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影響健康的飲食習慣
導讀:哪種飲食習慣影響健康?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因此飲食習慣也是不一樣的,很多人的飲食習慣對健康不利,那么哪種飲食習慣影響健康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
1.在廚房里吃東西 站在電冰箱或者爐子前一邊吃飯一邊準備飯菜常常會在無意中增加人們攝入的卡路里。同樣地,面對剩菜,人們所攝入的卡路里也會增加許多。“當一個勤儉節約的媽媽在飯后清理飯桌的時候,她常常會想到‘將這么多雞塊扔掉是一件多么可恥的事情啊’,于是她開始吃雞塊了。
2.吃東西太過匆忙 當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迅速吃下一大盤意大利面時,他們發現這些人平均在9分鐘之內攝入了646卡路里,而那些被要求慢慢享受的人則平均在29分鐘之內攝入了579卡路里。此外,匆忙就餐還導致消化不良以及胃痛。
3.在工作時吃東西 從早上開會時的免費油(油食品)炸圈餅到中間休息時的免費飲料等,整個工作時間似乎成了一個不斷攝入卡路里的過程。事實上,辦公室免費食品能夠使人體攝入的卡路里迅速增加。
同時,由于對免費飲食的誘惑難以抵御,人們在辦公室里的食欲會大大增加。美國康奈爾大學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座位鄰近辦公室果盤的人往往會吃下許多糖果,但他們對自己究竟吃下多少卻一無所知。
4.在餐館里吃東西 大量的研究表明,經常性外出就餐與身體肥胖、脂肪增多以及其他身體指數增高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國孟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每周外出就餐6次到13次的婦女平均每天多攝入290卡路里的能量(能量食品)。
5.吃東西嚼得太少 大量的研究表明,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并防止腹脹和胃痛,“當你未經充分咀嚼而吞下一大塊食物時,這些食物就很難被充分分解。”邦妮說。因為,食物經過充分咀嚼過后與唾液中的消化酶接觸的面積就會增加。那么,怎樣才算得上是充分咀嚼呢?一般來說,嚼上25次使食物呈現糊狀最好。
6.在昏暗中吃東西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200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熱衷于暴飲暴食的人往往喜歡在燈光昏暗的環境中就餐。研究人員認為,在吃飯的時候,昏暗的燈光會減少人們的害羞感。
7.在屏幕前吃東西 無論是在電腦還是電視機屏幕前,邊吃東西,邊長時間沉迷于網絡或電視節目將大大增加無意識的飲食。
一些主要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看電視是導致肥胖的一個危險因素,對于青少年(少年食品)尤其如此。邊吃東西,邊看電視會帶來雙重危害:它會增加無意識的飲食并占用了那些用來進行消耗卡路里的活動時間。
三大飲食習慣讓你告別健康
自古以來,我國的飲食歷經5000年的流傳早已形成一道獨特的文化,而“民以食為天”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代代流傳。到今天,我們不僅將這些飲食文化保留了下來,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和方式,可是,大部分人的飲食習慣里其實存在很多弊端,最終付出了健康的代價。今天小編為各位列舉三個生活中我們都會有的飲食習慣,看看這三個飲食習慣到底有哪些弊端在損害我們的健康。
食物要趁鮮吃
在我們看來,食物越是新鮮,營養價值就越高,口感也會越好,這樣吃得才美味又健康。這個說法深入絕大多數人的心里,然后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就一定要趁鮮吃。
但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趁鮮吃,因為有不少食物如果趁鮮吃的話特別容易食物中毒,危及到我們的生命健康,那么哪些食物不能趁鮮吃呢?
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木耳,很多人買回木耳后就習慣當天吃掉,認為鮮木耳才好吃,被水泡過的干木耳就不好吃了,可是木耳是一定不能吃鮮的!
鮮木耳里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學名叫卟啉,這是一種光感物質,被吃進體內后,經過太陽的照射就會引發日光性皮炎,也就是說,吃完鮮木耳,身上皮膚就會發癢、紅腫,十分難受。但是將木耳泡水曬干后的干木耳里面的卟啉已經大部分被分解,所以說木耳一定不要吃鮮的。
除了木耳之外,花菜、牛奶等食物也是不能趁鮮吃,否則就會引發食物中毒。
偏愛吃肉食
自古以來,肉食就一直受到每個人的青睞,經過烹制后的肉食散發出來的肉香讓人無法抵擋,所以很多人都會偏愛肉食多一點,對于蔬菜吃得就會比較少。
但是醫生一直建議要葷素搭配,這樣才能將食物的營養吸收最大化,可是很多人的理念里就是愛吃肉多一點。
可是肉食里的高蛋白質和高油脂吃進體內后就會轉化成脂肪,也就是說,肉如果吃多了,那么發胖的概率也就進一步增加了,而蔬菜中的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可是肉食所不具有的,如果肉吃得多,蔬菜吃得少,雖然可以吃得飽飽的,可是身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并沒有補充到位,時間長了,身體就會因為肥胖導致出現很多疾病。
所以說,肉食再好吃也不要偏食,葷素搭配才能保證我們吃得健康,而營養學提倡每天葷素搭配的比例是1比4,也就是說,吃200克肉的話,就得吃800克的蔬菜,所以各位每天吃飯的時候可以按照這個比例控制葷素搭配。
吃不掉的放冰箱
冰箱的發明可以說解決了食物的儲存難的問題,而隨著家家戶戶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原本作為大件的冰箱現在每個家庭里也都會有一臺,我們吃不掉的食物也都習慣性放在冰箱里,認為冰箱可以將食物保存住,方便我們再次食用。可是冰箱里的食物真的吃的安全嗎?
其實不管是什么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后,雖然食物在冰箱里不會壞,但是食物的鮮味卻已經流失,如果再拿出來食用的話,就再也沒有剛做好的好吃了,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而且有些事物是真的不能放在冰箱里的。
比如我們經常會吃的海鮮是一定不能放在冰箱里的,因為海鮮在制作的時候,雖然高溫殺死了里面的不少細菌,但是海鮮放在冰箱里的時候,海鮮里殘留的細菌就會“死灰復燃”,并且在冰箱的保鮮環境中大量滋生,吃了這種海鮮,輕則會腹痛腹瀉,嚴重的就會造成食物中毒的現象。
另外,我們在烹制食物的時候都會往里面添加食鹽,食鹽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照最少不了的一劑調味品,但是如果這些食物放在冰箱里后,食物中的鹽就會轉變成亞硝酸鹽,相信不少人應該也知道亞硝酸鹽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吧,所以能不能再食用,我想也不用再多說什么了吧。
雖然厲行節約是沒錯,但是有的食物如果吃不掉最好還是倒了,免得危害我們的健康。
【淺談影響健康的飲食習慣】相關文章:
淺談心理健康培訓心得05-30
湖北飲食習慣與習俗11-05
胃炎的飲食習慣參考05-19
德國人的飲食習慣08-19
如何養成正確飲食習慣09-28
廣州中秋節的飲食習慣09-09
秋季綠色食物和好的飲食習慣11-04
保持良好的8個飲食習慣08-26
寶寶不良飲食習慣有哪些10-29
兒童中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