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中醫飲食調養
血壓低的人吃什么好 怎么去調養,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低血壓的中醫飲食調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低血壓可分氣陰兩虛、心腎陽虛、心脾兩虛、肝腎不足等證型,多與先天不足、后天失養、勞倦傷正、失血耗氣等諸多因素有關。中醫調養也是治療低血壓的方法之一,通過逐漸提高低血壓病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并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癥狀。
醫學上,一般把成年人的血壓長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者稱為低血壓。對于低血壓患者來說,平時多吃山藥、苡仁、桂圓、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紅棗、瘦豬肉、羊肉及雞、鴿子等禽類食品可以幫助血壓回升,下面介紹中醫飲食調養可以選用的方法。
低血壓的中醫飲食調養
1、人參6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頻服,每日1劑,連服1周。方中人參以野山參或高麗參為佳,也可用生曬參、紅參。氣陰虛損者,則可用西洋參代之。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開水浸泡作茶飲,頻服,連服10—20天。
3、黃精30克、黨參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低血壓的日常飲食調養
1、低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3、適量常吃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4、應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卜、芹菜、冷飲等。
5、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
防治低血壓飲食原則
1、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因藥物引起低血壓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藥后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藥方法和劑量或根據需要改用溫和的降壓藥,必要時可停用降壓藥。
3、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回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
4、低血壓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5、適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
6、適量飲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加快血流,促進心臟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7、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8、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9、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10、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飲食可稍咸,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11、常吃生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姜末撒于菜湯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12、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低血壓有什么治療方法?
1、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
2、藥物治療 當日常治療無效時,就必須給予藥物治療,緩解癥狀,減少嚴重并發癥危險。
3、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
【低血壓的中醫飲食調養】相關文章:
低血壓的治療與飲食02-27
低血壓的治療和飲食06-29
有關暑濕季節的飲食調養01-05
中醫飲食養生之道01-07
女性如何調養出好氣色01-14
高考飲食原則-高考飲食攻略05-27
2015年寧波微調養老保險政策02-27
高考飲食指南-高考飲食攻略05-15
高考飲食注意事項-高考飲食禁忌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