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適應臨床護理需求的建議分析
三級綜合醫院每年都會有大批護生進行護理臨床實踐,護生在校學習理論,基本沒有機會參與臨床護理,即便學校安排有見習的機會,短短幾天也掌握不了臨床的護理需求要點。為了順利踏上護理工作崗位,臨床實習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使護生在實習期間就能盡快適應臨床護理的需求,本文針對這方面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和護理同仁相互探討。
1崗前培訓的重要性
通過有針對性的崗前培訓,能使護生對所在醫院的環境和護理團隊有感性認識,并能使其最快地熟悉和適應新的環境,消除對醫院及護理工作的陌生感,盡快適應護士角色。
1.1理論培訓內容以醫院文化、護理管理現狀、醫德醫風、核心制度、醫院感染、應急預案、護理安全等為主要內容,時間為1周左右。
1.2護理操作培訓內容以無菌技術、晨晚間護理、肌肉注射、靜脈輸液、生命體征測量、床單位準備等為主要內容。護理部根據每項操作關注的重點,抽調臨床護士長或護理骨干參與護生的操作培訓,結合臨床護理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示教性質的培訓,縮短護生對實踐操作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操作練習時間可為1周,培訓完畢后嚴格考核。
1.3科室內入科教育病區人員結構介紹、實習要求、崗位職責、專科常見病種、各班次工作流程、專科技術操作簡介,由護士長和帶教老師講述。這樣能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前就基本了解所在醫院及科室環境的護理管理要求和文化理念,能明確學習目標,規范自己的實習行為,以達到盡快明確臨床護理需求的目的。
1.4講解理論的技巧及重要性護理工作有很強的操作性,在給護生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應將該項操作的要點、難點及易出錯點作為重點,并根據所講內容適當制作成簡易流程圖,這樣就可以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貫穿于操作中,便于護生理解和掌握。護生參加崗前培訓,他們已經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所以在講解內容前可以先預留出1~2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例如:肌肉注射時,注射部位如何選擇?進針的角度又是多少?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無痛注射的原則?然后在講解的過程中,穿插講解相關解剖生理特點,使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加深記憶。當然,老師在設立問題時應立足于實用角度來思考每一項操作,設置恰當的問題,可使學生回答時留有深刻的印象。
1.5演示操作在進行操作演示的時候,將操作上容易出錯的地方作為重點,再與正確操作方法進行比較,讓護生對操作先產生感觀上的認識,然后通過聯系臨床實際操作,逐步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從而使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在練習中結合。操作練習時,由護生自己動手操作,老師在觀察完整個過程之后,提出護生在操作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正的要點,啟發學生領會操作的手法和要領,然后再讓護生重復練習操作,直至熟練。
2心理疏導至關重要
護生由全日制學生角色轉入臨床護理實踐的社會角色,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角色的轉變,帶來了擔心、懼怕、不安等心理。護生擔心理論知識不扎實,擔心自己的操作技術不熟練,害怕與患者溝通,害怕被患者投訴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擺在了科室帶教老師及護士長面前。這就要求我們積極疏導護生,協調并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這個角色轉換期。例如:理論掌握不扎實的護生,可以引導他們工作期間認真琢磨各項操作要領,工作之余再拿起書本,對照理論與實踐的差別;這樣不但加深了理論的掌握程度,還能提高再次進行本項操作的熟練程度。對護生帶教過程中,鼓勵護生多進行實踐操作練習,操作失敗后向其講解失敗的原因,下次操作應該避免的要點,操作成功后進行表揚,增加護生信心。
3理論聯系實際的運用
掌握書本知識、加強操作練習,結合書本內容,邊看邊做。臨床實習的目的主要是鞏固在校期間學習的理論知識,以便于更好地應用于臨床,培養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科室內帶教老師及護士長定期或不定期提問與臨床密切相關的問題,增強記憶力。
4對帶教老師的要求
醫院內部提供機會培養帶教老師,提高其綜合素質,嚴格考查帶教資格。作為一名優秀的帶教老師,除了應該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護理經驗外,還要具備一定的邊緣學科知識,以及講解、分析、綜合和溝通交流能力。護理帶教老師最好有大專以上學歷,有2年及以上的臨床經驗,并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
4.1對于新入科護生,由帶教老師親自帶領,熟悉科室環境、科室人員組成、帶教規定等,通過帶教老師的引導性介紹,既能幫助護生盡快熟悉科室情況,又能促進老師和護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能使帶教老師初步了解該護生的性格以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便于在今后的實習過程中更好地因人施教。
4.2帶教老師嚴格恪守職業道德,通過自己臨床工作積累的經驗以及熟練的操作技能、扎實的理論基礎,言傳身教,剛開始不放手不放眼,逐步放手不放眼,認真負責帶教;使護生既能掌握臨床護理的一般技能,又能夠掌握各專科護理要點,為以后的獨立頂崗奠定專業基礎。
4.3因為護生剛剛踏入社會,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應,作為一名帶教老師,要注意經常與護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的生活狀況和學習情況,從各個方面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使護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更有利于有的放矢地開展帶教工作。
4.4護理操作中評估內容至關重要,每一項護理操作都要有大評估和小評估,大評估就是對進行操作的環境進行評估,小評估就是針對患者本人及操作局部位置的觀察。在指導操作練習中,要教會護生如何進行評估,幫助護生養成觀察病情的好習慣。
4.5帶教中嚴格強調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要引導性教會護生主動與老師交流,主動與醫生交流,做好醫生、護士、患者之間的溝通,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4.6帶教老師認真準備課件,特別是專科性的理論知識,講課中要多結合臨床實際病例,時間不少于1學時。講課結束后要即時提出問題,和學生一起交流,鼓勵學生說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大家一起討論,調動護生的積極性。
4.7根據護理部制訂的科內培訓和考核計劃,認真完成科室內對護生的理論和操作考核。
5科室內非帶教老師的要求
科室內其他護理工作人員,雖然不是親自帶教護生,但是這些非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也每時每刻都影響著護生。日常工作中,非帶教老師與帶教老師因為工作問題的相互溝通,以及工作中的各項操作,經常被護生觀摩。這就要求非帶教老師時刻自律,以身作則,認真對待每一位護生的提問,嚴格要求護生的操作,并與帶教老師一起關照護生的生活及其他各方面問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遇到自己分管的患者出現搶救、儀器設備的特殊操作等突發事件或專科護理時,主動邀約護生觀摹,增加他們的臨床護理經驗。
6示范溝通技巧,增加實習信心
護生入科后在臨床護理操作中帶教老師親自示范與患者溝通交流以及配合技巧,增加護生信心,引導護生主動接觸患者,消除陌生、害怕感,使護生認識到自己將來工作的重要性及所肩負責任的重大,培養護生的責任心。實習期間熱情對待患者,文明禮貌用語,護生根據患者的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恰當稱呼非常重要,年長的親切稱呼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貼切的稱呼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鼓勵護生主動接觸患者,拉近與患者的關系,主動介紹自己,讓患者對護生本人產生親切感。良好的語言溝通有利于創造和諧的護患關系,使患者心情愉悅地接受治療。一定記住,操作失敗有道歉聲,對于自己認為難度較大的操作,尋求帶教老師的幫助,工作中務必遵守醫德,尊重患者、平等待人。
作者:高海英 單位:齊魯石化醫院集團
【護生適應臨床護理需求的建議分析】相關文章:
外科休克患者臨床護理分析06-28
關于高血壓病人臨床護理分析06-28
gis軟件需求分析報告01-18
2017需求分析專員求職簡歷02-18
如何做好培訓需求分析01-28
HR如何做培訓需求分析01-03
需求分析師個人簡歷05-08
企業培訓如何做需求分析01-22
臨床護理實習心得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