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專業”遭遇就業難的原因
據彭博介紹,今年班里同學主要的去向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其中,六七成去了國企。而往年,MBA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外企、國企和民企。
MBA在畢業生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卻因被認為是“最貴專業”,而在今年困難的“就業季”中備受關注。
學生聲音
工作不理想延期畢業
目前,國內的MBA教育,時間在14個月到3年不等,學費為16.8—38萬元不等。
據了解,清華大學今年畢業的MBA有200多人。彭博是清華大學MBA2011級F班的學生,他已經完成了學位需要的課程,也準備好了畢業論文,但他選擇了延期畢業。“工作找得不是很理想,還想再看看。”彭博全班有120名學生,今年約有30名學生選擇“延期畢業”,占到了班級總人數的25%,比例為歷年來最高。
據彭博介紹,今年班里同學主要的去向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其中,六七成去了國企。而往年,MBA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外企、國企和民企。據了解,MBA畢業生今年最高年薪為稅前五六十萬,而最低的年薪則為3萬多元,多為有戶口的國企工作。
民企觀點
“今年我們不招MBA”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外企要么是裁員,要么是凍結校園招聘的`崗位。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中層職位,過去這些職位會消化很大一部分MBA畢業生。”對外經貿大學2013屆MBA畢業生郭東告訴記者。他目前在北京的一家管理咨詢公司實習,月薪1萬元左右。郭東還應聘了中華全國工商聯。雖然月薪可能只有幾千塊錢,但因為能解決戶口,對于山東籍的郭東來說,依然具有吸引力。
清華大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師說,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MBA學生希望去國企、央企工作。清華大學公布的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2011年,39.9%的MBA畢業生選擇去國有企業工作;2012年,這一數據變為46.7%。但在國企工作的機會也并不是唾手可得。
民營企業過去也是接收MBA畢業生的主要單位。進入2013年以來,因為歐美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持續影響,民營企業在選擇MBA時也更加慎重。瑞伍德供應鏈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劉軼在采訪中明確表示:“雇用一個MBA的成本很高,民企在招聘時主要考慮投入產出比,今年我們不會招MBA。”
創業選擇
努力讓“薪”情好起來
MBA畢業生可能是“最難畢業季”問題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問題的解決者。
MBA畢業生不是只有職業經理人一條路。“很多MBA的同學畢業后成立自己的公司,優先招聘學弟學妹,或者投入資金支持學校創業課程。”清華大學創業指導中心王帥國老師告訴記者。
錢利平是中國政法大學MBA全日制班的學生,入學前她供職于中國郵政江蘇分公司。畢業后,她選擇留在北京創業。她創辦了一家工作室,旨在為年輕人打造交友、聚會、分享的平臺。“我們目前也在招人,感覺很多畢業生眼高手低。”錢利平說。
從清華大學MBA就業報告來看,2012年,5.3%的人選擇創業;2011年,這一數字是9%。2013年就業的官方數據還沒有公布,但應該接近10%。
錢利平說,工作帶來的回報除了工資還要看個人成長的空間,現在這種經濟狀況,既是個挑戰,也是個機會。關鍵還是要看個人和企業的具體情況。“怎么都是過一天,心情不好,怎么能指望‘薪’情變好呢?”
【“最貴專業”遭遇就業難的原因】相關文章:
教育部公布15個難就業專業04-07
摩拜單車充值難退款原因03-29
文秘專業的就業形勢12-19
物流專業的就業前景04-02
理科就業最好的專業05-06
新聞專業的就業前景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