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開題報告報告
安徽華泰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東至縣香隅鎮,擬建長江碼頭工程位置在長江南岸,上距九江市100公里,下距安慶市80公里,而廠區與碼頭之間的距離約為5公里。
安徽華泰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為中外合資企業,系安徽省石化行業重點骨干企業。目前企業擁有年產4萬噸合成氨、6萬噸濃硝酸、10萬噸碳酸氫銨及1萬噸硝酸鈉和亞硝酸鈉生產裝置。其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的運輸采用公路和水路兩種方式,水路運輸是通過東至龍江公司的碼頭完成的。
20**年,安徽華泰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為進一步發展經濟,擴大生產規模,新上了一條10萬噸/年的硝酸裝置,目前工程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06年4月份即可竣工投產,相應的原料進口和產口出口均大幅增加,鑒于東至龍江公司的現有碼頭吞吐量已不能滿足公司擴大規模后的運輸需求,該公司經研究決定興建長江碼頭工程。
一. 文獻綜述
港口發展的戰略
經濟全球化、國際貿易便利化、國際運輸集裝箱化以及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港口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使港口的功能也面臨著由最初純粹的貨物裝卸和集散,向裝卸、工業、商業、物流、信息等功能不斷擴大,對所在地區或所在城市發展成為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中心等發揮著重要影響。在港口建設上,我國將按照加快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通過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使老港區成為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貨種基地,形成可持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前,以信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已成為推動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港口作為傳統的基礎產業,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不發揮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帶動作用,就不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實現更大的發展。技術進步與創新已成為影響現代港口發展的關鍵因素。
我們始終堅持科技興港的發展戰略,注重運用高新技術改造老碼頭、建設新碼頭,
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使港口的生產方式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為了更好地嫁接改造傳統產業,我們創建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加強港口發展戰略、市場開發、企業管理、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應用等方面的綜合研究,使之成為港口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的中樞。我們根據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
技術發展的需要,創建了港口信息中心,積極加快信息技術在港口生產中的推廣應用。與國內外80多家船公司、海關、代理、場站實現了EDI聯網,并通過國際互聯網實現了集裝箱信息無紙化快速傳遞。建立了局域網,在全港內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建立了現代化的生產調度系統和辦公自動化信息網系統。廣泛采用國內、國際先進的裝卸設備和裝卸工藝,煤炭、原油、礦石等主要貨種均實現了流程化、系統化裝卸作業,港口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其中,煤炭單機裝船效率為每小時4500噸,礦石單機卸率為每小時5000噸,集裝箱橋吊臺時效率最高達30個自然箱,原油接卸效率為每小時1萬立方米。同時,還配置了世界先進的引航艇。5000馬力大型拖輪、雷達通信導航系統等先進設備,保證了大型船舶的安全及時靠離。大規模的技術創新,提高了港口生產中的技術含量,實現了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服務,滿足了船東、貨主的需要。
二.資料分析及方案初選
(1)總平面布置
碼頭布置在香口礦石碼頭下游約150米處,碼頭長度為50米,泊位長度為90米。碼頭前沿線基本與流向線平行,位于-6m等高線附近。碼頭采用浮碼頭結構型式,主要由鋼質囤船和一座引橋組成,鋼質囤船平面尺度為50×12m,引橋由一跨48×4.5m的活動鋼引橋、7×8m的現澆墩臺和長107.52m,寬3.0m的固定引橋組成。
(2)裝卸工藝
根據已建同類工程的實踐經驗表明,液體硝酸采用浮式碼頭由管道輸送裝船的優點明顯,方便裝船作業。本次設計的液體硝酸出口,是由陸域酸罐區,通過管道輸送至囤船,再由軟管裝船。
主要裝卸工藝流程:
液體硝酸出口:硝酸儲罐→硝酸泵→引橋管線→閥門→流量計→躉船管線→
→軟管→船
輔助工藝流程:
每次裝船完畢后,軟管內的介質用壓縮空氣掃向船舶。干管平時不掃線,檢修時用壓縮空氣將管線內的介質掃向船或后方的酸儲罐。掃線方向為:碼頭鋼引橋及躉船段管內的物料掃向船舶;固定引橋及陸域管線內的殘液掃向罐區。
(3)水工建筑物
根據本工程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結合總平面布置和裝卸工藝的要求,水工建筑物提出了兩個方案。
方案一:
采用浮碼頭,由一艘鋼質囤船和一座引橋組成。鋼質囤船平面尺度為50×12m。引橋由一跨48×4.5m活動鋼引橋、7×8m的現澆墩臺和長107.52m,寬3.0m的鋼筋砼固定引橋組成。鋼筋砼固定引橋采用架空排架結構,引橋和墩臺樁基均采用Ф800鉆孔灌注樁。
方案二:
采用浮碼頭,由一艘鋼質囤船和一座引橋組成。鋼質囤船平面尺度為50×12m。引橋由一跨48×4.5m活動鋼引橋、7×8m的現澆墩臺、兩跨48×3.0m固定鋼引橋和兩座5×5m的現澆墩臺組成。墩臺樁基采用Ф800鉆孔灌注樁。
三.設計任務進度計劃
1 . 文獻綜述及外文翻譯——— 1.5周
2 . 總平面布置 ——— 1.5周
3 . 裝卸工藝設計——— 1 周
4 . 碼頭結構方案擬定 ——— 2 周
5 . 設計概算 ——— 1 周
6 . 結構計算及繪圖 ——— 3 周
7 . 整理、匯總設計說書——— 1 周
參 考 文 獻
1.邱駒.《港工建筑物》.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2.韓理安. 《港口水工建筑物》.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魯子愛.《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4.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5.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港口工程技術規范》(上、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6.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7.洪承禮.《港口規劃與布置》.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8.交通部部基建管理司.《水運工程技術四十年》.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9.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海港碼頭結構設計手冊》.人民交通出版1994
10.閻慶彬.《中國港口大全》.海洋出版社出版,1993
11.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主編.《碼頭新型結構》.人民交通出版社.
【港航開題報告報告】相關文章: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12-15
經典開題報告01-04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的寫法07-06
課題開題報告的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12-22
有關開題報告課題來源的開題報告文章12-30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寫開題報告的技巧07-07
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寫作技巧01-15
開題報告格式02-05
管理的開題報告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