短期內的職業回報,而應綜合考慮不同職業對社會的貢獻,自身特質是否適合職業要求,行業是否有發展空間,行業內的競爭壓力和社會需求等因素。確立方向后,明確具體的職業方向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包括哪些內容,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多個短期的階段目標,激勵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四)社會合力培育就業環境

  前述2012級有10名學生認為就業困難是整個社會的就業環境和社會認知所致。此專業的就業環境需要有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在西方發達國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就業緊俏,原因之一就是非政府公共組織發育良好,專業人才需求大,人力資源自由流動。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讓政府、社會與市場實行分工、合作,可以為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育更好的就業環境。此外,社會中的所有機關事業單位以及私營組織也應承擔社會責任,具體地說就是承擔起對大學生二次教育的責任,給予他們職業過渡期更多地學習機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受關注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教育體制轉型的問題,需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學生和社會共同努力,以期擺脫就業困境,使得該專業教育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論文12-25

淺議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問題論文08-24

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分析論文08-02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前景03-27

法學專業人才就業問題研究論文07-26

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就業問題的對策和思考07-01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因素分析論文08-11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傾向分析論文08-05

探析昆明市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論文08-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大宁县| 桐庐县| 通州市| 甘泉县| 杭锦后旗| 增城市| 曲阜市| 长岭县| 柳江县| 宁波市| 揭西县| 育儿| 息烽县| 万宁市| 临清市| 岱山县| 南丰县| 奉化市| 铁岭县| 星子县| 英山县| 柳州市| 宜章县| 高要市| 壤塘县| 会昌县| 龙泉市| 徐水县| 台北县| 汽车| 贵溪市| 天镇县| 兴和县| 衡水市| 赤水市| 湖州市| 长岭县| 南丹县| 集安市|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