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韌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
內容簡介
他是舉世皆知的“留學教父”,是“中國最有錢的教師”,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稱號,以及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擁有這些稱號的人所給予的豐富美好的想象,現實生活中的俞敏洪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側面:
他浪漫,曾經是個詩人,卻因偶像海子的臥軌自殺就此擱筆;
他“小農”,不懂投資,從不把錢存進銀行,只圖自己看著放心;
他個性柔弱,曾要獲得允許才能參加新東方的董事會議;
他“居家”,“沒本事的時候給老婆做飯,有本事的時候給孩子做飯”;
……
他提倡“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同時自己也踐行著這樣的品格。而當水樣的柔韌品格加到一個山樣的男人身上,呈現在眾人眼前的,除了成功,再無其他。本書作者跟蹤采訪新東方8年,深度解讀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還原一個生動、鮮活的俞敏洪,一個英雄背后的“人”。
作者簡介
張翼,山西夏縣人,畢業于吉林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獎學金媒體班成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信出版社、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簽約財經作家,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特約監督員。曾任《中國經營報》首席記者、搜狐網財經中心副總監,F為華夏幸;鶚I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新聞助理、品牌中心副總經理。著有《微波爐戰爭——美的對撼格蘭仕》、《金志國管理日志》、《俞敏洪管理日志》、《絕對差異》等財經書籍。作為資深媒體人,獲邀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北京電視臺特約評論員。
精彩書評
何謂企業家精神?創新的意識、擔當的使命、人性的溫度,也就是說要具備道德、道義、人格的魅力。毫無疑問,俞敏洪就是這樣一位具有如上追求的系出北大的成功企業家。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副校長 劉偉
俞敏洪是我最尊敬的中國企業家之一,他的敬業、虛心,溝通能力、領導魅力都是值得學習的。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
俞敏洪屬于知識分子創業,卻又白手起家,百戰成名,帶有那個時代鮮明的印記。與其今日取得的成就相比,他的心路歷程可能更值得一代人回味。“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本書特別之處,就在于將俞敏洪這種樸拙與堅韌寫了出來。
——著名財經作家、“藍獅子”出版人 吳曉波
在中國青年心目中,俞敏洪堪稱精神勵志的偶像,是在相對傳統、封閉的教育體制下,用市場的邏輯創造了教育產業化,這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人才的國際化培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一個企業家可以創造一家優秀的企業,一個教育型的企業家可以創造無數優秀的企業。他不僅靠敏捷,也不僅有洪福,因為他有理想、勇擔當,志存高遠,這就是中國的新東方、新東方的中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志國
在我看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為兩個“抓手”:以人為本、團隊制勝,向管理要效力;文化凝聚、品牌認知和價值認同。無疑,這也正是新東方、俞敏洪成功的奧秘。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
張翼是我熟識的知名財經作家,他筆下的俞敏洪真實而生動、鮮活而深刻。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家各有各的不幸。創業創富、急事慢做,讓現在的行動擁有未來的意義。
——九陽股份公司董事長 王旭寧
精彩書摘
不忘初心
“市面上流傳著許許多多與我有關的各類書籍,那些書的作者幾乎沒有一個采訪過我本人,有的作者在寫書的過程中給我打過電話,但我婉言謝絕了大部分的采訪。你長年跟蹤報道新東方和我本人,我愿意接受你的訪談,也愿意你來寫一本書系統而全面地梳理我的思考和感悟。”
2009年11月6日,北京,中關村西區,新東方大廈9層貴賓室,俞敏洪如是說。承蒙俞老師的獨家授權、信任支持,我在那一年得以創作完成了《俞敏洪管理日志》一書。
兩年后的今天,我寫了這本以俞敏洪為主角的書,首先聲明,這本書并非俞老師的個人傳記,而是一個自詡資深的財經記者耗時8年深入采訪俞敏洪、新東方之后故事集納的文字呈現、全面思考。12年職業記者的專業訓練,使我頑強而固執地養成了珍愛文字、留存資料、保存文檔的習慣。寫作本書期間,我在電腦的`文件夾里意外地發現了若干篇略顯冗長的速記稿,那些文字都是當年我獲準采訪新東方相關人士的口述實錄,只因那些文字關乎他人過于敏感而被刻意塵封?驾^再三、反復思量,我決定有限度地將之解密、公之于眾。
我要感謝盧躍剛。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著名記者盧躍剛是我的老師,躍剛老師在不惑之年出版過一本暢銷書《大國寡民》,這本書將他拖入一場無妄之災。12年前我就曾以記者的身份陪同他奔赴西安打了那場注定無法勝訴的官司,也因那場萬眾矚目、媒體爆炒的著名官司,我有幸和躍剛老師成為朋友。2002年4月,躍剛老師出版了《東方馬車——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一書。用我的話說,躍剛老師的恢弘巨制先是把俞敏洪請下了“神壇”,繼而又送上了“神壇”。事實上,也正是拜閱了躍剛老師的大作,我才開始真正用心關注新東方和俞敏洪。不過,那一時期,每當我采寫關于新東方的報道,難免會被同事挖苦、嘲諷:“新東方?就是那個亂得不成樣子的英語培訓學校?俞敏洪?就是那個因為盜版被美國人狀告的家伙?”
那些年,我們一起報道過的新東方和俞敏洪,其實并不主流。
今天呢?
新東方擁有27 000名教職員工,培訓了250萬學生,出版發行1 000多萬冊圖書,影響了中國數百萬家庭。迄今為止,已有11家中資教育培訓機構在美國上市,新東方的市值是其他10家企業市值總和的2倍。
這些年來,附著在新東方以及俞敏洪之上的光環從未消退,反而熠熠生輝。俞敏洪本人,倒是越來越反感和抵觸來自傳媒的炒作和放大!稏|方馬車——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之后,俞敏洪自定規矩,“80歲之前不寫傳記,也不想別人幫我寫傳記”。
為什么再度書寫俞敏洪?因為他的價值觀、人生觀深刻地改變了我,我愿將我所知道的俞敏洪的故事與經歷、思想與理想,和盤托出、傳播開來,以讓更廣泛的群體都能夠體會到俞敏洪所特有的那種向上生長的堅忍與執著。成功是偶然,失敗才是必然,人生沒那么容易也沒那么簡單。追求完美,并且勇于直面所面臨的困惑和窘境。精神層面積極向上、堅持自我、頑強不屈。這些就是俞敏洪以及新東方之于我的啟示與感悟。
何時的人生最愜意美麗?心平氣和、氣定神閑、本真原初的狀態最愜意美麗。在俞敏洪看來,不管你如何奮斗、如何曲折,怎么失敗,哪怕最后一輩子都失敗了,但是到了垂暮之年心平氣和地面對這個世界,你會發現成功與失敗其實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因為,生命的軌跡讓大家都歸于寧靜與祥和。
從物質的富足邁向對多元的精神世界的追尋與求索,一個公司是否有競爭力,主要依賴于其精神理念。精神理念、價值觀念是公司存續的依據和標準。生活的需求在于物質的豐裕,生活的質量在于精神的厚度,內心的力量能夠引領你擺脫不安,帶來健康、快樂和富足。
無論物質抑或精神,均是一種選擇,因為它影響、左右著人們的愿景實現與使命必達。當下的俞敏洪,富裕自身、傳承企業的同時,也在積極而全面地追求心靈安恬、精神豐富,這是一種值得慶幸的良性態勢。
新東方的管理與治理,終究要靠健康良性的文化氛圍營造,要靠機制的規范與約束,而非個人威權的宣泄與釋放。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最富洞見的看法是:公司是一個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將人們聯合起來的社會結構。俞敏洪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經營新東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聚人,聚人主要不是為了做事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熱鬧,因為想要一直熱鬧下去,就得通過做事業和賺錢來維持熱鬧。后來發現事業做大了也賺錢了,卻不熱鬧了,這就違背了他的初衷與本心,所以俞敏洪一直在努力地營造、培育一些熱鬧的場面,讓大家“喧鬧”起來。
和人一樣,公司是有性格、有生命的。公司性格的煉成,是企業家精神導入、熏陶的結果。企業家的個性是企業的DNA,企業的個性就是企業家性格的投射。在中國,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特別是企業的創始人,在企業中留存的印記與烙印尤其不易磨滅。
自然而然,新東方洋溢著濃烈的人文情結。新東方也是系出北大,它是由包括俞敏洪、王強、徐小平、包凡一在內的北大畢業生、北大老師一手締建的,新東方這家企業攜帶著北大的鮮明特色。北大的人文精神對俞敏洪們影響很大,未名湖畔求學之時,北大遠離功利、遠離商業、純潔而純粹。俞敏洪、王強、徐小平、包凡一這些人,都是以人文素養為前提,內心追求亦源于北大的人文精神:兼容并包,對人性、人類價值的終極關懷,對人間喜樂的悲憫心理。
陳向東,俞敏洪“欽定”的“接班人”。向東老師總在向我灌輸“不忘初心即幸福”的價值觀念。倡揚“不忘初心即幸福”的文化,能大大降低制度建設的成本,即不需要大量推行制度而是通過禮之教化、止邪于形,達成員工發揚本心、擴充善性的目的。
“人之初,善良、真誠、進取、博愛之心是與生俱來的。”幸福就是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弘揚本心,俞敏洪的成功之秘。
……
【柔韌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相關文章:
俞敏洪:創業必備素質01-28
俞敏洪:度過有意義的生命06-21
俞敏洪創業初期的勵志小故事01-11
俞敏洪的創業心得體會05-22
創業應該堅持怎樣的原則-俞敏洪的創業原則05-22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05-29
俞敏洪:企業管理的人情和利益如何平衡?01-15
俞姓男孩有哪些起名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