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風俗之宗教信仰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連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區。土家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具體請看下文。
土家人的宗教信仰,舊時有多神信仰、圖騰崇拜、祖先崇拜、鬼神與巫術信仰。還有部分人信仰從異民族傳入的道教、佛教,基督教。
(一)多神信仰
土家族先民們也經歷了早期人類的“萬物有靈”觀念的階段。進入階級社會以后,這種萬物有靈信仰變成了多神信仰。
1.獵神
多數土家人尊媒山為獵神。她是一位美麗勇敢而又善射獵的姑娘。媒山神位設置在堂屋內(意念神位)或室外(在僻靜處砌石小屋),祭祀時間多在出獵前一天晚上的夜深人靜時刻。祭祀時必須衣冠整潔,而且不得出語粗俗,以免惹惱了這位獵神姑娘。人們祭獵神,目的是祈求她保佑獵人平安,保佑捕獲到豐足的獵物。在長陽、五峰、鶴峰等縣,人們敬奉的'獵神叫張五郎。酉陽、黔江、秀山等地以山神為獵神。
2.土地神
土家地區有眾多的土地廟,里面供奉著土家的土地神。土地神主管家禽家畜、蟲害獸害等。土家人在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為土地神生日燒香燒紙、虔誠奉祭、祈求土地神賜予豐收,安泰。
3.生育神
土家婦女生下孩子后,便剪一個打傘的菩薩——巴山婆婆,貼在碗柜或火坑屋的板壁上,產婦每日吃飯時,都得敬她。嬰兒到三四個月后,逢年過年和每月初一、十五兩日也得祭祀,祈求巴山婆婆保佑孩子健康。到孩子十二歲時人們把貼著的菩薩像撕下燒掉,祭祀并送歸神位。此外,土家人還敬奉管五谷豐收的五谷神,管六畜興旺的四官神等。
(二)圖騰崇拜
土家人的先民巴人以白虎為圖騰。在巴人活動過的廣大地區,歷代不斷有眾多的虎飾文物如錞于、銅劍、銅戈、銅鉞出土。土家地區建有白虎廟,長陽等地修有白虎寺。人們還以白虎做家神,用紙或布畫虎貼于堂屋,用木雕有虎形象的吞口,用以驅邪。他們的孩子戴虎頭帽、穿虎頭鞋,使孩子們從小便得祖先蔭護,不受鬼怪侵擾。結婚時鋪虎毯、跳喪時唱“三唱白虎當堂坐,當堂坐的是家神”類祭祀歌。酉陽、秀山等地土家人在堂屋后墻中間位置放一凳子,用作白虎坐堂的神位。這種對白虎的崇拜,代代相傳,深入土家人生活的諸多方面。此外,土家族中還有部分人以鷹為圖騰。
(三)祖先崇拜
土家人的祖先崇拜,包括對遠祖廩君的崇拜、對土王的崇拜、對家先的崇拜。
1.廩君崇拜
傳說廩君死后瑰魄化為白虎,因為虎嗜人血,古代曾用人犧牲來祭祀它。清江流域及附近地區設有許多寺廟,其中大多是向王廟、相王廟、“向王天子廟”里面供奉著廩君神像。船邦、船夫因為廩君開拓清江有功而懷念它,祭禮它、求它保佑。
2.土王崇拜
土司制度在土家地區有較長的歷史、土司統治時期,土王是土家地區生活的主宰,土司對土民具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人們認為,即使土王死亡,其靈魂照樣會管民間的一切,因此便祈求土王靈魂保佑太平。也有一些土王在世時或施政有方,使土家地區繁榮興盛一時。人們為了緬懷他們而立廟祭祀。改土歸流后,漢民族的儒家思想、宗法制度對土家人影響越來越大,土家族修建宗族祠堂、修族譜的越來越多。對宗族祖先的祭祀也愈加注重。他們在堂屋供奉“天地君親師”位,也重視祭祀家族祖先了。
(四)鬼神信仰與巫術
土家人舊時信仰鬼神。一般來說,他們以為神會保佑平安、鬼是帶來災禍的,因而他們對待鬼神的態度也不一樣,對神敬祭,對鬼則用巫術驅趕、捉殺。從事祭神驅鬼巫術的人常是土老司,土家語稱他叫“梯瑪”。土司統治時期,土老司權限較大,他可管村寨的祭祀、驅鬼、許愿、還愿、婚姻與婚禮,求子嗣、求雨、解糾紛、治病、占卜、喪葬等。土老司所用的法器有師刀、斬刀、銅鈴、牛角號、五彩柳巾棒等,其裝束是頭戴鳳冠,上穿花褂子、下系八幅羅裙。土家人認為惡鬼有麻陽鬼、青草鬼、水鬼、過堂白虎等,這些鬼給人帶來災禍、疾病甚至死亡。
【土家族風俗之宗教信仰】相關文章:
土家族獨特風俗01-23
土家族禮儀風俗06-28
土家族風俗習慣05-31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02-10
土家族過年風俗介紹03-01
土家族過年食物風俗05-15
長陽土家族的過年風俗02-19
土家族中秋節風俗01-08
土家族傳統風俗習慣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