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49句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
4、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6、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讓。——《管子-五輔》
7、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9、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破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傳》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光《報任安書》
1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1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1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8、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19、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20、人之有德與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策》
2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2、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
23、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4、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25、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呂氏春秋-用眾》
26、為善則預,為惡則去。——顏之推
2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2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29、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
30、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勸孝歌》
31、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32、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
3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34、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北朝樂府民歌
35、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6、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3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論語》
38、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
3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天下》
4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4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44、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4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46、源潔則流清,行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47、見善則遷,見過則改。《周易》
48、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4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美德名言警句02-02
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05-26
中華傳統美德名言警句導讀08-06
中華傳統美德名言01-26
中華道德名言警句02-16
關于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03-22
中華傳統美德作文06-17
贊揚中華民族名言警句10-28
中華傳統文明禮儀名言警句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