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和社會需求現狀調查分析
論文摘要:通過對沈陽大學體育教育專業2006、2007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統計,從客觀實際出發,分析了基礎教育和社會對體育師資、體育人才的需求情況;針對畢業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提出了深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辦出體育專業的特色,適應社會需求等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相應對策。
論文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 社會需求 就業現狀
一、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和社會需求狀況調查
1.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
根據對沈陽大學2006,2007屆體育教育專業169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和統計,就業走向大體
有如下幾個方面:
(1)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位的畢業生約占5%;
(2)進人中小學擔任體育教師的畢業生約占30%;
(3)支援大西北、遼西北,考取公務員的畢業生約占5%;
(4)從事專職和兼職健身俱樂部教練工作的畢業生約占20% ;
(5 )從事其他相關職業的畢業生約占10% ;
(6)靈活就業的畢業生約占30% o
2.社會需求狀況分析
(2)中小學“新課程標準”的頒行提出了對高素質體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中小學體育課設置的要求增加,需要與現代教育發展相適應的、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體育教育人才。同時,初升高考試、高考都將體育成績列入升學的條件之一,學校體育工作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需要體育教師的工作來實現,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未來就業提供了前景。
(3)小學實行小班型教學拓寬了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空間,小學實行小班型教學,學校體育相對開展較好,也更容易開展,對體育教師也有一定的需求,這都使本專業學生未來就業有一定的空間。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因素—學校定編、用人需要區教委審批等,使畢業生順利進人學校有一定的難度。
(4)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導致體育人才需求不平衡。由于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現階段學校對體育人才的需求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地區及農村,市內的需求主力則主要是民辦學校。
(5)學校需求一專多能的人才。據調查,近年相關的教育用人單位在人才考核和教師招聘上主要強調:①對人才綜合素質、專項技能的考核;②對人才進行理論考核(包括教育理論,計算機以及有關新課標的知識);③由過去的“說教”改為“說課”(這就要求應聘者必須具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等)。
(6)社會對體育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日趨多元。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加強,國民收人的增加,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積極促進了健身娛樂市場的快速發展。2008奧運會后國家更加重視全體國民的健康水平,全民健身運動更加深人發展,社區體育、休閑體育、戶外運動、登山運動等越來越受廣大群眾喜愛。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日趨多元。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健身俱樂部、健身中心等,急需一定數量的具有突出專業技能(健身操、健身舞蹈、器械健身、游泳、小球、武術、散打、貽拳道等)和科學指導能力的專職或兼職健身指導員及社會體育人才,這都為我校體育教育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
二、促進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的對策
1.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改革
(1)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o:。規劃、完善本科教學計劃、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建立較為科學的以必修課為主,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合理安排基礎課、專業課的比例,以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的專業人才為目標,注重課程結構的合理性研究,將是今后專業建設的重點。
(2)加強教材建設。一方面要抓好主干課程的大綱和教材建設,另一方面進一步確定選修課的數量和范圍,界定選修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制定開課計劃,同時大力加強選修課教材的建設。
(4)規范教學文件,建立和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和教學過程的監控體系。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展專業師資力量,確定教師專業研究方向。
2.辦出體育教育專業的特色,適應社會需求
體育教育專業無論是從“體育”的角度,還是從“師范”的層面,注定是一個實踐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專業。遵循系統性、先進性、漸進性等原則,構建以培養體育教師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支柱,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應用型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基礎性,注重實踐性,加強實用性,以師范教育為本,培養學科內一專多能的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3.引導和鼓勵學生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選擇就業、創業之路
(1)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思想教育工作,更新教育觀念和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幫助學生認清形勢,練好內功,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自身在今后就業中的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2)在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同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全面鍛煉自己,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創新為內容,以實踐為手段的教學思想[[5]。同時,將教育教學實習與就業工作結合起來,與實習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我院畢業生人才培養和就業提供保障。
(3)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教育的同時,進行自主創業教育,使學生提高創業意識,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使學生既會“求職”又能“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從被動就業向主動創業轉變。
(4)大力支持和引導文化基礎較好的同學考研,積極幫助學生聯系考研學校,給予咨詢和指導,從而拓寬就業渠道。
綜上所述,根據沈陽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和社會對體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情況分析,我們需更加重視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問題,進一步加大力度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增設與現代體育教育觀念相一致的課程,調整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課程整合,辦出專業特色,適應社會需求。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和社會需求現狀調查分析】相關文章: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傾向調查與分析論文08-03
體育教育專業的就業方向06-25
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調查分析論文08-06
試論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論文05-01
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專業就業方向和就業前景06-15
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論文05-10
體育經濟專業就業方向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