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傳統節日馬奶節
馬奶節是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流行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手扒肉”款待賓客,并舉行賽馬活動、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蒙醫獻禮等。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于此。
蒙古民族牧養五畜和擠取乳汁加工各種奶食品,是他們牧業生產和 游牧生活的重要內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飲食來源,所以每年開始擠新奶時都要進行一定的儀式,并進行聚會慶祝,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其中馬奶節 古老而具有典型性。
金秋八月,正是草原的黃金季節:水草豐美,牲畜強壯。在每年的.農歷八月末,蒙古族要舉行為期一天的馬奶節。這一節日是蒙古族傳統節日,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一帶為多見。在這個收獲的季節,牧民們為了祝愿健康、幸福、吉祥,人畜興旺,所以以潔白的馬奶來命名這一節日。
每到這一天的清晨, 牧民早早起床,穿上節日 盛裝,騎上膘肥體壯的 駿馬,或乘勒勒車、汽車、拖車,帶上馬奶酒等食物到制定地點,照例要殺羊宰牛,備奶食,燃起牛糞火,煮手把肉。因為這是他們過節必不可少的物件。在此期間,當然也就少不了幾個有資歷的人的念誦贊祝詞。 太陽升起之時,開始 賽馬。參賽馬匹均為兩歲 小馬,象征著草原的興旺,同時也是為了喚起人們對馬奶哺育的敬意。賽馬結束,人們要擺開傳統的 盛宴,在 馬頭琴的伴奏下,朗讀節日的獻詩,歌手縱情歌唱。此時,收獲的喜悅,和飲酒、放歌、祝酒、祝順交織在一起,寂靜的草原仿佛也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跳起歡樂的舞蹈。當晚霞升起的時候,人們才載著節日的余興,紛紛散去。
馬奶是蒙古族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 飲品,然而只有每年的七八月份才是草原上生產馬奶的 季節, 錫林浩特市 寶力根蘇木的牧民 塔娜在自家的旅游點舉辦了一次馬奶節。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首擺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圣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 菜肴。
【蒙古族傳統節日馬奶節】相關文章:
蒙古族馬奶節02-11
蒙古族傳統節日祖魯節01-24
蒙古族傳統節日“敖包節”08-21
蒙古族傳統節日白節06-03
蒙古族傳統節日06-04
柯爾克孜族馬奶節01-31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06-04
蒙古族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08-21
蒙古族傳統節日都有哪些?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