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
養成文明溝通和與人為善的好習慣,會對你接下來的面試有所幫助哦!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1.你的同事小鄭在教育幼兒的時候總是脾氣很暴躁,你作為他的同事,你怎么辦?
【思路點撥】
這道題是處理同事關系的。同事是可能犯錯的,但是是可以挽救的,要幫助同事,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參考答案】
小鄭在教育幼兒的時候總是脾氣很暴躁,作為他的同事,我會積極的與小鄭進行溝通交流,并對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樣的危害,幫助他尋找原因,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
首先,幫他分析這樣做的不良后果。如果幼兒教師脾氣很暴躁,不但不會有好的教育效果,還會對幼兒成長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其次,引導他學會一些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想發火的時候先數十秒,或者在生活中嘗試做運動或者唱歌的形式宣泄不良情緒。第三,可以推薦給他一些幼兒教育著作,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學習正確的教育幼兒的方法。
總之,教師的情緒如何,對其教育工作及日常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會積極幫助我的同事要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使自己保持快樂,有一個良好的心境面對工作,更好地發揮自己,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和生活情緒化。
2.被同事誤解怎么辦?
【思路點撥】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與同事溝通,做到既能消除同事的誤解,又能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
【參考答案】
同事之間產生的誤會和隔閡,不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維持,不利于工作的有效開展和順利完成。如果我在工作中和同事發生了誤會,我不會把情緒帶到工作中,而是以積極的態度來消除我們之間的誤會。
首先,我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因為自己不夠主動、缺乏溝通與交流、造成了誤解,那么我會多與同事交往,讓同事了解我,在主動交流的過程,把這個誤解解開。如果是因為我工作中太自我,不能聽取同事的合理建議和意見,我會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有事情多與同事商量,跟她進行溝通交流。如果是我工作方法不妥當,我會改正我的工作作風,真誠的與同事之間相處,同時也讓自己的工作方法得到修正。
最后,我平時會經常和同事交流我們的工作,防止誤解再次發生,同時多參加單位集體性活動,增進和同事之間的私人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同事關系,然后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3.你要去偏遠山區支教你應該做什么?
【思路點撥】
這個題目問的比較寬泛,不僅僅是問支教的準備,所以最好從目的意義、支教 前的準備、支教中的工作安排以及支教后的反思總結來回答。
【參考答案】
去偏遠山區支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可以拓寬視野、豐富人生閱歷,還可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能給我去偏遠山區支教的機會,是領導對我的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期許,所以我會認真、積極的對待這次山區支教。
我會了解山區的氣候、文化風俗等風土人情,做好支教前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如需要準備的衣物、鞋子、藥品及食物等。同時我會向有支教經驗的老師咨詢支教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等。
到達支教地點以后,我會對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家庭情況,制定出適合當地情況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同時,與當地領導和教師多交流,積極配合同事完成工作任務,認真備課,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提高支教地區的學生成績,并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進到支教地區,與其他老師共同探討,共同成長。
在支教結束后,我會記錄在支教過程拍的各種照片,做個性的影集贈與山區學校;搜集遇到的各個案例,記錄到教學日志里;同時我也會做好此次支教的總結,上報領導,并將個人的反思向本校同事匯報,為以后支教的老師提供經驗借鑒。
4.一個突發狀況,課上一個小朋友忽然上講臺喊了“好好上課”的話,你會怎么做?
【思路點撥】
這道題的關鍵點在于“突發狀況”和“好好上課”,在回答時,不僅要對小朋友進行表揚,還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讓這個小朋友認識到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參考答案】
(分析情況、確定任務)幼兒有其獨特的年齡心理特征、身體發展水平和行為方式。他們好奇、好動,情感容易沖動,愛模仿,自制力差等等,在活動過程中,什么突發狀況都有可能發生。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冷靜處理。
(解決問題)首先,我會微笑的望著他,等待他下一步的動作。如果他喊完就跑回座位,那么我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表揚他,贊揚他有勇氣走上講臺,站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說話。同時我也借此機會鼓勵平時害羞的小朋友也要勇于走上講臺,樹立自信心。如果喊完他依然站在講臺上,那么我會詢問他,是不是有什么節目要表演給大家看,如果是,我會和其他小朋友鼓掌歡迎他的表現。如果不是,我會表揚他上課的態度,并請他回到位置上,然后繼續活動。當然,無論哪種情況,我也會告訴小朋友們這么做雖然值得表揚,但是方式是不對的。沒有經過老師同意就隨意在課堂上亂走動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其次,我會在活動結束后找這位小朋友進行交談,找原因。如果小朋友是想模仿老師而進行這個行為,那么我會對他進行教導,告訴他正確的方式,并邀請他下次給小朋友組織一次活動,也當一回“小老師”。如果小朋友是因為覺得課堂太吵了所以進行這個行為,那么我 會向小朋友道歉,同時反思自己的課堂是否秩序需要調整。同時,我會告訴小朋友,以后再遇到這樣的狀況,可以通過舉手跟老師說,老師一定當場幫他解決。
(總結提升)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5.2 個小朋友搶玩具作為老師你怎么辦?
【思路點撥】
幼兒的應急應變類試題,也應從分析問題、確定任務、解決問題及總結提高四個方面進行回答,但不同在于總結提高時,不能一味的自我反思,要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對幼兒進行教育。
【參考答案】
(分析情況)幼兒園小朋友在玩耍時爭搶玩具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現象應引起幼兒教師的重視,關注幼兒生活的細節,從細節處著手,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采取以下措施:
(確定任務、解決問題)首先,我會立刻制止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的行為,讓兩個孩子分別說說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要搶玩具。了解清楚原委以后,讓孩子想一想只有一個玩具,兩個人都想玩應該怎么辦,引導孩子說出輪流玩或者一起玩,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矛盾的方法。
(總結提升)事后,為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進行自我反思,看是否給孩子提供的玩具數量不足,年齡小的幼兒喜歡模仿,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要玩什么,所以給幼兒提供的玩具應該是一式多份的。第二,為幼兒樹立模仿的榜樣。比如,當有的孩子聽了對方的請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給同伴玩時,老師則應以和幼兒平等的身份,去幫助幼兒進一步商量共同游戲的方法,如:“咱倆一起玩吧”、“你先玩,過一會兒再給我們玩”等等,讓幼兒從簡單地進行模仿,逐漸變為自己成功交往經驗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孩子負面的行 為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改善。第三,家園合作。對于小年齡的孩子認識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這樣的語言,并幫助他感受成功,讓幼兒在潛意識中產生搶玩具不對的印象。
總之,我會從關心愛護幼兒的角度出發,公平對待幼兒,引導他們認識到爭搶別人的玩 具不正確的,小朋友們之間應該相互幫助,相互愛護,學會分享,更好的促進他們的成長。
6.在游戲中有一位小朋友直接說出了答案,作為老師你如何對待這位小朋友?
【思路點撥】
答題的關鍵在于“游戲”和“直接說出答案”,回答時,要以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為前提來開展。
【參考答案】
(分析情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活潑好動,樂于表達他們的想法,常常不舉手就回答問題,在游戲中直接說出了答案的現象時有發生。作為教師,我們要正確看待這一現象和這位小朋友。
(確定任務)我不會因為他直接說出了答案而對他做出批評或懲罰。為了不影響幼兒的積極性,我首先會表揚這位小朋友很快的答出這一問題,但同時,用委婉的方式告訴他如果想回答問題時,應先舉手,得到老師的同意才能回答,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解決問題)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現象,我會及時進行反思:在課堂上引導幼兒養成發言舉手的習慣。采取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到在游戲中要遵守游戲規則,在游戲中,如果想回答問題時,應先舉手,得到老師的同意才能發言,不要隨意搶答,這樣既不禮貌,也會影響幼兒教師的上課與小伙伴們的學習。另外老師要和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孩子,不僅在游戲中要遵守游戲規則,而且在生活中遵守規劃,真正做到家園合一。
(總結提升)綜上所述,3-6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黃金時期,還是培養文明禮儀與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奠基時期。因此在幼兒園活動中要逐漸引導幼兒養成學會傾聽、積極動腦與發言舉手的良好習慣。不能因為小朋友一時違反了規則就對他進行批評和懲罰,而應通過與家長的配合共同培養小朋友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7.如果幼兒粗心你怎么辦?
【思路點撥】
回答這個題的時候要注意分析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然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參考答案】
(態度認識)粗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這種毛病,許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說來,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這和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是離不開的。作為教師,對于粗心的孩子,不能粗暴對待,應該耐心的幫助其解決。
(具體措施)首先,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習慣的客觀原因,因為習慣都是環境造成的,要改變習慣,自然要從改變環境著手。例如可能是孩子的視覺記憶和辨識能力較弱;或者家長不細心,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或者家長對孩子太溺愛、縱容孩子缺乏責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其次,培養孩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那么孩子做事丟三落四、馬馬虎虎就會成為“家常便飯”。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如寫毛筆字,縫紐扣等,這些都能鍛煉孩子的細心程度。第三,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多表揚鼓勵幼兒。家長要改善家庭環境,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的好了,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的不好,應給予批評,讓他重新再做一次。家長要讓孩子正視粗心的壞處,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細心的好處,必要時可以讓孩子承擔因為“粗心”所導致的后果。
(總結提升)總之,幼兒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既有其自身的發展的特點也是受外部環境所影響,需要父母、幼兒教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8.有位小朋友給你取綽號,你怎么辦?
【思路點撥】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題目,考查幼兒教師基本素質,以及應急應變的能力。要分析幼兒的心理,謹慎處理。
【參考答案】
(態度認識)小朋友給老師取綽號,可能是不同原因導致的,我認為應該分情況對待。
(分情況對待)首先如果孩子給我起的“綽號”沒有惡意,透著由衷的親切和尊重,這實則是一種昵稱而非那種不雅的“外號”,我會欣然接受。幼兒園的孩子會喜歡這種稱呼,并因此拉近和老師的距離,師生像伙伴一樣親切玩耍,那樣才能真正地融為一體,真正寓教于樂,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如果是不好的綽號或者是跟大人學的具有諷刺意味的綽號,那么我會對孩子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和引導。畢竟,在這個階段,幼兒園的孩子一切都處于啟蒙階段,對于美丑、善惡、好壞等認識模糊,我會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向其說明老師很傷心,然后問他如果別人也給你起了不好的外號你會覺得怎么樣?引導他學會換位思考。第三,接下來我會設計相關的活動,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討論如果給你起一個外號你愿意么?如果你不愿意你會怎么做?通過集體討論引導幼兒學習,同時鼓勵那些文明用語的幼兒,樹立正面榜樣,積極引導幼兒向其學習。另外也要和家長聯系,通過家園合作,發揮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給予幼兒正確指導,教育孩子尊重老師、與老師做朋友,雖然他們老師起“綽號”也許不是因討厭老師,或者純粹惡作劇地起不雅“綽號”來中傷或譏諷老師,這樣容易傷害老師的自尊,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一種壞習慣。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相關文章:
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08-10
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集錦07-21
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07-27
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和答案08-17
教師資格證面試技巧以及常見問題07-17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常見問題08-08
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常見問題及答案09-25
教師面試常見問題07-19
教師面試經典常見問題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