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
物流業務分散了企業對其主營業務的精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運輸、倉儲等物流業務的部分或全部以合同外包給專門的物流公司運作經營,并且通過信息系統對整個物流系統監督控制,由此第三方物流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壯大。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物流畢業論文范文,歡迎參考~
淺談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分工趨于鮮明,企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相繼尋求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和建立高效物流系統的“第三利潤源”。物流業務分散了企業對其主營業務的精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運輸、倉儲等物流業務的部分或全部以合同外包給專門的物流公司運作經營,并且通過信息系統對整個物流系統監督控制,由此第三方物流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壯大。第三方物流發展不僅對于我國物流行業朝系統化專業化發展有積極作用,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的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建議和對策,進一步促進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研究;建議對策
一、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
第三方物流又稱為“物流代理”、“合同物流”或“外協物流”,英文簡稱TPL,是Third Party Logistics的簡稱。是指生產經營企業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主營業務,將運輸、倉儲等物流業務的部分或全部,以合同的形式外包給專門的物流企業運作經營。同時通過現代信息系統與物流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與控制的.一種物流運作及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是通過契約的形式,由發貨人和收貨人以外的第三方進行的物流。既不同于由貨物賣方送貨的第一方物流也有別于由貨物買方提貨的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
第三方物流作為企業作業管理的協作者、物流服務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約人,日趨成為現代物流主流服務模式。一個國家第三方物流發展水平代表著本國物流的發展進程。在全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大力發展以第三方物流為特征的現代物流服務既是推動我國經濟質量升級的一條重要渠道,也是我國傳統運輸物流企業轉型的必然要求。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隨現代物流理念傳入我國以來,已經有了長足發展,并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有:
第一,總體規模偏小、發展潛力巨大。總體上講,第三方物流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傳統的企業物流和公眾物流服務仍然是社會物流的主要形式,嚴格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在短時期難以明顯改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影響下,中國正在成為第三方物流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從2012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上獲悉,2011年,在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發展取得新進展,物流專業化、社會化進程在結構調整中明顯加快。1月至11月,全國重點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3%。2011年度50強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共達5927億元,同比增長31.5%。預計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可達160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約為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4%。預計社會物流總費用同比增幅為18.3%,與GDP的比率可能升至18%,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
第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較強。一方面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進入中國的先進制造業和分銷業產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資領域。外資企業物流理念先進、物流外包水平高、供應鏈管理要求嚴格且自主性較強,對第三方物流服務需求迫切、要求高。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國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依然較低。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物流形式、形態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先進與落后物流形態并存的現象造成我國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會物流結構的不均衡性。
第三,行業集中度較低。根據咨詢機構的分析,2006年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大約有18000多個服務商和終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務商占市場總額僅13%(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計),沒有一家物流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2%,說明我國物流行業尚未實現充分的整合。在競爭模式上主要體現在成本與價格競爭,而對第三方物流所帶來的供應鏈增值效應關注不夠,低水平的過度競爭成為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瓶頸問題。根據分析,我國第三方物流行業目前利潤率為3%-8%左右,行業利潤空間尚未完全挖掘出來,和國際上相比差距還是很大。
二、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問題分析
物流需求不足,觀念落后。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歷程較西方發達國家相對較短,不少企業還是保持著多而全的經營組織方式,從而使得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找有率不高。第二方面不少企業領導和員工習慣于傳統的物資營銷方式,能力創新不足,專業化較低。
改制改組為到位,企業機制不適應。改革開放后 ,政企分開權責明確。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仍然存在稍許企業約束機制乏力,財務、、資金管理上薄弱、經濟效益低等問題。
物流人才匱乏,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高等教育不能滿足對專業物流人才的需求,導致現階段我國專業的物流人才卻缺乏,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難以達到第三方物流對人才創新性專業性的要求。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轉變傳統觀念,樹立物流理念。物流企業首先要轉變觀念,提高物流企業職工的物流意識。物流企業解放思想與市場經濟接軌,同時企業在管理理念上,壓在思想觀念、經營戰略、內部管理、服務水平、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根本改變,是現代物流觀念深入人心。
深化企業改革,實現制度創新,同時在圍繞和抓住企業主要優勢的基礎上,向相關領域延伸,發展現代物流。
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我國物流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是技術、資金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才和觀念知識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思辨,同時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同時還需要政府和各行業協會發揮推動和調控作用,盡快建立健全與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經濟行為,為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天亮,馬永光.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 .商貿經濟,2002,(10).
[2]郭曉帆.物流業與海南經濟發展[M].陜西旅游出版社,2003.
【淺談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相關文章:
第三方物流開題報告02-23
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2-15
紡織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11-29
鄉村游發展現狀調研報告范文11-29
藏醫藥現狀及發展調研報告01-06
我國成品油銷售企業營銷現狀分析論文03-27
淺談我國將建立統一外語能力測評標準03-05
淺談我國規定養老保險今后不得辦理退保08-07
我國農村青年創業就業的發展新形勢分析07-17
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理論發展策略論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