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飲食習慣對健康不利
現在的人們是越來越注重自身的健康了,意識到健康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意識到這一點呢,人們也要把平時一些不好的習慣給改正過來,比如說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一、雞蛋加牛奶
雞蛋和牛奶都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兩者同時食用既不合理,熱能也不夠。因為奶制品及蛋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其吸收轉化速度低于淀粉類物質,所以,兩者一起食用,不僅不能很快地給人體提供能量,而且僅僅作為熱量被消耗也是一種浪費。
二、空腹喝豆漿
如果空腹飲用,豆漿中的蛋白質只能代替淀粉作為熱量被消耗掉,而不能真正起構造新組織、修補舊組織的作用。這不僅造成了蛋白質的浪費,也使體內營養失去平衡,加重了消化、泌尿系統的負擔。
三、豆漿和雞蛋同吃
很多人喜歡同時食用豆漿和雞蛋,這是很不科學的。兩者同時食用,雞蛋中的粘生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它們原有的'營養價值。
四、小蔥拌豆腐
小蔥拌豆腐很多人都愛吃,但豆腐含鈣較多,與小蔥相拌時,會與其中的草酸結合成草酸鈣,不利于人體的吸收。
五、吃魚刮鱗
吃魚時把魚鱗刮洗干凈也不科學。其實,魚鱗與魚一樣,含有卵磷脂、鈣、磷和不飽和脂肪酸,對控制腦細胞衰退、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增強記憶力有一定好處。所以,吃魚時,可將魚鱗刮下洗凈用文火熬成膠狀,食用時加醋、蔥、姜、鹽、醬油等拌和,也可與魚肉烹調食用。
六、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但是在腌制時,食鹽容易轉化成亞硝酸鹽,食用后,在體內酶的催化作用下,會與體內的各類物質作用生成亞胺類的致癌物質,多吃會導致癌癥及早衰。
七、高溫烹飪
日常飲食多為熟食,很少用餐時再放鹽,而是在炒菜中放鹽。這會使菜中的碘遭到破壞,導致碘缺乏。碘是組成甲狀腺的主要成分,缺碘會使人的甲狀腺功能減退而煩躁不安,并可導致智力下降。
【7大飲食習慣對健康不利】相關文章:
寶寶的健康飲食習慣08-03
危害健康的飲食習慣09-18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09-01
保持健康飲食習慣09-10
哪些是健康的飲食習慣01-12
你的飲食習慣健康嗎08-05
有益健康的飲食習慣09-19
高血壓的健康飲食習慣09-18
淺談影響健康的飲食習慣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