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經濟管理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經濟管理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參考~
篇一:經濟管理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1]白潔.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溢出效應——對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經驗檢驗[j].世界經濟研究.2009(8):65-69
[2]彼得斯[美].亂中求勝[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8
[3]陳菲瓊,虞旭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對自主創新的反饋機制研究:以萬向集團OFDI為例[j].財貿經濟,2009(3):103-108
[4]陳小洪.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陳小文.技術尋求型對外直接投資和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m.南京財經大學,2007(1);18-22.
[6]程惠芳,阮翔.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m.世界經濟,2004(11):23-30
[7]杜德斌.跨國公司R&D全球化的區位模式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8]杜群陽,朱勤.中國企業技術獲取型海外直接投資理論與實踐.國際貿易問題,2004(11):68-71
[9]杜群陽,R&D全球化、反向外溢與技術獲取型FDI[J].國際貿易問題,2006(2):66-69
[10]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92-2003)
[11]襲艷萍,郭鳳華.對外直接投資對產業技術進步的影響——文獻回顧與我國的實證研究m.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79-85
[12]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1992-2013)
[13]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04-2012)
[14]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年報(1991-2012)
[15]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內專利授權狀況表(2008-2009)
[16]黃保東.國外關于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動因和區位的研究述評m.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2):195-200
[17]江小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戰略意義與政策建議[J].中國外匯管理,2000(11):8-9
[18]江小涓.中國外資經濟對增長、結構升級和競爭力的貢獻[j].中國社會科學,2002(6):4-14
[19]江小捐.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經濟m.經濟研究,2006(3):5-15
[20]李靜萍,高敏雪.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差距與潛力[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7);16-20
[21]李梅.人力資本、研發投入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溢出[J].世界經濟研究,2010(10):69-75
[22]李平.國際技術擴散對發展中國家技術進步的影響:機制、效果和對策分析[M].北京:三聯書店,2007
[23]李蒸.跨國并購的技術尋求動因解析m.世界經濟,2003(2):19-25
[24]李元旭,譚云清.國際服務外包下接包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路徑:基于溢出效應和吸收能力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0(12):68-77
[25]林青,陳湛勻.中國技術尋求型跨國投資戰略:理論與實證研究一基于主要10個國際FDI逆向溢出效應模型的測度m.財經研究,2008(6):87-100
篇二:經濟管理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1]包群、邵敏,2008:《外商投資與東道國工資差異:基于我國工業行業的經驗研究》,《管理世界》第05期,第46-54頁。
[2]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2006:《中國出口貿易中的垂直專門化與中美貿易》,《世界經濟》第05期,第3-11+95頁。
[3]凡勃倫著,蔡受百譯,2012,《企業論》,商務印書館。(最早在1904年)
[4]范承澤、胡一帆、鄭紅亮,2008:《FDI對國內企業技術創新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經濟研究》第1期,第89-102頁。
[5]胡博、李凌,2008:“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一基于投資動機的視角”,《國際貿易問題》第12期,第91-95+102頁。
[6]江小涓,2002:《中國的外資經濟對增長、結構升級和競爭力的貢獻》,《中國社會科學》第06期,第4-14+204頁。
[7]蔣殿春、夏良科,2005:《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作用的經驗分析》,《世界經濟》第8期,第5-12+82頁。
[8]康芒斯著,于樹生譯,1962,《制度經濟學》,商務印書館。
[9]李曉鐘、張小蒂,2008:《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及地區差異分析》,《中國工業經濟》第9期,第77-87頁。
[10]李泳,2009:《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成效研究》,《管理世界》第9期,第34-43頁。
[11]盧鋒,2004:《產品內分工》,《經濟學(季刊)》第(M期,第55-82頁。
[12]羅偉、葛順奇,201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分布及其決定因素一一基于水平型投資的研究》,《經濟學(季刊)》第04期,第1443-1464頁。
[13]沈利生、王恒,2006:《增加值率下降意味著什么》,《經濟研究》第03期,第59-66頁。
[14]宋漲、柴瑜、張泰,2004:《市場開放、企業學習及適應能力和產業成長模式轉型一一中國汽車產業案例研究》,《管理世界》第08期,第5-12+82頁。
[15]田姨、余淼杰,2012:《企業生產率和企業“走出去”對外直接投資:基于企業層面數據的實證研究》,《經濟學(季刊)》第2期,第383-403頁。
[16]王紅領、李稻葵、馮俊新,2006:《FDI與自主研發:基于行業數據的經驗研究》,《經濟研究》第2期,第44-56頁。
[17]王華、賴明勇、柴江藝,2010:《國際技術轉移、異質性與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研究》,《管理世界》第12期,第131-142頁。
[18]文東偉、洗國明,2009:《垂直專業化與中國制造業貿易競爭力》,《中國工業經濟》第06期,第77-87頁。
[19]文東偉、洗國明、馬靜,2009:《FD1、產業結構變遷與中國的出口競爭力》,《管理世界》第04期,第96-107頁。
[20]文東偉、洗國明,2010:《中國制造業的垂直專業化與出口增長》,《經濟學(季刊)》第02期,第467-494頁。
[21]靈延兵,2007:《企業規模、市場力量與創新:一個文獻綜述》,《經濟研究》第5期,第125-138頁。
[22]冼國明、嚴兵,2005:《FDI對中國創新能力的.溢出效應》,《世界經濟》第10期,第18-25+80頁。
[23]項本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決定因素與經濟效應的實證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24]邪斐、張建華,2009:《外商技術轉移對我國自主研發的影響》,《經濟研究》第6期,第94-104頁。
[25]楊高舉、黃先海,2013:《內部動力與后發國分工地位升級——來自中國高技術產業的證據》,《中國社會科學》第02期,第25-45+204頁。
[26]姚利民、孫春媛,2007,“中國逆向型FDI決定因素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第4期,第81-86+91頁。
[27]姚洋、張曄,2008:《中國出口品國內技術含量升級的動態研究——來自全國及江蘇省、廣東省的證據》,《中國社會科學》第02期,第67-82+205-206頁。
[28]詹曉寧、葛順奇,2002:《出口競爭力與跨國公司FDI的作用》,《世界經濟》第11期,第19-25頁。
[29]張紀,2006:《產品內國際分工中的收益分配——基于筆記本電腦商品鏈的分析》,《中國工業經濟》第07期,第36-44頁。
[30]張建紅、衛新江、海柯·艾伯斯,2010:《決定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成敗的因素分析》,《管理世界》第3期,第97-107頁。
【經濟管理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相關文章:
經濟管理學論文參考文獻范例11-09
經濟管理學畢業論文參考文獻12-23
會計碩士論文的參考文獻04-06
碩士論文參考文獻范例01-07
會計碩士論文參考文獻01-21
經濟管理學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范本12-24
最新經濟管理學論文參考文獻01-29
電力碩士論文參考文獻的格式05-30
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