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昆明市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論文
本文通過對昆明市幾所高職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目前昆明市高職旅游管理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據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旅游業蓬勃發展。旅游管理專業也成為云南各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從2008年到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旅游局都曾提出要將旅游就業規模要從六千萬人增加到一億人左右。在2012年的云南政府公示文件中指出,要將旅游相關行業就業人數從220萬增長到380萬,在旅游就業人數占全省就業人口8.5%的基礎上再加2%。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據此,針對昆明的四所高校(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云南民族大學)高職本科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發現了一些甚為堪憂的問題。
一、昆明市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本行業就業意愿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同學當中,有近六成的同學畢業后想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有近四成的同學不想從事旅游行業。究其原因,同學的想法各自不一,如圖1所示:
(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專業忠誠度情況
在就“旅游管理專業忠誠度”的調查中發現:只有42%的同學喜歡本專業,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既不喜歡也不討厭本專業;針對目前旅游業就業形勢的看法,覺得就業前景看好的同學占到34%,剩下的64%的同學則不看好旅游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同時,在“對是否愿意從到旅游企業工作”的調查中,只有31%的同學愿意長期從事旅游企業工作,有43%的同學表示會先在旅游企業就業,然后可能跳槽,剩下的26%的同學表示不確定或不愿意。
(三)學生自身競爭力情況
學生自身競爭力強在求職過程中就會很順利,否則就會受到各種困擾。學生自身競爭力情況可從學生求職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表現出來。如圖2、3所示:
二、存在原因分析
(一)大多數同學沒有明確的擇業目標
首先大學階段的學習并沒有讓大多數同學明確自己的擇業目標,致使畢業生到本行業內就業的意愿不強。高職旅管專業的同學雖然在職業技能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培訓,但是他們的職業規劃卻沒有構建起來。這就造成學生隨大流,過分關注一些熱門行業如公務員等。其次,學生易受世俗觀念的影響。大部分的同學并沒有將旅管專業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部分同學選擇專業時被高考分數限制,被長輩、社會環境影響。他們僅僅把學習旅游管理作為一項步入社會之前的責任、義務或者選擇職業時的一個保留砝碼,沒有上升到畢生去熱愛的一項事業,一種喜好和樂趣。而主動選擇旅管專業的學生很多是抱著對旅游的熱愛而不是對旅游行業的熱愛,抱著“好玩”的心態。當他們接受專業課培養或進入到實習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東西并不如自己所想,因此心里產生了消極的想法,最后在畢業擇業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標。
(二)畢業生的就業心理期望與實際情況反差較大
在調查中發現,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常常會受到社會地位、發展機會、工作地點、薪酬待遇、專業對口、能否勝任、工作時長、實現理想、社會貢獻等等因素的影響。其中薪酬待遇與發展機會位列榜首。
對于薪酬待遇問題,就旅游行業而言,對畢業生需求最大的集中在酒店行業,但是入職初期員工的薪酬往往不高,工作卻比較辛苦,完全達不到同學所期望的工資水平,有61%的同學期望月工資收入達到3000-5000元。同時,同一個崗位上不同員工的薪酬差距較大,尤其在基層,很多人都不想承受這一壓力。
對于發展機會來說,大多數畢業生沒有做好長期扎根在前線并且時時為成績而努力的準備。他們希望在短期內得到晉升,起步階段就在一個最好的平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然而實際情況是,例如旅行社、酒店這樣的旅游企業常常出現人員結構性的短缺,也無法從薪酬待遇與發展機會方面滿足畢業生的心理預期。
(三)學校學科體系設置不能適應現實需求
目前高校尤其是職教類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都希望學術與實踐并重,但其教學環節卻難以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例如:校企合作的教學理念也難以付諸實施。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往往會滯后于企業的實際需要,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難以實現理想狀態中的學以致用。在這樣的學科體系中畢業的學生也很難實現畢業后就直接上崗的目標。
三、解決對策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了許多問題,也探究了其中的各種原因,應該如何做好應對呢?
(一)學生方面
每一個畢業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擇業態度。要從最艱苦的地方磨練自己,頻繁跳槽是不能持之以恒的表現,對于薪酬待遇也要調整定位,不能眼高手低。學習要拿出熱情,技多不壓身,如果所學的東西并不是自己最感興趣的,也要當成一種知識儲備,不管自己以后需要什么,眼下提高專業技能,做好手上能做的事,不僅是對自己寶貴青春的一份答復,所學知識也必定會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再有就是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專業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社交能力、溝通表達能力、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還要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不管是旅游業還是其他行業,不管是剛畢業還是有了一定的資歷,都應該一直保持自己的積極性與激情。
(二)學校方面
首先,招生時要明確招生目標。在招生前,要告訴同學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將來輸送的是哪種崗位哪種類型的人才。其次,在專業學科體系構建中要盡量注重技能和素質的綜合培養。課程設置上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不僅培養旅游職業技能,也應注重公關、禮儀、語言、統計、計算機等技能的培養。同時還可細分職業目標,將旅游管理專業細分為酒店管理、英語、小語種導游等方向,或者具有本校特色的專業方向。再次,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從思想觀念上引導學生。面對目前旅游業不同于過去的發展形勢,旅管專業的老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任務,尤其是有過一線工作經驗的老師,言傳聲教,會給學生們帶來正面的東西。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對職業產生自豪感,還可組織學生開展旅游調研、旅游策劃等活動,鼓勵學生組織創立與旅游有關的社團并參與其中,通過組織活動使學生對專業產生認同感。最后,應加強與旅游企業的合作。如果將實踐課的課堂稍微放一段時間在實實在在的企業里、職業群體里,對學生實戰能力,對企業早期觀望合適的人才并作出指導的作用很大,而且方便獲取最新的就業信息。
(三)社會方面
旅游企業應適當調整薪酬待遇。《旅游法》出臺后,導游人員的薪酬福利制度應該摒棄之前參團者消費的惡性狀態,適當提高一線人員的工資。企業可多方位提供就業幫助,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畢業生需要就業信息,企業一定要將第一手信息傳遞給學生。加強與各高校旅管專業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為企業直接提供預備人才。在企業內部實行優勝劣汰的員工流動機制,員工的流動會給畢業生提供更多機會和激勵。
政府方面應給予旅游行業一些幫助。政府可以在稅收、最低工資標準上給予旅行社便利。同時要限制中小旅行社的數量,壓縮市場規模,求精求穩,給予資深旅行社生存的空間并鼓勵旅行社吞并或合營,向集團化發展,這樣畢業生進入集團后有長遠而廣闊的發展空間。
【探析昆明市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探析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就業現狀論文12-24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因素分析論文03-30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傾向分析論文08-05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論文12-25
淺議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問題論文04-03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問題分析論文04-02
物流管理專業就業導向探析論文08-04
銷售人員營銷管理理念探析論文08-01
旅游管理畢業生求職簡歷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