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1
1、將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欄”——“引用”選項卡右下角的箭頭——根據需求進行簡單的設置(選擇尾注)。
2、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并且在最前面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具體內容的地方;暫且不用修改上標數字,直接在其后面按照參考文獻引用格式輸入內容。
3、‘重復上述操作,添加文獻;可以在1、2之間插入新的文獻,會有所變化。文獻的編號是按照出現的順序一次遞增排列。
4、 (等待全文文獻基本編輯完成以后可以再操作此步驟,也可單獨完成;前者采用下述方法1,后者采用2相對簡單)
將文章最后參考文獻的上標數字“1、2、3……”的格式由上標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以后參考文獻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
注:實現方法有幾種,下面說兩種簡單的技巧:
(1)查找替換功能
選中參考文獻部分,Crl + H 調出查找替換窗口,左下角點擊更多——在最下方點特殊格式選擇“尾注標記符”(或者直接在查找中輸^e)。
替換為內容選擇為 查找內容或者直接輸入^&,點擊格式選擇字體,勾除上下標,全部替換。
(2)直接更改上下標
按住Alt,用鼠標選擇上標數字,切換到正常狀態(Ctrl和=組合鍵是下標的切換,Ctrl和Shift和=組合鍵是上標的切換)。替換為內容選擇為 查找內容或者直接輸入^&,點擊格式選擇字體,勾除上下標,全部替換。
(3)直接更改上下標
按住Alt,用鼠標選擇上標數字,切換到正常狀態(Ctrl和=組合鍵是下標的切換,Ctrl和Shift和=組合鍵是上標的切換)。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2
參考文獻反映科學研究的起點和基礎,完整的參考文獻是畢業論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正文一起構成嚴謹的科學研究過程的完整表達形態,既能體現論文在學術上的承續關系和科學依據,又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與品質,也能反映論文本身的學術內涵和價值,還能為讀者的進一步研究指引方向,避免重復勞動,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情報價值。
一、目前參考文獻引用標注情況的調查報告
1、參考文獻的數量
參考文獻的數量既反映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研究時信息檢索能力,也反映學術動向和理論來源的基本線索。從圖1可以看出,教育技術專業畢業論文文后參考文獻引用數量,雖然各屆數據略有變化,但變化幅度不大,40%多的論文的參考文獻為5~8篇,約40%的論文參考文獻為9~12篇,12篇以上的僅為12%,篇均參考文獻引用數量為9篇。
2、參考文獻的類型
在本次統計中,根據我國發布GB 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3]中參考文獻的類型,分為著作、期刊、論文集、報紙、標準、電子文獻、學術論文、報告和未定義類型文件進行統計,其分布見表1。從表1的比例,可以發現期刊占58%,成為教育技術專業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主要參考文獻的來源;著作占32%,為第二大研究資料來源。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網絡越來越普及,信息獲取變得更加容易,電子文獻成為第三種主要參考文獻。另外,對學術論文、論文集、報紙、報告、標準等不同類型的文獻資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較小,合計僅占5、1%。
3、參考文獻的時效
一般來說,參考文獻的新舊程度可間接反映研究者所擁有知識的新舊程度,從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學科本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據此可從一個側面來判斷該論文學術水平的高低。[4]從圖2可以看出,學生畢業論文文后參考文獻3年內文獻的引用數量從20xx屆的53%下降到20xx屆的41%,學生完成論文對近期文獻的引用數量不升反降,值得關注。
4、參考文獻的質量
引用參考文獻提倡著錄權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文獻,這不僅說明作者的眼界、水平和科學態度,也反映出論文的起點和深度,增加文中論點、論據的可靠性。圖3顯示學生引用參考文獻中核心期刊從20xx屆的16%到20xx屆的18%,比例雖然略有上升,但都不足20%,總體比例還是不高。
5、參考文獻著錄的規范程度
正確著錄參考文獻表明對他人勞動的尊重,避免抄襲、剽竊的嫌疑,體現作者科學的作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從圖4可以看出,20xx屆的論文參考文獻著錄的規范程度最高達到70%,這與當年學院進行的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加強畢業論文監管不無關系,20xx屆的參考文獻著錄的規范程度較低,只有57%,高達43%的參考文獻著錄不規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參考文獻數量偏少
畢業論文反映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學生對學科發展方向的把握,是學生綜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體現。統計結果顯示,學生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數量總體偏低,46%的論文的參考文獻僅為5~8篇,篇均參考文獻數為9篇,數量偏少的參考文獻說明學生信息檢索能力低,令人懷疑其對所選的研究課題的認識是否全面而深入,必定影響論文的學術水平。
2、參考文獻類型相對集中
研究結果顯示,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類型主要集中在期刊和著作,當然期刊的知識更新速度快、一次發表數量多、知識覆蓋面廣、影響廣泛,并能反映專業科研新動向,而著作的知識穩定、內容深、研究的問題成熟、知識結構體系系統,成為主要參考資料未可厚非。但是畢業論文的寫作具有明確的專業性和目的性,參考文獻類型越是多樣化,越是廣泛而全面,越能說明作者研究視野的開闊性和對特定課題進行深入研究,越能反映出該文的研究水平所處的位置。
3、參考文獻時效相對較長
學生畢業論文的引用參考文獻的時效性較長,有53%以上的文獻資料是3年前出版的。教育技術專業是發展中學科,新技術、新理論、新觀點、新設計、新工藝、新方法層出不窮,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如果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全部來自多年以前,很難讓人信服它反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4、參考文獻質量不高
高水平、高質量的參考文獻能反映該學科領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發展動向,越具有新的觀點、新的分析材料和新的數據或結論,越有利于顯示論文的研究起點、深度和廣度。但數據顯示,畢業論文中高達83%的參考文獻來自一般的刊物,權威的、有影響的文獻只占17%。
5、參考文獻著錄不規范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規范、嚴謹,可以提升畢業論文的科學性和可信度[5]。統計顯示,有34%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不統一、不規范、不準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學生對待科研的嚴謹態度。
三、正確引用和標注參考文獻的對策建議
1、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
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無論是學生還是指導教師都應充分認識到參考文獻的數量、類型、時效和質量直接關系到論文的品質。應端正科研態度,意識到參考文獻的重要性,使參考文獻引用達到規范化。[7]在美國,早在20世紀40年代,學術論文寫作就被列為高等院校的應用寫作教學內容,日本也把學術性論文寫作作為應用文體來教授[8]。根據國外經驗,開設學術性文章規范課程,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遵守相關規范的素養,培養學生形成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習慣,規范引用參考文獻,減少抄襲和侵權現象。如開課條件不成熟,可邀請校內外一些論文寫作水平高的教師或專家,開展學術論文寫作規范講座或咨詢活動,有針對性地指出論文寫作中常出現的問題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論文寫作的規范和技巧。[9]此外,學校的學報編輯部網站或校園宣傳欄,也可定期開設學術性論文寫作規范專欄,通過電子留言板、電子郵箱來回答學生提出的寫作規范問題或遇到的種種疑問,幫助學生提高論文寫作水平,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
2、發揮指導教師的把關作用
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直接面對學生的種種疑問和問題,指導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學生論文的完善和質量的提升,因此,指導教師也要不斷學習,形成嚴格按標準指導論文的主動性和善于識別錯誤的敏銳性。對參考文獻的獲得、取舍、引用,給予專業的指導;對于規范的引用,應多一份耐心和細致,不厭其煩、認真把關,指導學生不斷修改,一步步規范完善論文,為提高學生論文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讓他們在不斷修改論文過程中,增強論文寫作的規范意識以及提高規范引用參考文獻的能力。
3、建立參考文獻審查模式
將參考文獻引用納入學生畢業論文質量評估體系,對參考文獻著錄的有關事項進行認真審核,建立參考文獻審查模式,成立審核小組。從總體上把握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基本情況,對參考文獻的數量、類型、時效性、質量等進行考察,時效性不強的應予以刪除,并建議作者補充較新的文獻,對于數量過少或質量較低者,可建議作者適當增加一些高質量有影響的文獻資料。審核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著錄順序及其在文中的標注情況,消除轉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最后,通過數字化資源檢查所引用的文獻是否正式出版物,是否完全或部分剽竊他人作品等做出判斷并正確著錄參考文獻。[1]總之,參考文獻作為學位論文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規范化引用是論文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的量化標準,也是嚴肅的科學態度體現,不可掉以輕心,需要通過作者、指導教師和審核者共同努力,使參考文獻的合理引用和規范著錄走上正確的'軌道。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3
(1)正文中未標注引用文獻。只在文后著錄參考文獻表,而在正文中未作明確標注的現象過去普遍存在。目前隨著對參考文獻著錄規范要求日趨嚴格,這種現象已大大減少,但筆者在閱讀科技期刊(包括核心期刊)時發現其中仍有某些論文(以綜述性論文居多)未在正文中標注參考文獻,或只在語句表述時提到某參考文獻的序號,而未對所有引文按“順序編碼制”標注。由于參考文獻未在正文中按“順序編碼制”一一對應標注,無法分清正文中哪些內容是作者自己的創作,哪些是引用參考文獻的內容,不能體現科學研究的創新性和繼承性,難以界定知識產權,也很容易造成抄襲剽竊的嫌疑。因此,無論是直接引用原文還是轉述原文內容要意,都必須嚴格按“順序編碼制”要求,在正文中準確標注引用部分。
(2)參考文獻標注不夠具體。這種現象是指,雖然在正文中采用順序編碼制標注了參考文獻序號,但同一處過多地標注多篇(甚至全部參考文獻都在同一處標注),而在語句表述中又未對這些文獻的內容要意作必要的具體說明,如“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土的滲透穩定性進行了廣泛研究,提出了多種分析計算方法[1-7]”(為避免例子中引文標注與本文的引文標注混淆,例子用楷體字且標注序號用黑體字)。雖然這種標注在格式上是規范的,但在具體采用時要注意:由于各篇參考文獻即使論題相同或接近,但其具體內容、觀點或側重點不同,籠統地在同一處過多地標注多篇參考文獻,不利于體現引文內容和具體作用,甚至有堆砌參考文獻之嫌。因此,集中標注不宜過多,或者在敘述時應分別予以簡要說明。
(3)層次標題中標注參考文獻。少數期刊論文中參考文獻序號標注在層次標題中,甚至標注在一級層次標題上,如“2混合優化策略[4-6]”、“2土骨架的結構性[3-5]”.這意味著本章內容均是引用了該參考文獻內容,從“合理引用”角度看是不妥的:一方面“合理引用”規定引文內容應有相對本文內容篇幅的引用量限制,成章節地大量引用甚至構成了本文實質內容,則有超出合理引用范圍之嫌;另一方面,在標題上標注引文也無法區分本章節究竟哪些內容是引用的,哪些內容是作者創作的,還是僅僅幾個標題字是引用的。因此,應避免在論文的層次(章節)標題標注引用文獻,而應在章節的行文中具體標注引用內容。
(4)多處引用同一論著不同部分未標注頁碼。在論文中闡述不同問題或內容時可能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獻中的不同部分,這時如果不標注各個引用部分所在頁碼就不利于表明引用的具體位置及其內容,尤其是對篇幅很長的圖書專著、工具書(如《辭海》、《大百科全書》之類),就極不利于編輯、審稿人核對引文或讀者參閱。因此,應按照GB/T 7714- 20xx的規定,當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部分所在頁碼。
(5)標注位置不適當。正文中對引文的標注要放在恰當的位置,即標注在能完整表明具體引用內容的位置上,但許多引文未注意這一細節。如“彈性變形和磁場間相互作用研究較早可追溯到Brown[3]的非線性磁彈性理論,1973年Pao等[4]將其線性化,并用來解決磁彈性板的屈曲問題”,宜修改為“彈性變形和磁場間相互作用研究較早可追溯到Brown的非線性磁彈性理論[3],1973年Pao等將其線性化,并用來解決磁彈性板的屈曲問題[4]”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4
(1)最”土”最”笨”的方法.一邊寫一邊將參考文獻列出,如果進行修改,則重新將文獻的序號手動調整;
工作量:*****
靈活:*
(2)比較”投機”的方法.上過《文獻搜索和利用》課的同學,可能會利用Refworks、NoteExpress等文獻管理軟件來進行標注參考文獻。一般過程:先將用到的參考文獻手動輸入到這些軟件中,再選擇合理的文獻標注格式,最后對WORD全文執行標注。可能存在的問題(以Refworks為例):每次生成文獻,都會新生成一個WORD文檔,而且下一次修改后重新標注又生成新文檔,且需要對其中的文獻引用來源重新編輯;
工作量:****
靈活:***
(3)最快最簡便的方法(推薦):利用WORD自身功能。先將參考文獻列在文章最后(注意讓參考文獻自動編號),然后“引用”–交叉引用–引用類型:編號項–引用內容:段落編號–選擇插入為超鏈接–最后選擇所引的文獻,即完成標注全過程。如果修改文獻了,只需要選定全文,點擊右鍵再選擇更新域,就能自動完成文獻序號的重新調整。而且在文中按住CTRL+左鍵單擊即可跳到所對應的文獻。
工作量:**
靈活:*****
(4)較快但更專業的方法:可以利用WORD自身攜帶的書簽功能與(3)相結合,功能類似,比(3)更好的地方在于當鼠標停在參考文獻處,會顯示出參考文獻信息,更適合閱讀。
工作量:***
靈活:*****
綜上,推薦使用(3)法,如果不嫌麻煩,可以考慮使用(4)。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怎么標注04-06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引用標注的常見問題09-30
本科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正確標注方法08-12
論文的標注參考文獻08-12
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05-21
參考文獻標注中的問題09-25
論文怎么標注參考文獻08-19
論文參考文獻怎么標注03-19
大學生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標注常見問題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