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前后飲食注意事項
小寒之后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那么大寒節氣前后飲食要注意什么呢?一起來看小編分享的注意事項吧。
大寒節氣的飲食變化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2009年春節就包含在大寒節氣里。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里,除干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
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又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御寒滋補功效。安徽安慶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大寒前后飲食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令,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可見其冷的程度。大寒之后氣溫開始回升。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氣,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也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與其它節氣不同的是,大寒中有很多重要的節日,如臘八、小年、除夕、春節等。
飲食養生
此季節總的飲食原則是宜溫熱柔軟,不僅是口感溫熱,食物的性質也要溫熱,可以起到健脾、暖胃、補腎的作用。民諺云:小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湯,晚服杞菊地黃丸。黃芪、人參有益氣壯陽的作用,上午服用可以固護陽氣,利于陽氣升發;杞菊地黃丸可以補腎滋陰,有收藏之效。
中醫調護
大寒前后最重要的調護就是保暖、保濕。這個季節總體特點就是寒冷、干燥,所以保暖一定要到位,帽子、口罩、手套都要戴齊。過于干燥,免疫力低下,保持濕潤,可以提高免疫力,不利于細菌繁殖,以免感染疾病。
另外,此時心腦血管疾病、關節病變高發,老年人和易患病人群、有基礎病的人都應特別注意。
大寒前后宜吃食物
蔬菜:蒜苗、韭黃、香菜、白菜、白蘿卜、蘑菇。
畜類:牛肉、羊肉、狗肉。
蛋禽:烏雞、雞蛋。
水產:鯽魚、蝦。
水果:獼猴桃、柚子、梨(糖尿病患者慎食)。
飲品:紅茶、牛奶、白開水。
【大寒節氣前后飲食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大寒節氣05-29
清明節氣起居飲食的注意事項05-02
大寒節氣心情說說04-26
大寒節氣古詩詞01-17
大寒節氣的習俗變化02-03
關于大寒節氣祝福語01-30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習俗02-03
二十四節氣大寒02-03
2015大寒節氣養生短信02-07
清明節氣 起居飲食注意要點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