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來,精致幸福多起來
如今,“慢”的理念已經滲入到歐美社會的各個角落。時間研究員、時間經理、抗緊張培訓班等聞所未聞的名詞不斷出現,在美國,甚至出現了一個“放慢時間協會”,在全球擁有700多個“盟友”。現在,這個協會已經在世界上42個國家擁有7.5萬名會員。他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手拿碼表、觀察路人,如果發現有人不到半分鐘就走了50米以上,他們就會上前給予“勸導”。各大公司也明白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提倡員工勞逸結合。在法國,3%的企管人員在家辦公。奧地利的一家電視公司還準備成立“慢速電視臺”,讓觀眾慢慢地聽新聞、看電影。為號召人們減緩節奏享受生活,2005年,意大利人布魯諾·貢蒂賈尼成立了“慢生活藝術”組織,在街頭向行人發放傳單,并對走路太快的人開“罰單”。意大利都靈舉行過國際“慢食節”,教育人們吃頓“慢餐”,享受“慢餐”的美味與悠閑!
慢起來,閑一點,用享受的心態享用美餐,用沐浴的.感覺享受陽光,用輕松自在的感覺打發時間,我們就能發現隱藏在生活中間的趣味、甜蜜和甘醇,就能找到丟失的生活和幸福,就能創造出人與生活的高度和諧。這才是“幸福人”、“生活人”。所以,西方人在高速旋轉的經濟生活中才更追慕這種田園牧歌式的“慢生活”。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人們的生存狀態也越來越縫隙化和擁擠化:為了創收,不得不放棄節假日;為了就業機會,不得不簽訂“三年內不生孩子”的霸王條款;為了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利潤,我們不得不將腳步邁得飛快,以至于和孩子散步的機會都沒了。我們更像工業流水線上的齒輪,輸入時間,輸出賺錢和高效,整個成了“機器人”、“經濟人”。
《新周刊》評出的“中國欲望榜”,位居榜首的是“更多的錢”,其次才是“環游全世界”。欲望條目中,“開名車”、“住別墅”、“中大獎”等功利性條目遠比非功利性條目多。我們正被更多欲望和金錢牽引。據《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確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加急時代”,71.6%的人認為自己正處于生命中“沖得最快”的階段。“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成7普世價值,“不知道為什么,只是在疲于奔命”成了多數人的共同感受。《韓國經濟》中有一則名為《疲憊的中國,加班現象蔓延,每年60萬過勞死!》的消息說,中國已成為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人均勞動時間已超過日本和韓國。“所有人的精力和體力都在透支,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究竟什么時候才是盡頭。”
有人說,疲于奔命的“加急時代”是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造成的,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我們一再強調經濟最大化,強調奮斗和競爭的財富價值,過分用經濟成就衡量個人成就。田園生活、桃源境界僅僅是個別讀書人的精神理想,現實生活中,如果某人滿足于溫飽,總會被人說成是“缺乏上進心”,卻不會被說成“懂生活、有情趣、會享受”。這種高歌猛進的民族心態和財富時代接在一起,才造成步入“加急時代”的人員有增無減。
慢慢運動、慢慢玩、慢慢愛、慢慢工作、慢慢行、慢慢吃,西方國家的“慢生活”提醒我們,對于無所不在的快生活,我們也需要有人出來規勸,需要民間組織為群眾的放松提供必要的吶喊助威,只要累了困了,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慢下來、停下來。天下有賺不完的錢,卻沒有耗不盡的生命。經濟越發達,時代越進步,精神和觀念也就越應得到現代化發展,和遠景發展接軌,和世界趨勢接軌,和生活質量接軌。我們要成為經濟發展的“主人”,而不是任由經濟控制、牽引和奴役的“仆人”和附庸。
【慢下來,精致幸福多起來】相關文章:
精致的成語02-24
唯美精致簡歷封面06-30
靚麗精致簡歷封面03-02
簡潔精致簡歷封面02-22
灰色調精致簡歷封面02-16
2017漂亮精致簡歷封面02-20
愛情幸福肉麻情話03-11
職場幸福指數測試09-15
企業幸福征文范文01-16
關于幸福的對聯精選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