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答辯是什么
畢業論文答辯是什么
1.答辯委員會秘書介紹答辯學生姓名,宣布論文評閱情況是否通過、答辯人是否具有答辯資格,宣讀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
2.答辯委員會主席宣布答辯開始并主持會議;
3.答辯人報告學位論文主要內容,時間一般不得少于20分鐘;
4.答辯委員會委員及參加答辯人員向答辯人提問,答辯人回答問題,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
5.回答問題結束后休會,除答辯人導師外,非答辯委員會人員退場;
6.答辯人導師介紹答辯人思想政治、學習、科研等基本情況后退場;
7.答辯委員會舉行非公開會議:
(1)宣讀學位論文專家評閱意見書;
(2)委員評議;
(3)舉行無記名投票,并對答辯人答辯情況打分,統計表決結果后作出決議。全體答辯委員會人數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才能作出答辯通過并推薦授予學位決議;
8.復會,答辯委員會主席宣布答辯委員會論文答辯評語及決議;
9.答辯結束。
答辯結束后兩天內,答辯委員會秘書將論文三冊、詳細摘要兩冊、學位申請書兩份、論文評閱書及得分(包括導師和專家)、答辯委員評議票及得分、答辯決議書一式兩份、論文成績報告單等資料整理后送交研究生部(材料清單詳見《答辯秘書須知》)。
相關內容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早上好:
我是06級文藝學研究生,我叫,我的論文題目是《新時期鄉村影視的文化透視》,本篇論文是在向寶云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謝他長期以來對我的精心指導和大力幫助,同時也感謝各位答辯老師從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出席本次答辯。以下是本篇論文的選題緣由、目的,資料收集準備工作以及文章結構。
一、選題緣由、目的
之所以選擇鄉村影視作為畢業論文課題方向,是因為新時期是中國鄉村影視的蓬勃發展期,特別是2002年《劉老根》的播出,激起了人們對鄉村影視劇久違的熱情,它那真實、詼諧、貼近生活的主旨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以13.9%的高收視率,創該年度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黃金時間播出電視劇的收視率之最。隨后一系列的鄉村電視劇隆重推出,帶動了東北農村電視劇的興盛。本文的創新之處,利用九十年代鄉村影視劇播出情況,對收視率進行了調查,熱播中體現了鄉村影視劇內在的文化含蘊和審美特征。在熱播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現實主義美學原則的隕落和概念化傾向的回潮,不難看出社會責任感的缺乏和對日新月異的農村的漠視。在消費文化浪潮的沖擊下,近年來的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大都注重娛樂化的表達,有城市化、邊緣化、工業化的傾向。鄉村影視劇的審美文化形態喪失了現實主義精神告別了崇高和悲劇,戲謔和惡搞成為了時代的寵兒。
二、資料收集準備工作
自20xx年6月選定題目后,為了完成任務,本人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有來自網上的論文期刊,圖書館的書目,還有網上各種數據,在向老師的指導下,經過閱讀資料,擬定提綱,寫開題報告、畢業論文初稿、反復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xx年4月正式定稿。
三、論文的結構
全文總共分為5個部分,將近5萬字。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本課題的研究現狀、研究意義,以及研究對象的界定、研究范圍及思路。
第二部分是對新時期農村影視創作概況的分析,賦予了農村題材影視的定義,同時也指出了農村題材影視創作的`危機所在,而解決的出路在于思想內容上關注新農村、新農民、新農業,表現新氣象、新面貌、新作為。
第三部分是對新時期鄉村電影流變的分析。縱觀新時期以來20多年的鄉村電影,就其自身創作和所引起的社會反響來看,是經歷了一個始則興盛、其間沉寂、而后又聲音漸起的一種狀態。
第四部分是對新時期鄉村電視劇興盛的分析。80年代是鄉村電視劇的起步階段,90年代后逐漸興盛,特別是新世紀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本文統計了90年代后農村電視劇的播出情況,對收視率進行了調查,并對熱播現象進行了探究。
第五部分是對新時期鄉村影視的文化含蘊和審美特征的分析。新時期鄉村影視在審美特征上,表現出唯美化的造型風格和散文式的情節結構,而鄉村影視呈現出城市化、娛樂化趨向,這是消費文化對鄉村影視的沖擊和影響所致。
經過本次論文寫作,本人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由于學疏才淺,能力不足,加之時間和精力有限,在許多內容表述、論證上存在著不當之處,與老師的期望還相差甚遠。許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辯機會,萬分懇切地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多指出我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本人將虛心接受,從而不斷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對自己的論文簡單介紹,請各位老師提問。謝謝!
【畢業論文答辯是什么】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答辯常見問題是什么04-10
論文答辯稿是什么08-18
畢業論文答辯意見05-27
日語畢業論文答辯12-30
ppt畢業論文答辯04-11
畢業論文答辯文稿08-04
畢業論文答辯提綱03-31
論文答辯后的畢業贈言12-31
畢業論文答辯怎樣應對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