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廷自傳《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語言樸實,細節豐富,精彩紛呈。適合佛學愛好者、商務人士,以及一切對生活有疑惑的人。
內容簡介
他是國民黨陳誠將軍的長孫。畢業于普林斯頓和哈佛MBA,曾為麥肯錫資深顧問。為了尋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經出家為僧三年,在禪宗、漢傳佛法、藏傳佛法中找尋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爾,追隨近百位高僧活佛學習。他以非凡的勇氣和坦誠寫下這本《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是希望“讓認真尋找心性的朋友們,不必走彎路。”
在這本不一樣的自傳里,陳宇廷講述了自己傳奇的半生經歷:在臺灣的少年時光,在美國求學的生活,在投資銀行和麥肯錫工作的歲月,出家求法的經歷,和格萊美音樂家央金拉姆的傳奇婚姻。
作者簡介
陳宇廷,傳奇公子。現代修行人。國民黨名將陳誠長孫,臺灣前“監察院長”陳履安長子。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后獲哈佛大學MBA學位。曾三度任職于麥肯錫咨詢公司。1992-1995年出家為僧3年。1996-2003年投身家族公益事業。期間,組織護持、修整上百座漢、藏寺院及閉關中心,向近百位高僧大德請法。2002年與格萊美心靈音樂家央金拉姆結為夫婦。2010年應邀加入由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發起,由全球28國76個政商家族組成的“世界公益家族協會GPC”并擔任理事兼大中華區代表。2013年與父親陳履安開始推動“覺性科學”,將禪修的理論和方法科學化、現代化、生活化。
編輯推薦
宇廷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師。認識他有三四年時間,算接觸頗多。關于他的淵博,謙和,以及傳奇與慈悲。凡見過他的'人,都明白了解。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那些不認識他的朋友吧,我想說的是,這是一本坦誠之書,宇廷老師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半生五十年走過的路,尤其是他用非凡的勇氣,把學佛二十六年,尋找生命答案的路,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豪門、異國、奇遇、真情;普林斯頓、投資銀行、哈佛、麥肯錫;出家、求法、圣僧、還俗;當兵、慈善、國際舞臺、傳奇婚姻。這本書是光怪陸離的旅程,讓人大開眼界。這本書更是一本莊嚴的修行之書,至少對于我來說,正是在宇廷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一個涉世甚深的人,通過修行,的確可以離苦得樂,到達自在的彼岸。
——路金波
精彩書摘
我的家庭生活
仁愛路的大房子里人很多。印象中家里有三位司機、兩位廚師、兩位端飯洗盤子的、三位保姆、兩位照顧我奶奶的老阿姨,還有一位看著我父親他們長大的老家人,是我爺爺的副官,是我們孩子們最懷念的一位老家人。門衛那邊還有大概一中隊的兵,輪流守衛。
我是在這樣一個環境里長大的,我們從小覺得有好多家人。有些家庭把幫忙的家人當傭人,有的還規定傭人見到主人一定要彎下腰來,講排場,講尊卑,我就覺得很不習慣,去那樣的家里做客就會覺得很奇怪、很拘謹,覺得好像什么地方不對。如果是在電影里,他們的生活可能是讓人羨慕的,但是我還是覺得我這樣和家人一起的感覺比較自在。
后來年紀大了些,尤其是開始學佛以后,就更加清楚,我們孩子們享受的這一切,其實都是我爺爺早年為國家付出的恩蔭,他經歷北伐和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身上還有子彈孔。別人尊敬我們,是因為我爺爺在臺灣實踐了和平的土地改革,讓全臺灣的佃農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讓很多地主們投入了工商業界,成為今日的許多大企業家族。1949年,他將臺灣安定下來,為保留中華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我爺爺為臺灣做了很多事情,工作一直累到胃出血,最后肝癌過世,真的是鞠躬盡瘁了。所以我們能得到這么多人的照顧,其實是爺爺的功德和福報,不是我們的。小的時候搞不清楚這點,糊里糊涂的,只是覺得在一個大家庭里,人很多很熱鬧開心,有叔叔伯伯阿姨一堆人在照顧。但是長大之后慢慢發現,這不是我的,我何德何能,它是在消我的福報,我不應該去承受這些福報。
我父親做“國防部長”的時候,有一連真槍實彈的兵照顧我們,我們家院子圍墻有很大兩扇鐵門,進門時總有衛士會幫著開門,后來我們就自己帶著鑰匙,停了車自己從側門進去開大鐵門,然后把車開進去停好,之后再自己關門,不讓那些衛士為我們服務。
有一次玩到深夜很晚回家,我們把車開到門口,不想打擾衛兵,又剛好忘了帶鑰匙,我就爬墻進去,爬到墻頭一看衛兵拿槍對著我,我嚇一跳,他也嚇一跳,還好他沒開槍,要不然“國防部長”的兒子就在自己家圍墻上被打死了。
(節選)
【陳宇廷自傳《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相關文章:
1.王廷陳閱讀答案
5.托洛茨基自傳
8.@怎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