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學生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大學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經過四年的專業學習和專業訓練,應該成為國家的專門人才,應在今后的經濟、文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大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從事本專業活動的基本功。科學研究也應是大學生具備的基本功。只有學會研究我們才能不斷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學會研究才能向社會貢獻出有價值的成果,推動社會的發展。科學研究會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公布出來、表達出來就是論文寫作。如果論文寫作的方法不會,我們就不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很好地表達出來。
現在我們都強調,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一定要在三方面得到提高:知識、能力、素質。知識一般指我們專業領域里的知識,還有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素質一般指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能力則包括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組織能力、與他人交往共處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就是寫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論文寫作。所以,作為在大學期間能力的培養,我們一定要注意書面表達能力(主要是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2、大學生完成學業的需要
大學期間,除學習有關的專業知識之外,按規定三年級要完成學年論文,四年級要完成畢業論文(學士論文)。學年論文是大學生在學完三年以后,初次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去分析解決一個學術問題而寫的論文,主要是初步掌握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積累科研經驗,為以后撰寫畢業論文(學士論文)作準備。
畢業論文是每個大學生畢業前完成的最后一件任務,是大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獨立地探討或解決某一學術問題而寫成的論文,是大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次總測試,它的題目要比學年論文題目大一些,篇幅也長一些,一般要求5000字以上。
因此大學生要完成學業,就必須學會學術論文寫作。
3、就業的需要
論文寫作也是我們畢業求職和未來搞好工作的需要。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畢業后總希望找到一份理想工作。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人才就業已不是計劃派遣,而是雙向選擇。我們選擇單位,單位也選擇我們。據我們對用人單位的了解,單位選擇畢業生固然希望知識多、能力強、素質高的人,但在一、二次接觸中很難全面考察,尤其是素質,不是一二下子就能檢測出來的。至于知識,雖然成績單能有所反映,但他們卻看得未必很重(兩個原因:高分低能;分數不真的情況時有發生)當時能檢測出來的就是能力:教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書面表達能力)。
這是就業時的情況。至于就業后,要想搞好工作,也根本離不開寫作能力。當教師,評職稱時需要寫科研項目、教學研究論文;進非教學單位若筆桿子”好,寫作能力強在就業謀職時會順利、輕松得多;考取研究生也要求做課題研究、向雜志期刊上發表科技論文。
4、現實狀況提出的課題
我們之所以強調大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也是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就是說這是針對現實狀況而提出的嚴竣問題。
大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現實狀況如何呢?可以說頗為堪憂!大學四年,基本上都是知識傳授,幾乎沒有什么寫作方面的訓練。學生的畢業論文也是從一些論文中拼湊出來的。所以作為大學畢業生,可以說真正意義上的論文寫作沒有經歷過、實踐過。如何選題,如何構思,如何找材料,如何提煉觀點,如何撰寫等等,絕大多數同學不會,基本的學術規范也不知道。
本科是這種狀況,這就給研究生培養帶來了困難。我們現在的研究生,主要不足倒不在于知識面不寬,基礎知識不扎實,這都不怕。主要的不足,就是研究能力不強,論文寫作能力不強,有的導師還要替研究生改標點、改錯別字,更別說其他了。可以想像,這樣的學生短期內很難培養出來。
綜上所述,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要把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十分重視這個問題,寫作能力提高了,到哪里都不怕,真正是“一招鮮,吃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