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審計面試試題及答案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后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1、您是什么方式了解到本公司?對本公司了解多少?您是怎樣看待本公司的?什么理由促使您想到本公司應聘審計師崗位。
答:前兩問涉及企業內容故刪去!
本人非常愿意到這樣一個使員工引以為榮的企業工作,更加深刻的了解一個企業的生產
運做。我深信公司仍然是一個高速成長的企業,依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是值得我與其共同發展和成長的一家公司。
2、如何理解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之間的關系?如何把握內部審計和生產經營之間的關系?
答:財務會計必須做好自己的基本的工作,為企業的業務經營活動提供更主動及時的會
計服務,而審計人員除正常的審計外更要參與到對企業重大決策發表準確、客觀、獨立的財務意見的評價中,充分體現工作的價值,這樣的審計工作才會更有意義!
3、您能承受從事本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在總部工作時間年僅1/12)所帶來的長年累月在全國各地奔波、忙碌的辛苦及同家人離多聚少的苦惱嗎?
答:我已經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了幾年的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了,深深的體會到每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萬家團聚普天同慶,而我依然在燈光下埋頭奮戰的心情。但每當成功的完成一個審計項目,從審計項目發現問題,學到新知識的時候我認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能夠從客戶的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認識到如果解決不好將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得到客戶、領導、同行的肯定和認可---這就是我追求的成就感!!
目前我認為是我事業上發展最有利的時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相信我對工作執著的付出一定會取得成績的。
4、您能接受臨時要求增加工作、經常性的晚上加班加點卻沒有任何報酬嗎?
答:臨時性增加的工作當然是可以接受的,為了公司的發展多付出一些也是應該的,畢竟公司強大了員工才會有更好的發展。但經常性的晚上加班加點卻沒有任何報酬我是這樣理解的:
公司應該合理安排員工8小時之內的工作量,盡可能的在此期間安排好工作,應該避免加班。如果超出8小時工作時間的工作量是應該按國家規定支付加班費或補休,這也是對員工工作能力的尊重。但員工工作在8小時內可以完成卻未做完,公司不但不應發給加班費還應對其進行處罰。因為該員工在下班時間耗用了公司的電費、空調費等資源。
當然審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外勤時間多在外地,衣食住行拖一天公司的審計成本也會相應的增加,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工作現場盡可能的加班,但我個人認為加班也應該有一個底線。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同時注重工作的質量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也很重要。另外審計人員加班除加班費外就加班為公司節省的審計成本公司也應考慮拿出一部分對審計人員進行獎勵和考核!
5、您對內部審計工作有什么認識?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有什么不同?
答:內部審計是公司內部的組織機構,具有監督檢查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的缺陷,更有效的幫助企業的各方面利益不受損失職能。我認為內部審計比外部審計的重點為1.本單位及下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會計控制與內部管理控制)的完善程度評估與執行情況檢查;2.對公司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3.對各經濟實體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
6、您作過內審工作嗎?如做過回答實踐中如何作好此項工作;未做過,您認為怎樣才能搞好內部審計工作?
答:由于我一直從事外部審計對內部審計涉足不深,只有今年協助XX公司進行了內部審計以及平時接觸的上市公司對內部審計工作有一點膚淺的認識。
作為內部審計工作首先和外部審計一樣保持良好的獨立性是其工作是是否有所成效的基本保障。它的組織機構應該脫離各個部門的管轄,直接受總經理的領導,向總經理、董事長和董事會負責!
其次作為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時更新法律法規政策,拓展知識面,不但財務、稅務、審計的知識、技能在全公司最優秀并且對相關法律知識經營管理知識等也應該有一定的了解。
最后審計人員應該熟悉、了解公司的各分公司、子公司的生產工藝、人員狀況、產品定位、主要客戶供應商、主要競爭對手,了解同行業的信息,為審計奠定基礎。
7、您認為內部審計基本準則是什么?您是如何認識?
答: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在2003年6月制定并實施了《內部審計準則》它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的,是執業的標準和依據!同時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相關制度等也是執業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8、本公司招聘的審計師要在分、子公司(省內外均有)儲備試用3-6個月,試用期待遇不會很高。根據工作表現、工作態度、業務能力、技術水平,可提前轉為正式員工,但一般在分、子公司工作要一年后(也可能因工作需要轉正后抽調)才抽調股份公司審計部審計師崗位,也可能根據您的情況轉入分、子公司作財務經理或主辦會計,您能接受嗎?為什么?
答:術業有專攻,即便是財務大類每個人也有其擅長的部分。我從事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已經有6年了,非常熱愛他,其應該擁有的職業敏感也已經滲透了我的生活之中。我相信相比而言我更合適從事審計工作,因為審計工作更具有挑戰性。但公司需要我還是愿意服從公司的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