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騎樓附近美食攻略
海口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是一座富有海濱自然旖旎風光的南方濱海城市。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海口騎樓附近美食攻略,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椰子食品【1】
主要各種椰子糖果、椰絲、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醬等。
海口云龍淮山【2】
云龍淮山是海南海口瓊山的特產。
相對于內地淮山,云龍鎮淮山具有粉性足、質堅實、肉色白、口感好的特點。近年來,在海口瓊山區委區政府和云龍鎮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云龍淮山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優良品種得到大力推廣,品牌效應不斷增強。淮山產業逐漸成為云龍鎮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海口市云龍鎮引進先進種植技術,率先以科技支撐實現淮山的規模種植。成立專業合作社,建立產品質量標準,逐步研發了獨具特色的本地淮山優質種。
經過30年的發展,云龍淮山種植面積達6000畝以上,畝均產5000斤左右,年總產量在3000萬斤以上,近幾年來一直保持著全省極高的市場占有率,產品之名享譽島內外。
數萬年前的火山噴發,醞釀出云龍這片神奇的紅土地,多種營養微量元素生息其中,造就了云龍淮山富硒又富鍺的珍貴品質。
云龍人始終關注淮山品形與口感,三十年不斷改良,終得獨特品種,個頭與品質都優人一等。
形狀:外形筆直而飽滿,淡色薄皮下蘊
切口:切感爽脆,切口斷面白似雪、潤如玉。
粘液:粘液豐富,絲絲縷縷,細如面紗,瑩透如絲。
口感:肉質堅實而粉糯,綿綿口感中透著微微清香。
碧綠龍蝦球【3】
海南高檔宴席菜,用大龍蝦,配西蘭花烹制而成。為第三屆全國烹任大賽獲銀牌獎作品之一。碧綠龍蝦秋具有一個特點是擺盤美觀、色彩鮮艷,蝦球潔白脆爽、原汁原味、鍋香十足。
碧綠龍蝦球是海南新款風味菜和高檔宴席菜。用特產大龍蝦配西蘭花烹制而成。
碧綠龍蝦秋的主料:大龍蝦1只(重1.75千克左右)、西蘭花250克、上湯、精鹽、味精、蛋清、濕粉、姜花、蔥節、紅蘿卜、花生油適量。
碧綠龍蝦秋的制作:第一要將龍蝦起肉切成球塊(頭、尾、殼保持完好待用),用蛋清與濕粉拌勻腌制。其次把西蘭花用上湯煨熟撈出,擺放長盤中間兩邊成弧形圍圈。蝦頭尾拉汕至熟,撈出擺放兩端。最后用旺火燒鍋落油,至七成熱度,放入蝦球拉油至僅熟,倒入笊籬瀝去油分,原鍋加熱,放入姜花、蔥節、紅蘿卜花、蝦球和精鹽、味精快速翻炒,濕生粉推芡包尾油出鍋,裝進西蘭花圍中間即成。
海南碳烤生蠔【4】
海口幾乎每一家燒烤園都備有,只是燒法不一,味道也就各異。
和朋友去吃生蠔時,大抵會喝點小酒,剝幾只生蠔,碰幾回杯,聊一些不關風月的生活話題,遠的近的,似乎記憶都攏集了過來。吃過生蠔粉軟的肉質,感覺人也有些暈沉,酒在生蠔后總是能夠催生出某些靈感和情緒,那個晚上,睡眠也一定是特別酣甜的。
因為大部分時候都在燒烤園吃,生蠔的食用程序就相對簡單。送上來的時候,生蠔大都呈兩瓣對開,蠔肉緊貼一邊,蠔殼里總有一些由各種姜、蒜、醬料等各種調料勻和的汁,享用的時候,用牙簽輕微地動一動生蠔根部,它就順從地出來了。蘸上一些芥茉,會顯得味道更為濃醇、正宗。芥茉是得要蘸得均勻些,否則是眼淚都要嗆出來了。
據較內行的朋友說,關于蠔的食法,以前主要是白灼、姜蔥爆、鐵板、酥炸之類。那姜蔥爆、鐵板、酥炸之類的食法,我倒不覺著十分有趣,不如白灼來得原汁原味,或用芝士牛油,帶出香濃蠔味。燒烤園里大抵以白灼為主,在世貿路口的`燒烤園,有一味白灼生蠔做得極妙,是我最為懷念的。若是和好友到燒烤園喝酒時,我總喜歡點那種肥大的橫琴生蠔,用大白菜、豆腐、臘肉做湯底,食時有一種爽滑的口感,一口咬落,蠔汁橫溢,質感極之豐富。至于現時最流行的,大概是“碳燒生蠔”,蒜香和著蠔香,還有一點碳香味,食來的確甘香無比,至于食后會否“熱氣”,就管不了那么多,反正海口隨處都是茶園茶館。
食用生蠔時,調料是不可忽略的,大抵以“檸檬汁加醬汁”或者芥茉為主,這些醬料能使生蠔本味更鮮。但有許多人喜歡用檸檬汁,因為檸檬汁除了可以適度地降低生蠔的藻腥味之外,更可以由它的清香與酸溜中映襯出生蠔所獨有的濃郁清甜口感,當然,若能再配上些冷洌的白酒,可就更顯其間真味了。不怕腥的話,其實是可以不必用太復雜的醬汁的,原汁原味總是更能彰顯其間內質。怕腥味的人,或者可以用加熱的方式食用,時間久一點,嘗嘗比較熟的也不錯,只是千萬別用濃厚的醬料掩蓋了屬于生蠔的特有氣息。
吃生蠔時能小酌兩杯,方是品食的境界,有人說飲用干白葡萄酒或香檳是很好的配搭。不過我倒覺得深海生蠔處于半透明狀,被人們認為是具有-幻想之物,若是用一只晶瑩剔透、曲線玲瓏的紅酒杯,斟上半杯干紅葡萄酒,在生蠔上蘸點芥茉(喜歡味重或者怕嗆的朋友不妨用番茄醬蘸食),拿起蠔殼,挑起整只生蠔入口,慢咽細嚼,口感神經傳輸一種野性的-,再眼望著如琥珀般的紅酒,輕嘗慢飲,又是另一番情趣。這種食法,無論從味覺到視覺,都可算得上是一種極高的感官享受。
當然,一幫朋友相聚時,來幾瓶啤酒也不錯,杯斛交錯間,大家都快樂了一起。尤其是酒至在三分醒時,大家搶吃生蠔的情狀,便是最可懷想的記憶。
永興荔枝【5】
永興荔枝是海南海口秀英區的特產。
永興荔枝: 永興鎮歷來素有“荔枝之鄉”美稱,該依托獨特的火山資源生態優勢,保存著不同類型品系的原生荔枝約萬株,堪稱世界原生荔枝資源博物園。由于汲取火山地帶土壤中的多種礦物元素,永興荔枝果大、核小、味美、色艷,常食還有保健功效。品質較好的品種有大丁香、紫娘喜、無核荔枝、玉潭蜜荔等,其中南島無核是永興荔枝中的極品,為世所罕見的珍貴無核種質,被譽為“中華第一荔”。
永興荔枝果形呈歪心形或心形;果頂渾圓而斜;果皮如龜裂片,大而粗,呈多角形,隆起似蟾蜍皮,縫合線深且寬,連貫整個果實;果色呈鮮紫紅色;果肉厚、肉質軟,乳白色,汁多,味淡甜,具香氣;果核較大。永興荔枝可食率≥65%,可溶性固形物≥15%,可溶性糖≥15.7%,總酸≤1.35g/kg。
紫娘喜荔枝:原名蟾蜍紅,母樹在雷虎嶺火山灰輻射地帶永秀道心村,樹齡100年以上。紫娘喜荔枝單果重80克,具有早結、豐產、果特大、外觀喜人、耐貯運等優點,肉厚而質軟,汁多而味清甜,具有荔枝王的美譽。
大丁香荔枝:母樹在雷虎嶺火山灰輻射地帶建群鄉儒林村,樹齡100年以上。大丁香荔枝是目前焦核品種中綜合性能最強的品種,果肉乳白色,質地細嫩爽脆,味清甜,含香氣,具有外觀誘人、較穩產豐產、優質的優點。
南島無核荔枝:母樹在雷虎嶺的周邊建中南島村,母樹樹齡100年左右。南島無核為我省及至我國、全世界罕見的珍貴無核品質資源之一,果實無籽無核,可食率高,肉質軟滑多汁,味清帶酸,品質上乘。
永興黃皮【6】
海口永興鎮是世界黃皮原產地之一,其野生黃皮林生長年代久遠,是世界黃皮種質資源基因庫之一。永興大力發展黃皮產業,從野生黃皮林中精選優良品種進行嫁接改良、馴化培育,不斷提升無核黃皮、大小雞心黃皮質量,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更是培育出了世界獨有的本地黃皮品種,真正造就了海口永興黃皮的“人無我有,獨一無二”,也讓永興黃皮的清香傳遍了整個瓊島。2016年,永興黃皮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注冊商標。
永興無核黃皮:果肉中沒有果核,輕咬一口,滿滿的嫩滑果肉,汁多味甜,清爽微酸。
永興大雞心:果實呈雞心形,果大而皮較厚,果皮蠟黃有光澤,果肉質地結實,味清甜而微酸,帶有獨特蜜香。
永興小雞心:較大雞心黃皮,小雞心黃皮果形要小、可食率要高,果肉黃白色,風味甜中帶酸,甜度口感俱佳,品質上乘。
永興黃皮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地域涵蓋整個永興鎮,永興鎮位于海口市西南部,其北連海秀、城西鎮,東連龍橋、龍泉鎮,南接遵譚、東山鎮,西交石山鎮。地理坐標為:北緯19°17′24″~ 19°52′28″,東經110°12′43″~110°18′35″,地域涉及全鎮8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永興墟社區居委會),共79個自然村,75個村民小組,地域保護面積為112平方公里。永興黃皮的種植面積約為13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