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逆流而上:羽泉15年再生
《逆流而上》是羽泉15年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傳記,詳實記錄了羽泉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
內容簡介
一個大雜院長大、愛踢足球的少年陳濤,因為一場疾病,離開學校,走上了酒吧歌手的道路。
一個沈陽書香門第出身的作家后代胡海泉,7歲學琴,只想成為真正的音樂人,卻從來沒想過做歌手。
其實,他們本就是不同的兩類人。
羽凡癡迷搖滾樂,他愿意和玩兒搖滾樂的那幫哥們兒,一起聽重金屬、聽硬核,迷戀鼓噪和熱血的搖滾樂帶來的快感;
海泉喜歡布魯斯,他欣賞蔡正東和劉興柯那樣的人,跟他們一起唱英文歌、彈爵士,留戀品質和醉人的布魯斯彌漫的調調。
兩個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人,他們曾獨自上路,因緣際會,如今他們已經彼此默契搭檔15年,經歷過輝煌的唱片時代,也遭遇了慘淡的低谷期,最終重新定位,單飛成功。
人生就像一場運動會,人生又如同逆水行舟,逆流是常態,面對不進則退的現實,向上是唯一的選擇。
《逆流而上》是羽泉15年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傳記,詳實記錄了羽泉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首次披露羽凡如何因為疾病走上音樂道路、海泉如何選擇休學開始北漂生涯,二人如何遇到音樂道路中最重要的人物袁濤,以及第一張唱片《最美》制作險些夭折;從滾石時代的輝煌,到出現裂痕簽約華誼;從陷入創作低谷期,到最終與金牌經紀人袁濤分道揚鑣,自立門戶;從創業的艱難,到獲得《我是歌手》冠軍等獨家內幕。《逆流而上》以客觀的視角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羽泉組合,以及展示了在他們的蛻變和發展歷史里,一個時代流行音樂的興衰簡史。
15年樂壇沉浮,他們曾經年少輕狂,曾經懵懂單純,曾經痛苦失望,但支持他們走到現在的,是一種向上的態度和對夢想的堅守。如今,在經歷過從頂峰滑向低谷后,羽泉完成了欲火涅槃般的再生。他們依然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一路向前。
作者簡介
李響,中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他曾在湖南衛視主持《體育中心》、 《超級女聲》等創下超高收視率的多檔節目,后加盟江蘇衛視《職來職往》,該節目在全國職場節目中被評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電視節目。目前,他全力主持江蘇衛視《全能星戰》。他的主持風格已受當前主流電視群體廣泛認可和喜愛。他曾發行過單曲《響聊聊》,自己親筆填詞,其曲風青春勵志、積極向上,激發90后年青一代努力奮斗,引發70、80后一代的情感共鳴。2012年5月,他的第一本個人作品《響聊聊職場》出版,已成為職場勵志暢銷作品,深受廣大大學生和年輕白領的一致認可。
精彩書摘
歌王是“設計”出來的
羽泉決定參加《我是歌手》。
馬上開始準備第一期的錄制,馬上開始選歌。第一期唱什么、第二期唱什么,團隊一起討論,不管哥兒倆能走多遠,還是要在選歌的問題上有規劃地思考。很快,就決定第一期唱《心似狂潮》,這是羽泉第三張專輯《熱愛》里的歌,12年前的歌。
當時把第二期唱的歌也定了,《燭光里的媽媽》。錄制現場,這首歌開口第一句,“媽,我想對你說”,羽凡把“媽媽”改成更加口語的“媽”。整首歌,他一直強忍著眼淚,害怕自己的情緒會唱砸這首歌,這首歌的確讓他格外難受。羽凡從小戀家,長大一直也沒離開北京,但羽泉大紅后越來越忙,他經常幾個月不能回家陪爸媽吃頓飯,剛發片后他買了只雪納瑞給他們,取名大帥,希望大帥能給倆老人做個伴兒,好讓爸媽平日里不會太寂寞。今年,大帥已經14歲,已經相當于人類的遲暮了,記得有次羽凡喝了點酒說,“我再有名,對我爸媽有什么用,我越好,我爸媽能見著我的時間就越少,我這個兒子他們算是白養了,我當時買大帥,現在14年了,這14年是大帥在替我給我爸媽當兒子。”羽凡邊說邊哭。他用心在唱這首歌,當時現場觀眾感同身受,哭成一片,卻被有些網友質疑,那些哭的都是電視臺花錢安排的托兒。
第三期,羽泉選擇的是《老男孩》,也是最受爭議的一首歌,有的網友說,“我覺得他們只是為了炫唱功,沒有傾注感情”,網友的'反應是有道理的,筷子兄弟唱紅了《老男孩》,他們唱出了流浪在大城市的歌手凄涼中奮斗不息的情感,羽泉不是流浪歌手,他們唱那種情感沒有說服力,筷子兄弟代表的流浪歌手,羽泉代表不了,羽泉一直給人的感覺是奮斗著都幸福快樂。
巨匠團隊意識到這個問題,羽泉馬上轉變選歌方向,唱《熱情的沙漠》,唱《再回首》,唱《我想有個家》,唱《大中國》,羽泉一直是活力的,是陽光的,是真誠的,是善良的,羽泉是國民組合,唱他們類型的歌才是適合的。
其實早在錄制第三期時,巨匠團隊就已經想好,如果羽泉走到最后一期該唱什么,每一場都計劃著、每一步都思考情緒的銜接。從《愛》,到《男人哭吧不是罪》,到《狂流》,再到《大地》,一直到最后的總決賽。
總決賽每組歌手都要邀請幫唱嘉賓,導演組建議羽泉邀請那英、孫楠、韓紅這三位中的一個。亞默卻另有考慮,不是不愿意邀請這三位,他們跟哥兒倆的關系都很好,邀請了人家只要有時間肯定會來。但羽泉和他們之前都在舞臺上合唱過,從觀眾的角度想不新鮮了,就不能有太多加分。當時亞默想哥兒倆應該邀請個女生,而且還是沒合作過的,他想到了范瑋琪,可范范正在英國開演唱會,沒時間,就這么錯過了。
有天亞默看他媳婦在看連續劇《你是我兄弟》,哎!鄧超行啊!倆男歌手加一男演員,這哥兒仨的型完全不一樣,而且鄧超出過單曲,還是海泉幫他制作的,他知道鄧超唱歌完全沒問題。唯一一個擔心是,只聽過他唱錄音棚、唱卡拉OK,不知道唱現場怎么樣?也不知道當紅小生有沒有時間?
第二天,海泉立馬發微信給鄧超:“超,我們現在錄的《我是歌手》進了決賽,想請你做我們的決賽幫唱嘉賓,你感不感興趣?”
“行啊,太行了。”沒想到鄧超那邊馬上就回信了。
“那我們唱什么歌?你熟悉我們的哪首歌?”
“你們的歌我都會唱!”鄧超這條回信,讓團隊的所有人都踏實了,哥們兒就是哥們兒!
鄧超更夠哥們兒的還在下面,亞默馬上聯絡鄧超的經紀人郭思,想了解給他定什么價格的費用合適,沒想到鄧超早安排好了:不在乎錢多錢少,沒費用都來!我就是來幫你們忙的。
現在亞默回想那一刻都還是特別感動。當時鄧超正在廈門拍戲,好像是演一個反面角色,那個角色經常要被打,一拳拳的都是真的打在身上,頭發還被剃得特短,好不容易協調出兩天休息時間,他就提前一天趕到長沙,本來節目組要求他當天上午飛來就好,他主動提前一天到,就是想跟哥兒倆提前排練。決賽當晚,鄧超和羽泉站上舞臺的時候,其實他的肋部還有拍戲剛被打出的一塊塊淤青。
一切的順遂都在眷顧著羽泉,決賽之前亞默找到制作人洪濤,希望總決賽的最后一首歌安排羽泉唱,羽泉最后一首歌選的是《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那是一首聽上去很像ending曲的歌。《我是歌手》第一期大門打開,開場的第一首歌是羽泉唱的《心似狂潮》,最后整季節目收尾羽泉再唱一首《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多完美。
洪濤聽出了亞默的小算盤打得很精,“那不可能咯,除非你們第一輪得第一名,第二輪你們才能最后一個唱,比賽規則你未必不知道啊,我不可能違反規則安排咯。”
亞默心想,那誰敢保證自己第一輪一定能得冠軍啊?洪老師這樣說意思就是沒戲啊。“那這樣,最后一首歌我要從北京請20個合音。”洪濤又納悶兒了,要請合音長沙有啊,干嗎從北京請?亞默把提前想好的全盤計劃托出,他想把巨匠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請到長沙來,李響、李晨、黃健翔、郝云都請來,公司的人事、財務、宣傳、化妝師、編曲老師、樂手、攝像、燈光,還有洪濤和節目組的伙伴,都請上臺,這些陪著羽泉在《我是歌手》一路走來的朋友都上臺,這才是一個最完整的羽泉。
“這個好,這個可以!”洪老師沒想到,趙亞默這小子想法比導演還導演,他覺得這個創意很好。哥兒倆也覺得這個主意特好,不管最后結果如何,巨匠自己花錢給大家出機票、住宿,就當公司團隊建設了,大家一起熱鬧熱鬧。雖然后來另外的“巨匠四直男”當天不巧都有工作,沒能去長沙登臺,但我們都在不同的地方,共同為哥兒倆加油!
在足球場上,每個錦標的決賽后,奪冠的球隊都會現場套上“冠軍紀念T恤”慶祝,亞默是球迷,他想到了“冠軍T”。決賽前,他給李晨打電話,希望NPC能幫羽泉設計、制作總冠軍T恤,上面要印“羽泉15年”的Logo,印《我是歌手》的Logo,印巨匠的Logo,印NPC的Logo,都要燙金色的,要做200件,他是要給節目臺前幕后所有的工作人員每人送一件留作紀念。
這可是件很困難的事,離決賽還有兩三天,李晨要趕調200件黑色T恤,還要設計、定版、打樣、印制,太多的工作程序要在48小時內完成。這是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200件T恤按不同尺寸碼好、包裝、裝箱,在決賽當天上午都被寄到了長沙。一切就位,只等開場,亞默當然知道,7組歌手誰都沒有絕對把握拿到冠軍,他已經想到了,所以那200件T恤上沒有“冠軍”、“歌王”這些字眼,不管羽泉能否奪冠,這件T恤就是送給每個幕后英雄留作紀念的,感謝大家,不論輸贏。
陳羽凡、胡海泉,這是兩個人。
但羽泉,是一個人。
如果這個世界上不曾有羽泉,羽凡和海泉連朋友都做不了。羽凡的“朋友”字典里,沒有海泉這樣的人;海泉的“朋友”字典里,也許有羽凡這樣的人,但絕不是好朋友。
但他們倆搭檔在一起,又超越了世界上的所有。
羽凡知道只要自己活著,他就會站在海泉身邊,和他永不分離,如果讓他保證,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是和自己不棄不離的,可能不是媳婦,而是胡海泉。
海泉每年會從羽泉的收入里拿出一小部分,讓亞默單獨存起來,他怕萬一有一天羽凡或是他自己不在了,這些積蓄可以留給那個人的家人,以保生計。
沒有陳羽凡,就沒有羽泉;
沒有胡海泉,就沒有羽泉15年。
……
【逆流而上:羽泉15年再生】相關文章:
資本寒冬,創業者應囤糧過冬還是逆流而上?08-18
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