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蒙古族傳統節日“敖包節”

時間:2021-01-03 15:21:04 傳統節日 我要投稿

蒙古族傳統節日“敖包節”

  敖包節是蒙古族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常歡聚一起,歡度此節日。喀納斯湖畔的 敖包節圖瓦人,雖然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但慶祝節日與蒙古族各有不同,當山花爛漫、青草覆蓋時,圖瓦人以家為單位,自備釀造的奶酒和烤肉聚集在一起,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體育活動之后,全村男女各分一堆,圍坐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歡度節日。

蒙古族傳統節日“敖包節”

  敖包節又稱“塔克恩”節,這是蒙古族圖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節日,一般都在農歷

  五月至七月舉行,而在喀納斯湖畔的圖瓦人,雖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但節日的慶祝卻與別的蒙古人略有不同.

  敖包不是住人的,是祭神的石頭堆。“敖包”蒙古音譯,意思是“堆”。

  敖包本源于薩滿教,瑪尼堆源于苯教,佛教傳入西藏之后和苯教在斗爭中結合,形成當地特色佛教叫做藏傳佛教,瑪尼堆就是一個例子。藏傳佛教在蒙古大地上盛傳之后,敖包崇拜也與瑪尼堆崇拜有了相似之處。例如都會插經幡、樹枝,人們路過的時候會跪拜、轉敖包轉瑪尼堆祈福。在標志性地形上面,會有敖包或瑪尼堆。蒙古民族會在遼闊的草原上砌一個敖包,藏族會在湖邊、山口上堆一個瑪尼堆。

  所不同的是,敖包是專門修葺的,一次建成,一般會比較高,整齊,而瑪尼堆比較隨意,是人們希望得到神的保護時找塊石頭加上去的。特別是路邊的瑪尼堆,都是藏民一塊一塊石頭堆起來,路過的人多了,瑪尼堆就越來越大了,例如著名的加昂瑪尼堆(青海玉樹州新寨),東西100米,南北40米,體積約1萬多平方米。但是你仍然可以看見很多很多的不到膝蓋高的小瑪尼堆,那不知道是哪些轉山朝圣的人途中所堆吧。在村落里面的瑪尼堆會比較高大和精致,因為可以看見堆著的石頭上也精心刻上了六字真言。

  敖包有單個的,也有成組的,成組的敖包數目為單數。例如錫林郭勒十三敖包。據說十三敖包與日本十三冢都有親緣關系。

  以1997年的敖包節為例,6月2日,當山花爛漫,青草覆蓋時,當地的圖瓦人以家為單位,以一個蘇木(佐領)為主,幾個蘇木聯合(最隆重的為一個部落一起舉行)。他們將過節的地點選擇在水草豐美的高山丘陵,人們臨時搭起蒙古包,牧民都攜兒帶女,撿起石頭堆在敖包上,哪怕一二個石子也行。敖包堆放好后,放上佛像,擺上羊頭肉、奶食品、油炸果等供品,然后焚香點燭,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領著眾人繞著敖包誦經(此時婦女不能參加),繞完三圈后,參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跪拜磕頭,祈求老天降福人間,恩賜人們平安無事,帶來吉利幸福,祈求風調雨順,使大地水草豐盛,牲畜興旺。禮畢,開始進行賽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傳統的民間娛樂,并宰羊煮肉,大辦酒宴。人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場面壯觀,氣氛隆重熱烈,全村男女從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歡度節日。

  圖瓦村牧民的敖包節在6月份,正值喀納斯湖畔花開最美的季節。若游客此時游湖景,與圖瓦人共度佳節則情景交融,別具一番風味。

  敖包節是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當草原上鮮花怒放、氣候宜人時,當地喇嘛會擇一吉日,舉行祭典活動以喜慶豐收,并祈福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在蒙古語中, “敖包”就是“堆”的意思,擇一塊水草豐美、清幽之地,用石頭堆起的圓形堆。有的在石堆上架滿一簇簇樹枝、有的豎立木幡桿,無論是樹枝或木桿,上面都插滿五色風馬旗。在天地一色、漫漫草原上,敖包如同草原中的導航標志,讓來往通行的人,能夠藉由敖包所處的位置,來確認自己的方位。蒙古人對于這個有草原保護神之稱的敖包非常的尊重,每逢路過,總是遠遠望見就下馬跪拜。

  主要形式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每年的農歷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桿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一般的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并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或周圍)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這里祭拜,祈禱人畜興旺。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異,一般都是在農歷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時正值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有的一個旗、一個蘇木獨祭,也有幾個蘇木、幾個旗聯合祭祀的。祭祀時,非常隆重、熱烈,幾十里、上百里遠的牧民們都要坐著勒勒車,騎馬或乘汽車、拖拉機帶著攜帶著哈達、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趕來敖包處。有條件的地方,還要請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擺成陣勢,焚香點火、誦經。

  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并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最后參加祭祀儀式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兩旺,并將帶來的牛奶、酒、奶油、點心、糖塊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將帶來的石頭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條、哈達、彩旗等將敖包裝飾一新。

  祭典儀式結束后,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投布魯、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有的青年男女則偷偷從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傾訴衷腸,談情說愛,相約再見的時日。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靈,爾后又包括祖先的神靈。總之敖包成為神靈所棲之場所。敖包成為某一氏族,某一蘇木、某一區域的保護神。方觀承《從軍雜記》云:"峰嶺高處,積亂石成冢,名鄂博,謂神所棲……"紀昀《烏魯木齊雜記》云:"鄂博者,累碎石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們頂禮膜拜的圣地。

【蒙古族傳統節日“敖包節”】相關文章:

蒙古族傳統節日祖魯節01-24

蒙古族傳統節日白節06-03

蒙古族傳統節日馬奶節01-20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06-04

蒙古族傳統節日06-04

關于蒙古族的傳統節日08-27

蒙古族傳統節日都有哪些?07-31

蒙古族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08-21

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之那達慕08-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长丰县| 宁乡县| 车致| 安康市| 洞口县| 喜德县| 习水县| 新营市| 安泽县| 郸城县| 扶沟县| 临邑县| 肥城市| 盱眙县| 集贤县| 望江县| 德惠市| 商洛市| 武汉市| 六枝特区| 资源县| 绥宁县| 河津市| 泽州县| 甘肃省| 林芝县| 桃江县| 诸城市| 穆棱市| 区。| 华蓥市| 兴化市| 曲麻莱县| 兴义市| 蒙阴县| 专栏| 会同县| 平遥县| 桂平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