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提綱模板(通用5篇)
論文提綱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便于作者有條理地安排材料、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論文提綱模板(通用5篇),歡迎大家閱讀。
論文提綱 篇1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緒論 9-19
1.1 研究背景 9-1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1-13
1.2.1 研究思路 11-13
1.2.2 研究方法 13
1.3 文獻綜述 13-19
1.3.1 關于審計委員會設立的文獻綜述 13-14
1.3.2 審計委員會特征對信息披露質量影響的文獻綜述 14-19
2 審計委員會及信息披露的理論概述 19-27
2.1 審計委員會相關理論 19-22
2.1.1 審計委員會的概念及職能 19-20
2.1.2 審計委員會設置模式 20-22
2.2 信息披露的相關理論 22-27
2.2.1 信息披露概述 22-23
2.2.2 信息披露的演進 23-24
2.2.3 信息披露質量的度量 24-27
3 審計委員會對信息披露的影響機理 27-31
3.1 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對信息披露的作用 27
3.2 審計委員會特征影響信息披露質量的理論分析 27-31
3.2.1 審計委員會獨立性特征對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28
3.2.2 審計委員會專業性特征對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28-29
3.2.3 審計委員會的規模對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29-30
3.2.4 審計委員會的積極性對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30-31
4 審計委員會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關系的實證分析 31-43
4.1 樣本構成及數據來源 31
4.2 變量的選擇及定義 31-33
4.3 研究假設與模型建立 33-35
4.3.1 研究假設 33-34
4.3.2 研究模型 34-35
4.4 實證分析 35-43
4.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35-36
4.4.2 回歸分析 36-43
5 結論與建議 43-47
5.1 研究結論 43-44
5.2 可行性建議 44-45
5.3 研究不足與展望 45-47
參考文獻 47-49
后記 49
論文提綱 篇2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緒論 10-17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意義 11
1.3 文獻綜述 11-15
1.3.1 國外關于職業倦怠的研究 11-14
1.3.2 國內關于職業倦怠的研究 14-15
1.4 主要內容 15
1.5 研究方法 15-17
2. 研究理論基礎 17-22
2.1 重要概念界定 17-20
2.1.1 高校行政管理 17-18
2.1.2 高校基層行政管理人員 18-19
2.1.3 職業倦怠 19-20
2.2 職業倦怠三維度理論 20-22
3. S高校基層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調查現狀 22-31
3.1 S高校簡介 22
3.2 調查設計 22-25
3.2.1 研究假設 22-23
3.2.2 調查對象 23
3.2.3 調查問卷設計 23-24
3.2.4 調查過程 24
3.2.5 數據統計 24-25
3.3 調查結果 25-30
3.3.1 問卷信度分析 25
3.3.2 總體現狀 25-26
3.3.3 差異比較與分析 26-30
3.4 結論 30-31
4. S高校基層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分析 31-44
4.1 個體因素 31-37
4.1.1 人格特征 31
4.1.2 知識結構與能力素質有待增強 31-32
4.1.3 情緒智力有待提高 32-33
4.1.4 工作壓力大 33-34
4.1.5 角色沖突和角色模糊 34-35
4.1.6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缺失或不合理 35
4.1.7 個人成就感低 35-36
4.1.8 人際關系困擾 36
4.1.9 工作學習沖突 36-37
4.1.10 從業的非預期性 37
4.2 組織因素 37-42
4.2.1 管理體制陳舊 37-38
4.2.2 選拔和任用機制不合理 38
4.2.3 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 38-39
4.2.4 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39-40
4.2.5 晉升制度不順暢 40-41
4.2.6 缺少人才流動機制 41
4.2.7 重使用輕培訓 41-42
4.2.8 待遇偏低 42
4.3 社會因素 42-44
4.3.1 社會發展變化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42-43
4.3.2 職業認同感低 43-44
5. 緩解S高校基層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對策建議 44-49
5.1 個人層面 44-45
5.1.1 提高個人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44-45
5.1.2 強化情緒管理 45
5.1.3 合理規劃職業生涯 45
5.2 組織層面 45-48
5.2.1 轉變觀念,“以人為本” 45-46
5.2.2 建立規范的人才任用機制 46
5.2.3 實行職級制,建立多階梯的晉升通道 46
5.2.4 探索合理的績效考核和獎勵制度 46-47
5.2.5 實行定期崗位輪換 47
5.2.6 健全培訓學習體系 47
5.2.7 建立心理調適機制 47-48
5.3 社會層面 48-49
參考文獻 49-52
附錄 52-54
致謝 54
論文提綱 篇3
論文題目: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以 A 市國稅局為例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國外研究綜述
1.3.2國內研究綜述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
1.4.1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本文的主要內容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創新點
1.5.1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本文的創新點
第 2 章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稅收征管的影響
2.1 電子商務相關概念及發展狀況
2.1.1電子商務的概念
2.1.2電子商務的特點
2.1.3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2.1.4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狀況
2.2 稅收征管相關理論
2.2.1稅收征管的概念
2.2.2稅收征管的要素
2.2.3稅收征管的原則
2.3 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和競爭優勢
2.3.1電子商務通用交易過程
2.3.2電子商務競爭優勢
2.4 電子商務對稅收原則的沖擊
2.5 電子商務對征管模式的影響
2.6 電子商務對稅務稽查的影響
第 3 章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
3.1 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存在認識誤區
3.2 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制度不完善
3.2.1電子商務稅收的制度缺失
3.2.2現行稅法中關于電子商務規定是空白
3.3 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執行難度大
3.4 國際稅收問題加劇
第 4 章 A 市國稅局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案例分析---以服裝業為例
4.1A 市國稅局簡介
4.2A 市國稅局服裝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要求和目標
4.2.1A市國稅局服裝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要求
4.2.2A市國稅局服裝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目標
4.3A 市國稅局服裝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新模式的具體改革措施
4.3.1征管機構方面
4.3.2征管人才環節
4.3.3納稅流程環節
4.3.4征管保障方面
4.4A 市國稅服裝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新模式的.成果
4.4.1行業稅收增長明顯
4.4.2稅源監控能力提升
4.4.3稅務檢查次數減少
4.4.4干部業務素質加強
第 5 章 國外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經驗借鑒
5.1 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
5.1.1美國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
5.1.2日本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
5.2 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
5.3 國際上對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達成的共識
5.3.1確保稅收中性的原則
5.3.2確保稅收法規易操作的原則
5.3.3研究制定先進的稅務管理技術
5.3.4加強對電子商務反避稅問題的研究
5.3.5加強國際交流與協調
5.4 國際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經驗借鑒
5.4.1電子商務征稅的重要性
5.4.2加強國際合作,減少國際避稅
第 6 章 完善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對策和建議
6.1 電子商務征稅意識應統一
6.2 明確相關稅收原則
6.3 充實現有稅收法律體系
6.4 利用先進互聯網技術支持電子商務征稅
6.4.1建立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
6.4.2探索實施電子商務專用發票
6.4.3完善適應電子商務稅源控管方法
6.4.4設計開發面向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軟件
6.4.5構筑電子商務稅收信息共享網絡體系
6.4.6利用大數據算法支持電子商務稅收征管
6.4.7CA數字證書應用
6.5 加強電子商務征稅的稽查力度
6.5.1加強電子商務稽查模式的創新
6.5.2加強對第三方的監督與完善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論文提綱 篇4
被調查企業xx問題的調查
1緒論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1.3國內外文獻綜述
2 被調查企業xx問題現狀
2.1被調查企業概況
2.2被調查企業xx問題現狀和特征
2.3被調查企業現有經驗和做法
3被調查企業x問題分析
3.1被調查企業xx問題分析的理論依據
3.2被調查企業xx問題分析方法
3.3被調查企業調查內容和過程
3.4被調查企業調查結論
3.5被調查企業xx問題改進方案和措施
4結論與展望
4.1結論
4.2展望
論文提綱 篇5
第1章 緒論 12-22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研究意義 13
1.3 城市河道綜合治理國內外研究現狀 13-18
1.3.1 城市河道治理國內研究現狀 13-16
1.3.2 城市河道治理國外研究現狀 16-18
1.4 城市河道治理階段性發展 18-19
1.5 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問題 19-20
1.6 城市河道治理發展方向 20
1.7 本文創新點及研究技術路線圖 20-22
1.7.1 本文創新點 20-21
1.7.2 研究技術路線圖 21-22
第2章 模型試驗簡介 22-30
2.1 河工模型試驗 22-23
2.1.1 河工模型試驗原理 22-23
2.1.2 玻璃水槽 23
2.2 試驗裝置與測量儀器 23-30
2.2.1 試驗模型簡介 23-25
2.2.2 試驗測量儀器 25-28
2.2.3 試驗內容 28-30
第3章 城市河道中洲灘對水力特性的影響研究 30-59
3.1 無洲灘河道與只含江心洲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31-40
3.1.1 同一坡度下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31-35
3.1.1.1 水位沿程斷面分析 31-32
3.1.1.2 水深沿程斷面分析 32-34
3.1.1.3 流速沿程斷面分析 34-35
3.1.2 同一流量下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35-40
3.1.2.1 水位沿程斷面分析 35-37
3.1.2.2 水深沿程斷面分析 37-38
3.1.2.3 流速沿程斷面分析 38-40
3.2 無洲灘河道與含江心洲及邊灘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40-48
3.2.1 同一坡度下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40-44
3.2.1.1 水位沿程斷面分析 40-41
3.2.1.2 水深沿程斷面分析 41-42
3.2.1.3 流速沿程斷面分析 42-44
3.2.2 同一流量下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44-48
3.2.2.1 水位沿程斷面分析 44-45
3.2.2.2 水深沿程斷面分析 45-47
3.2.2.3 流速沿程斷面分析 47-48
3.3 只含江心洲河道與含江心洲及邊灘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48-57
3.3.1 同一坡度下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48-53
3.3.1.1 水位沿程斷面分析 48-50
3.3.1.2 水深沿程斷面分析 50-52
3.3.1.3 流速沿程斷面分析 52-53
3.3.2 同一流量下河道沿程斷面水力特性分析 53-57
3.3.2.1 水位沿程斷面分析 53-54
3.3.2.2 水深沿程斷面分析 54-56
3.3.2.3 流速沿程斷面分析 56-57
3.4 本章小結 57-59
第4章 城市河道洲灘對溶解氧的分布影響研究 59-71
4.1 無洲灘河道與只含江心洲河道沿程斷面溶解氧分析 59-63
4.1.1 同一坡度下河道溶解氧含量沿程分布分析 59-61
4.1.2 同一流量下河道溶解氧含量沿程分布分析 61-63
4.2 無洲灘河道與含江心洲及邊灘河道沿程斷面溶解氧分析 63-66
4.2.1 同一坡度下河道溶解氧含量沿程分布分析 63-64
4.2.2 同一流量下河道溶解氧含量沿程分布分析 64-66
4.3 含江心洲河道與含江心洲及邊灘河道沿程斷面溶解氧分析 66-69
4.3.1 同一坡度下河道溶解氧含量沿程分布分析 66-68
4.3.2 同一流量下河道溶解氧含量沿程分布分析 68-69
4.4 本章小結 69-71
【論文提綱模板(通用5篇)】相關文章:
通用論文提綱格式參考模板06-14
論文提綱模板10-14
論文提綱的模板12-13
本科論文提綱格式模板03-19
藝術論文提綱模板08-02
學術論文提綱模板05-12
畢業論文提綱寫作模板01-23
論文的提綱和手稿模板12-13
工程造價論文提綱模板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