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我是普通人
導讀:現在的很多人都豎立著很多的夢想和抱負,說要出人頭地,讓自己不再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巴菲特卻說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許多人喜歡假想一個巴菲特,其特點類似學校那種‘優等生’,不會犯錯,犯了錯也能很快糾正,永遠拿第一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2009年5月2日,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召開,3.5萬人云集而來,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來自中國內地者,也從兩年前的10人左右,增加到了今年的逾百人。其中有中證萬融公司趙炳賢等投行人士、匯添富公司劉建位等基金人士、中歐劉涌潔等商學院人士,趙丹陽等私募人士,甚至中投公司總經理高西慶等財經官員。
當然,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一定在場,盡管他刻意低調,但旁邊的電動車免不了讓他跟著一起引起別人的關注。
趙炳賢天還沒亮就到會場排隊的'成果是,爭取到了較為靠前的位置,從而可以離當天股東大會的主角——79歲的巴菲特和他的搭檔、85歲的查理·芒格更近一些,看得更清楚一些。
全球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盡管巴菲特屬馬,巴菲特也難能馬到成功、獨善其身。2008年伯克希爾股價全年跌幅超過30%,今年一季度則出現了自2001年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而截至目前,其現金流已由2007年9月時最高的470億美元,降至100億美元左右。
不過,這一切并沒有使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們在股東會上大發牢騷,只是他們拋出更多更細的問題給巴菲特,譬如“美國報業的投資回報率”、“助學貸款業務的麻煩”,而巴菲特顯然也早早意識到自己今年的受關注程度更甚于以往,于是提前安排了三位財經記者從網上搜集有代表性的疑問,以便給出妥當的回答。
芒格回答提問的風格是簡潔、詼諧,巴菲特幾乎詳細而認真地回答每一個提問,有時反而顯得繁瑣,但他并不木訥:“高智商的人最好不要來投資股票,否則越玩越差勁;如果你的IQ(智商)值超過了150,趕快賣給別人一些吧。”
哄堂大笑。
“兩位老頭的耐心、隨和與激情,以及對股東的尊重,令人非常欽佩。”趙炳賢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然而,也有人卻不經意間自建“籬笆”,割裂了對巴菲特的認識。三個多月前,當多數人為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指責自己“犯下重大錯誤”而駐足時,一些投資者卻是圍繞伯克希爾股價的大幅下跌而評頭論足;當更多的人希望從5月初的股東盛會上傾聽巴菲特最新心得和見解時,有人卻忙于發表“股神走下神壇”的慨嘆。
而當巴菲特3.5萬人的超大“粉絲團”滿載而歸時,許多人又開始為傳媒報道的巴菲特住所簡約、辦公室狹小,甚至沒有漂亮的前臺小姐等噱頭而津津樂道起來。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娛樂細胞的民族。”一位美國的財經記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
巴菲特似乎從來沒有用“股神”或“英雄”等字眼形容過自己。在巴菲特所有的私人信件中,他年輕時代與父親的通信均保存完好,他將父親的一句話視之為人生信條——“如何”永遠比“多少”更重要。
趙炳賢在巴菲特的辦公室興致勃勃地問他如何保持年輕和理性的心態,他輕描淡寫地說:“我只是做自己喜歡且熟悉的事情罷了。”
http://www.shddsc.com/【巴菲特:我是普通人】相關文章:
巴菲特名言07-19
巴菲特經典名言09-05
巴菲特投資名言03-02
彼得·巴菲特:我從“股神”父親那里得到的02-10
股神巴菲特名言03-02
巴菲特最著名的演講05-17
中國巴菲特的創業故事04-04
巴菲特投資理財定律03-05
巴菲特精彩經典語錄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