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探討論文
摘要:經濟新聞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中存在的新聞事件進行明確、詳細、客觀的采訪與報道。本文將針對經濟新聞采訪寫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應用策略。
關鍵詞: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
經濟新聞采訪是搜集經濟新聞信息的重要過程,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是新聞報道最為重要的兩個環節,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經濟新聞采訪與經濟新聞寫作是一個整體,通過記者對經濟采訪內容的編排和寫作,展示出真實、鮮活的新聞內容。本文將針對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進行詳細的研究。
一、經濟新聞采訪寫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ㄒ唬┙洕侣劜稍L寫作主旨不夠明確
在當前我國經濟新聞采訪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經濟新聞采訪報道主旨不明確的現象,使得在寫作的過程中,難以把握好新聞的核心內容,容易產生主題模糊的現象。新聞采訪與寫作可以說是對客觀事實的真實闡述,若產生主旨不明確的現象,那么很容易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一頭霧水的現象,降低了經濟新聞采訪與報道的針對性,更無法體現出新聞采訪內容的主要基調。此外,在實際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過程中,主旨不明還有可能引起寫作方向的偏差,從而影響整篇報道的方向,很難體現出新聞報道的獨特性。
。ǘ┙洕侣劜稍L準備不夠充分
在開展經濟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針對采訪所涉及的經濟事件、經濟問題、經濟發展前景、經濟發展背景等資料進行充分搜集,全面、有著重點、有計劃準備地對經濟現象進行詳細、深刻的分析。經濟新聞搜集資料和統籌信息是經濟新聞采訪的重要過程。部分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會出現采訪資料準備不齊全的現象,甚至對新聞事件報道產生主觀的情緒,容易導致整個采訪條理不清、重點不明,甚至導致本次采訪的最終失敗。若經濟新聞采訪出現混亂問題,那么必定會為后期的新聞寫作帶來一定的困擾,影響新聞稿件按時保質完成及刊發,甚至引起“開天窗”的情況發生。
(三)經濟新聞寫作思維不夠靈活
靈活的寫作思維和變通能力,是在開展寫作過程中,所必須涉及的重要能力。但是在實際開展經濟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很多經濟新聞記者的寫作視角固化,缺失了經濟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靈活性和敏捷性。部分經濟新聞記者只是采用自己原有的邏輯思維去思考經濟事件,很難與世界整體的經濟局勢進行有機聯系,尤其缺少辨證、多元化的思考角度,使得經濟新聞報道的新聞寫作形式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廣大讀者的閱讀積極性。此外,部分新聞記者在采訪與寫作的過程中,更加喜歡運用同一方向的知識積累,去開展采訪和寫作,這便可能導致在開展實際工作中,采訪與稿件缺乏新意、缺乏創造性等,阻礙了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的實際發展需求。
二、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應用策略
。ㄒ唬┌盐摘毺氐慕洕侣勔暯
在開展經濟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選擇新聞視角是開展新聞報道的重要前提,是新聞報道的接入點,不同視角所展現出的新聞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區別。為了切實地保障的經濟新聞采訪與報道的獨特性與創新性,需要廣大新聞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以經濟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為原則,積極發現孕育在經濟新聞中的不同點。經濟新聞與其他新聞存在一定的區別,必須結合實際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和經濟,來選擇經濟新聞報道的角度,展現新聞報道方向和寫作特點,切實地激發起廣大讀者們的閱讀興趣。例如,央視新聞網中《社保繳費基數有新調整7月你的工資會變多還是變少?》這一報道來說,有些記者會考慮將此經濟新聞報道的視角更多地著重于“我國社保繳費調整的背后原因”以及“我國社會保障相關政策”等,但央視新聞網針對關于社會保險基礎調整的'新聞,重新選定了自身的寫作視角,將廣大群眾所關心的“薪資情況”與社會保險的情況進行有機的關聯。由于其視角的獨特性,能夠切實從廣大讀者的實際利益出發,從群眾的視角,將新聞內容進行分析,實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更加容易被群眾接受。所以,在開展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過程中,選擇獨家、創新、親民的視角,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夠增強新聞采訪與創作的質量,而且能夠切實增強廣大群眾對新聞的關注程度。
。ǘ┩卣古c創新經濟新聞理論
經濟是社會的首要構成部分,為了更加全面、客觀地去詮釋社會中的經濟現象,就必須在經濟理論基礎上,展現新聞事件的創新性和獨特性。切實地為廣大讀者搭建起一個深刻了解社會經濟現象的平臺,展現新聞事件的震撼性和社會經濟的進步性。所以,在開展實際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廣大采訪者必須全方位、全面地針對新聞事件與新聞內容進思考,挖掘新聞實踐背后的經濟理論,創造出他人聯想不到的獨特新聞價值,展現出自身報道的獨特魅力。例如,中國日報中針對《外媒看中國:成績單亮眼中國經濟有勁兒》這一新聞中,積極從我國《2018年中國統計摘要》中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達到54.1和53.8,升至年內“高點”這一現象,結合“經濟全球化理論”以及“一路一帶”理論的實際內容,借助“德國、阿聯酋、美國、英國”等媒體中的多種報道,在細節中積極地通過個性化、獨特的語言,闡述經濟新聞的科學性和真實性,有重點、有目標地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問題進行闡述,切實增強了經濟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ㄈ┠嫦蛩季S探尋新聞真實內容
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報道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基礎,新聞一般都是最新發生的社會經濟事件,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之前采訪中所涉及的新聞事件,真實、可靠、深入地報道。所謂逆向思維探索新聞,便是在經濟新聞采訪之前,積極地針對經濟新聞中的人物、事件等內容進行深入充分的了解,并且利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針對涉及的人物與事件進行采訪。尤其是針對還并未十分清晰的經濟新聞事件,更可采取逆向思維的形式,針對經濟新聞的外圍進行實際采訪,以便于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判斷如何針對經濟新聞事件進行采訪。例如,中國經濟網中《【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感受“大數據+民生”帶來的“爽”》這一新聞來說。為了切實地展現大數據和民生政策對人民經濟帶來影響,由于大數據包羅萬象,所以記者便運用了逆向思維的手段,從人們生活中涉及范圍非常廣泛的自助繳水、電、燃氣、電視費,以及汽車搖號、手機充值、違章查詢、公積金查詢等外圍出發,從人們生活的實際生活出發,感受“大數據”對人們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通過人們實際對新聞內容的感受,展示了新聞對人們的影響,展現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是展示經濟新聞事實的過程,想要有趣、生動、真實地揭示經濟新聞內容,就必須積極利用有效的手段。在開展經濟采訪與報道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規避經濟采訪與寫作中可能面臨的誤區,運用合理、高效、適當的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在拓展與創新經濟新聞理論的同時,把握獨特的經濟新聞視角,針對不確定的新聞主旨內容,積極開展逆向思維探尋新聞真實內容,切實保障新聞的創新性、真實性、客觀性,展現我國經濟新聞發展的實際現狀與成效。
參考文獻:
[1]陳潔,李飚.淺議電視新聞采訪寫作技巧要領[J].新聞傳播,2017(2):63-64.
[2]林思賡.淺談經濟新聞采訪的策略與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7,8(9):239.
[3]李丁寧.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初探[J].中國報業,2017(10):56-57.
[4]張棟梁.探討財經類新聞采訪及新聞編輯寫作的要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2):246.
作者:萬紅 單位:天津日報社
【經濟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新聞采訪》教學設計10-09
新聞采訪活動策劃書03-25
廣播電視新聞寫作技巧論文07-19
廣播電視記者新聞寫作技巧研究論文08-12
議論文寫作技巧與范文10-03
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12-18
有關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12-20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格式與寫作技巧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