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飲食養生知識
每年的三月到五月成為春季,那么此時吃什么比較好呢?外面全是綠油油的一片植物,宛如萬物復蘇的景象。那么春季飲食養生的知識有哪些呢?CN人才小編帶你去看一看吧!
春季健康養生小知識
飲食春季養生飲食應該根據個人體質來進行選擇,普通健康的人群不主張大量進補,主要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要吃太多干燥、辛辣的食物。如果是身體特別虛弱的人可以適量食用海參、冬蟲夏草等補品。另外,因為春季陽氣上升容易陰,因此要特別注重養陰,可以多選用百合、山藥、蓮子、枸杞等食物。
起居冬天我們習慣了“早睡晚起”,而春天則要“晚睡早起”.春季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復蘇,各種生物欣欣向榮的季節。我們也要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如散步、打拳。
情緒春天養生重養肝,而肝的生理特點是喜歡舒展、條暢的情緒而不喜歡抑郁、煩悶。所以,春季養生應該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努力做到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以保證肝的舒暢條達。
多吃甜、少吃酸。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不管是“養陽防風”、“養肝為先”的春季養生原則,還是飲食、起居、情緒等方面,春季養生的這些小常識你都了解了嗎?
春季養生美食
薺菜
薺菜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它有平肝明目、清熱止瀉、利尿消腫等作用。薺菜因含有多種氨基酸,味道非常鮮美。
從營養學角度看,薺菜蛋白質含量在蔬菜中居上乘,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鈣含量也很豐富。
百姓最常用薺菜和餡做成春餅、春卷、包子、餃子等,湖北江漢平原地區還有將薺菜做蒸菜食用的習慣。
馬齒莧
馬齒莧又稱五行草,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外,其中含有豐富的鉀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有降壓及保護心臟等作用。 馬齒莧吃法很多,鮮食、干食皆可。除了做餡,焯過的馬齒莧還可炒、涼拌等。
蕨菜
蕨菜又叫龍頭菜,在山區很常見。蕨菜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等。
蕨菜中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腸胃對脂肪的吸收,起到下氣通便、消食減肥的作用。
蕨菜中的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功效。
常見的吃法有涼拌蕨菜、蕨菜炒肉絲等。但要注意,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香椿
香椿氣味特殊,在我國分布廣泛。
香椿中富含鈣、磷、鉀、鈉等成分,其中含有的香椿素等有機物,能健脾開胃,增強食欲;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增強人體免疫力。
香椿炒雞蛋、香椿拌豆腐等都是常見做法,但中醫認為,香椿為發物,吃太多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因此有慢病的人群盡量少吃。
盡管野菜有一定營養價值,但一般野菜多性寒涼,有清熱解毒的效果,因此脾胃虛弱的人要少吃。
此外,野菜中馬齒莧、榆錢等都含有致敏物,吃后皮膚在太陽下暴露,極易誘發日光性皮炎,因此易過敏人群要少吃或不吃。
擴展閱讀:春季預防哪些疾病
一是甲型肝炎。
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發季節。在這段時間里,特別是在接觸甲型肝炎病人半個月至一個月后的時間里,凡出現發熱,沒有其它原因,如吃得過飽、吃了油膩食品、夜間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釋的吃不下飯,甚至飯后惡心、嘔吐、乏力,連上一步樓梯都感費力、面黃、小便像濃茶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二是流行性出血熱。
這是一種春季急性傳染病。目前對這種病尚無令人滿意的特效藥物,病后不及時診治,病死率相當高。在這個季節,一旦出現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頸紅、胸肩部紅、貌似醉酒、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求治。
三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簡稱流腦,俗稱腦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好發于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兒童為多。在流腦好發的季節里,一旦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加以注意。該病患者居室應開窗通風,病人使用的被褥應在太陽光下曝曬消毒。
四是風疹。
風疹多危害幼兒及胎兒,懷孕婦女特別是妊娠早期得了風疹容易引起胎兒畸形。此病多有發熱,體溫不太高,1~2天后面部、頸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疹子,在24小時內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無疹子。在風疹好發季節里,孕婦盡可能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外出時盡可能戴口罩。
【春天飲食養生知識】相關文章:
廣州立春飲食養生03-17
養生知識之立春節氣養生02-20
立春的節氣養生知識03-18
元旦的由來及養生知識01-10
立春養生02-21
春天手抄報:春季安全小知識01-05
養生名言警句07-12
立春養生原則03-18
清明養生原則09-26
養生廣告語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