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海南黎族習俗打柴舞

時間:2021-01-30 13:57:45 民俗風情 我要投稿

海南黎族習俗打柴舞

  海南省三亞市古稱崖州,地處我國最南端,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因而成為了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在這個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小城,當地共有17萬人口的黎族群眾一直保存著一種具有極強娛樂與競技成份的古老習俗——打柴舞。

海南黎族習俗打柴舞

  打柴舞黎語叫“轉剎”,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喪葬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打柴舞的習俗在黎家人中逐漸流傳演變。如今,它已成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健身活動,并迅速傳播到了國內外,被國外友人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式向社會公布,海南省三亞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黎族打柴舞的藝術特點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又叫竹竿舞,表演時,場地上平放兩根相距2-3米的長木桿,上面再橫放上4-5對細木桿,相應人數的婦女在長桿兩邊對面跪坐,兩手握住細木桿的兩端,在統一的節奏中,合擊雙手中的桿或用它即擊地面上的長桿,發出規律的聲響。過去,舞者均為男子,在細木桿開合的間隙合著節拍,避開夾擊,輕盈起舞,還邊跳邊模仿青蛙、猴子的動態,趣味橫生。舞至高潮,婦女們起身,木桿也隨之橫于空間,舞者依然不受夾擊,輕松地騰越而過,驚險美妙。如今,女子也進場與男子同舞,更為別致。近年來,在黎族打柴舞中,木桿也多改用竹竿,使音響更為動聽并搬上舞臺演出。

  黎族打柴舞的傳承價值

  1、歷史價值。黎族打柴舞可謂黎族古代護尸舞的"活化石"。各族多有護尸舞,但黎舞與喪葬習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打柴舞一種。經考證,打柴舞是如今發現的黎族古老的護尸舞,對研究黎族舞蹈歷史源流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2、藝術價值。黎族打柴舞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專有名詞。現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內容、跳法和專有名詞的僅僅打柴舞一種。

  3、競技價值和健身價值。由于打柴舞是用粗木棍、舞的全程是在上下、左右、交叉擊木情況下完成的,故講究擊木者和舞者的配合、默契、膽量和身手、腳法的靈敏。稍有不慎則被擊傷。古代,當地黎族人也利用喪葬活動跳打柴舞的機會,進行競技性比賽。解放后,打柴舞經過加工,改編,流行于整個海南省,并列入部分高校、中專、中小學校的體育教材,逐漸成為一種現代健身方式。

  黎族打柴舞依托三亞地區黎族民間習俗而存在,而隨著海南文化的不斷現代化發展,加之該地區習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的生存延續影響極大。如今,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仍保留著這一古俗。因此,搶救和保護黎族打柴舞已迫在眉睫。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黎族習俗打柴舞】相關文章:

黎族傳統生育習俗11-15

傳統黎族婚俗10-29

盤點海南清明節習俗10-24

海南清明節習俗細數10-13

黎族傳統民俗婚俗08-31

黎族傳統風俗習慣05-30

海南春節習俗的黑板報內容02-03

海南過年風俗03-09

海南過年的風俗03-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顺市| 中西区| 独山县| 盖州市| 濮阳市| 黎平县| 石渠县| 盐边县| 阳朔县| 富源县| 从化市| 阳信县| 玉环县| 株洲市| 长乐市| 长春市| 奇台县| 富源县| 沂水县| 乐陵市| 凤城市| 五寨县| 长白| 青铜峡市| 吐鲁番市| 兴化市| 仪征市| 青冈县| 宜兰县| 西吉县| 潮州市| 普陀区| 遵义市| 饶河县| 蒲城县| 洛阳市| 高阳县| 黄梅县| 长治县| 大渡口区|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