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數控技術畢業論文

時間:2024-09-28 07:39:12 畢業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控技術畢業論文范文精選

  數控技術及數控機床在當今機械制造業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顯示了其在國家基礎工業現代化中的戰略性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控技術畢業論文范文精選,歡迎參考~
 

數控技術畢業論文范文精選

  汽車塑料內飾件的模具設計與NC加工

  關鍵詞:汽車,數控機床,模具設計,NC加工,精密

  數控技術及數控機床在當今機械制造業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顯示了其在國家基礎工業現代化中的戰略性作用,并已成為傳統機械制造工業提升改造和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重要手段和標志。

  數控技術及數控機床的廣泛應用,給機械制造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種類和檔次以及生產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數控機床是現代加工車間最重要的裝備。它的發展是信息技術(1T)與制造技術(MT)結合發展的結果。現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都是建立在數控技術之上的。掌握現代數控技術知識是現代機電類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們要掌握好數控加工工藝與設計。數控加工工藝與設計的內容包括選擇適合的機床、刀具、夾具、走刀路線及切削用量等,還要有合理的加工方法、工藝參數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因而要求設計者不但能根據市場的要求很快的設計出新產品,而且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制作出產品的樣品。

  產品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生產的快速發展,機械工業對材料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的金屬材料已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因而各種非金屬材料應運而生,特別是工程塑料,其發展特別迅猛。

  對此我設計了汽車塑料內飾件的模具設計與NC加工。介紹了數控加工工藝和數控加工的特點,加工工藝過程的概念,數控加工工藝和數控加工工藝過程的主要內容,數控加工工藝與數控編程的關系,設計方法,對此零件如何工藝分析,程序如何編輯等。利用CAD/CAM軟件及G代碼指令進行自動編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數控加工的特點

  1.2 數控加工工藝的概念

  1.3 數控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

  1.4 數控編程系統的簡介

  1.5 CAD/CAM系統簡介

  第二章 汽車內飾件的模具設計

  2.1 設計任務

  2.2 文件準備

  2.3 模具組件設計

  2.3.1 調入模具參照模型

  2.3.2 設置收縮率

  2.3.3 設計毛坯工件

  2.3.4 設計分型面

  2.3.5 分割體積快

  2.3.6 抽取模具元件

  2.3.7 鑄模

  2.4 開模演示

  第三章 總結

  3.1 心得與體會

  3.2 參考資料

  第一章 緒論

  1.1.數控加工的特點

  數控加工,也稱之為NC(Numerical Control)加工,是以數值與符號構成的信息,控制機床實現自動運轉。數控加工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已成為應用于當代各個制造領域的先進制造技術。

  數控加工的最大特征有兩點:一是可以極大地提高精度,包括加工質量精度及加工時間誤差精度;二是加工質量的重復性,可以穩定加工質量,保持加工零件質量的一致。也就是說加工零件的質量及加工時間是由數控程序決定而不是由機床操作人員決定的。數控加工具有如下優點:

  (1)提高生產效率;

  (2)不需熟練的機床操作人員;

  (3)提高加工精度并且保持加工質量;

  (4)可以減少工裝卡具;

  (5)可以減少各工序間的周轉,原來需要用多道工序完成的工件,數控加工一次裝夾完

  成加工,縮短加工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6)容易進行加工過程管理;

  (7)可以減少檢查工作量;

  (8)可以降低廢、次品率;

  (9)便于設計變更,加工設定柔性;

  (10) 容易實現操作過程的自動化,一個人可以操作多臺床;

  (11) 操作容易,極大減輕體力勞動強度

  隨著制造設備的數控化率不斷提高,數控加工技術在我國得到日益廣泛的使用,在模具行業,掌握數控技術與否及加工過程中的數控化率的高低已成為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象征。數控加工技術應用的關鍵在于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CAD/CAM)系統。

  1.2.數控加工工藝的概念

  (1) 數控加工工藝是采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時所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手段的總和,應用于整個數控加工 工藝過程。數控加工工藝是伴隨著數控機床的產生、發展而逐步完善起來的一種應用技術, 它是人們大量數控加工實踐的經驗總結。

  (2)數控加工工藝過程是利用切削工具在數控機床上直接改變加工對象的

  形狀、尺寸、表面位置、表面狀態等,使其成為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

  1.3.數控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

  (1). 選擇并確定進行數控加工的內容;

  (2). 對零件圖紙進行數控加工的工藝分析;

  (3). 零件圖形的數學處理及編程尺寸設定的確定;

  (4). 數控加工工藝方案的制定;

  (5). 工步、進給路線的確定;

  (6). 選擇數控機床的類型;

  (7). 刀具、夾具、量具的選擇和設計;

  (8). 切削參數的確定;

  (9). 加工程序的編寫、校驗與修改;

  (10). 首件試加工與現場問題處理;

  (11). 數控加工工藝技術文件的定型與歸檔;

  1.4.數控編程系統的簡介

  (1). 數控程序

  輸入數控機床,執行一個確定的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稱為數控程序或零件程序。

  (2). 數控編程

  即把零件的工藝過程、工藝參數及其他輔助動作,按動作順序和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 格式,編成加工程序,再記錄于控制介質即程序載體(磁盤等),輸人數控裝置,從而指 揮機床加工并根據加工結果加以修正的過程。

  數控加工機床與編程技術兩者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數控加工機床的性能提升推動了編程技術的發展,而編程手段的提高也促進了數控加工機床的發展,二者相互依賴。現代數控技術下在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和智能化方向發展,而編程方式也越來越豐富。

  1.5.CAD/CAM系統

  20世紀90年代以前,市場上銷售的CAD/CAM軟件基本上為國外的軟件系統。90年代以后國內在CAD/CAM技術研究和軟件開發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以PC機動性平臺的軟件系統。其功能已能與國外同類軟件相當,并在操作性、本地化服務方面具有優勢。一個好的數控編程系統,已經不是一種僅僅是繪圖,做軌跡,出加工代碼,他還是一種先進的加工工藝的綜合,先進加工經驗的記錄,繼承,和發展。

  第二章 模具設計

  2.1 設計任務

  本章以圖2-1所示的汽車內飾件三維產品零件為參照模型,介紹其模具的設計過程。

  圖2-1 內飾件參照模型

  2.2 文件準備

  在進行模具設計前首先為該模具建立一個專用的文件夾,并將【源文件】文件夾下的“nsj.prt”文件(內飾件的拼音縮寫)復制到該文件夾下,同時將該文件夾設置為當前的工作目錄,這樣一來,在模具設計過程中產生的文件一一存入該文件夾下,使整個設計過程產生的文件一目了然,具體操作過程按以下步驟進行。

  (1)建立模具專用文件夾。

  在用戶計算機D盤的根據目錄下建立一個名為【nsjmjsj】的文件夾(內飾

  件模具設計的拼音縮寫),建立的文件夾如圖2-2所示。

  (2)復制相關文件到模具專用文件夾中。

  模具專用文件夾【nsjmjsj】建好后,將光盤中【源文件】文件夾下的“nsj.prt”文件復制到該文件夾下,如圖2-3所示。

  圖2-2 建立【nsjmjsj】 圖2-3 復制‚nsj.prt‛文件

  (3)設置工作目錄。

  啟動Pro/ENGINEER Wildfire 4.0軟件系統,執行如圖2-4所示【文件】/

  【設置工作目錄】菜單命令。

  圖2-4 設置工作目錄

  系統彈出如圖2-5所示【選取工作目錄】對話框,選擇【nsjmjsj】文件夾,單擊確定按鈕,系統將【nsjmjsj】文件夾設置為當前的工作目錄。

  圖2-5 選擇【nsjmjsj】文件夾

  2.3 模具組件設計

  模具組件設計是整個模具設計中的主體部分,它包括參照模型的布局、收縮率的設置、毛坯工件的設計、分型面的設計、分割體積塊及抽取模具元件等幾大部分。

  2.3.1 調入模具參照模型

  1.選擇菜單欄中的【文件】/【新建】命令建立新的文件,系統彈出如圖2-6所示【新建】對話框,在【類型】欄選擇【制造】模塊,在【子類型】欄選擇【模具型腔】模塊,在【名稱】輸入欄輸入文件名‚nsj‛,并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

  2.系統彈出如圖2-7所示【新文件選項】對話框,在【模板】欄選擇公制模具設計模板‚mmns_mfg_mold‛,單擊確定按鈕。

  圖2-6 新建對話框 圖2-7 選擇公制模板

  3.系統啟動模具設計模塊,如圖2-8所示并在界面頂部顯示當前模具文件為‚NSJ‛。

  圖2-8 模具設計模塊界面

  4.選擇如圖2-9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模具模型】/【定位參照零件】命令。

  圖2-9 定位參照模型 5.系統彈出如圖2-10所示【打開】對話框(系統自動定位在前面設置的當前工作目錄E: sjmjsj下),選擇文件‚nsj.prt‛,單擊

  按鈕。

  圖2-10 選擇參照模型文件

  6.系統會彈出如圖2-11所示的【創建參照模型】和【布局】對話框,

  選擇‚按參照合并‛,點擊確定按鈕。此時【布局】對話框中的‚參照模型起點與定向‛命令呈可選狀態,單擊該命令。

  圖2-11 接受默認參照模型并設定布局

  7.此時系統會彈出如圖2-12所示的【菜單管理器】對話框,單擊該對話框中的‚動態‛命令,則彈出如圖2-13所示的【參照模型方向】對話框。單擊中的 ‚移動到點‛命令,則【參照模型方向】對話框變為如圖2-14所示,此時,單擊該對話框中的‚模型中心‛命令,再單擊‚旋轉‛命令,則【參照模型方向】對話框又變為如圖2-15所示,單擊‚軸‘Y’‛命令,接著在數值文本框中輸入數字‚27.511‛.單擊確定。

  圖2-12 選擇坐標系類型

  圖2-13 圖

  2-14

  圖2-15

  8.如圖2-16所示,單擊【布局】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則彈出

  【菜單管理器】對話框,單擊‚完成/返回‛命令。

  圖2-16

  9.如圖2-17所示的,成功定位參考模型‚nsj‛。

  圖2-17 成功定位參照模型

  2.3.2 設置收縮率

  1.

  選擇菜單管理器中的【收縮】命令,系統提示選擇要設置收縮率的

  參考模型,選擇設計區中的參考模型,再選擇如圖2-18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按尺寸】命令,取消【更改設計零件尺寸】復選框,輸入收縮比例為‚0.005‛,按‚Enter‛鍵確認,單擊

  果)。

  按鈕(提示:輸入收縮率后一定要按Enter鍵確認,否則會產生不正確的結

  圖2-18 設置收縮率

  2.選擇菜單管理器中的【收縮信息】命令,系統彈出如圖2-19所示的收縮信息顯示窗口,顯示收縮模型名稱、所采用的收縮公式以及收縮因子等信息。

  圖2-19 顯示收縮信息

  3.單擊收縮信息窗口中的按鈕,關閉收縮信息顯示窗口,選擇菜單管理器中的【完成/返回】命令,結束收縮率設置。

  2.3.3 設計毛坯工件

  1.選擇如圖2-20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模具模型】/【創建】/【工件】/【手動】命令,手動創建毛坯工件。

  圖2-20 手動創建毛坯工件

  2.系統彈出如圖2-21所示的【元件創建】對話框,在【名稱】欄輸入毛坯工件名稱‚workpiece‛,單擊按鈕。

  3.系統彈出如圖2-22所示的【創建選項】對話框,選擇【創建特征】選項,單擊按鈕。

  圖2-21 輸入毛坯工件名稱 圖2-22 選擇創建特征選項

  4.選擇如圖2-23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實體】/【加材料】/【拉伸】/【實體】/【完成】命令,以拉伸方式創建毛坯工件。

  圖2-23 選擇拉伸命令創建毛坯工件

  5.在如圖2-24所示拉伸特

  征操作欄選擇【放置】命令,單擊

  按鈕。

  6.系統彈出【草繪】提示對話框,提示選擇拉伸剖面草繪平面,選擇如圖2-25所示MOLD_FRONT基準面為草繪平面,單擊‚草繪‛按鈕。

  圖2-25 選擇草繪平面

  7.系統彈出如圖2-26所示【參照】對話框,點擊區域中的MOLD_RIGHT和MAIN_PARTING_PLN為草繪參照。點擊‚關閉‛按鈕,關閉【參照】對話框。

  圖2-26 選擇草繪參照

  珠海市歐亞技工學校畢業設計(論文)

  8.

  如圖2-27所示,點擊草繪工具欄的

  具欄中的剖面確定按鈕命令,草繪如圖所示的矩形剖面(該矩形一定要將零件的輪廓包涵在其內)。點擊單擊繪圖工,結束剖面繪制。

  圖2-27 草繪矩形

  9.如圖2-28所示,在拉伸特征操作欄中,選擇往兩方面拉伸按鈕

  ,輸入拉伸高度‚120‛,按Enter鍵確認,點擊按鈕。

  圖2-28 定義拉伸選項

  10.選擇菜單管理器中的【完成/返回】命令,結束毛坯工件的創建。毛坯創建結果如圖2-29所示。

  圖2-29 產生毛坯工件






 

  2.3.4 設計分型面

  1.在設計分型面前,先將毛坯工件臨時遮蔽起來,便于后面復制參照模型的曲面,如圖2-30所示,在模型樹列表中的NSJ_WRK.PRT組件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遮蔽】命令。

  2.將模型以‚無隱藏線‛形式顯示,則模型顯示如圖2-31所示。

  圖2-30 遮蔽毛坯工件 圖2-31 遮蔽毛坯工件后的顯示結果

  3.選擇如圖2-32菜單欄【插入】/【模型幾何】/【分型曲面】命令。

  圖2-32 選擇分型曲面命令

  4.如圖2-33所示,選擇該表面(圖中著色面)為種子面。

  圖2-33 選擇種子面

  5.按住Shift+Ctrl鍵不放,選擇邊界曲面,邊界面包括兩個等大的 ‚燈籠‛形型腔內表面(如圖2-34所示著色面)、五個通孔內表面(如圖2-35所示著色面)以及種子面所對應的下表面和四周面(如圖2-36所示著色面)。

  圖2-34 ‚燈籠‛形型腔內表面

  圖2-35 五個通孔內表面

  圖2-36 種子面所對應的下表面和四周面

  6.松開Shift+Ctrl鍵,結束分型面的選取,分型面選取結果如圖2-37所示。

  圖2-37 選取的分型曲面

  7.依次單擊工具欄的復制按鈕分型面成功創建。

  和粘貼按鈕,如圖2-38所示,

  圖2-38 分型面的產生

  8.如圖2-39所示,在曲面復制操作欄中,單擊‚選項‛按鈕,選擇

  【排除曲面并填充孔】選項。

  圖2-39

  9.按住Ctrl鍵, 依次選取要填充的孔,分別為圖2-34中的兩個等

  大的‚燈籠‛形的孔和圖2-35中的五個通孔。單擊

  的分型面如圖2-40所示。

  按鈕,復制

  圖2-40 復制的分型面

  10.選擇如圖2-41所示模型樹中的參照模型,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遮蔽】命令,將參照模型遮蔽起來。

  圖2-41 遮蔽參照模型

  11.選擇如圖2-42所示模型樹中的毛坯工件,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取消遮蔽】命令,重新顯示毛坯工件。如圖

  2-43所示。

  圖2-42取消毛坯工件遮蔽 圖2-43重新顯示毛坯工件

  12.接下來將復制好的分型面延伸至毛坯工件。如圖2-44所示,以分型面的一條曲邊(紅色)為例,介紹‚延伸做法‛。

  圖2-44 以此為例延伸曲面

  13.如圖2-45所示,選取該條邊的任意一條線段,選擇如圖2-46所示菜單欄【編輯】/【延伸】命令。

  圖2-45 選取拉伸對象 圖2-46單擊延伸命令

  14.如圖2-47所示,在延伸特征操作欄中單擊延伸到面

  圖2-48所示面(著紅色面)為目標面。

  ,單擊如

  圖2-47 延伸特征選項 圖2-48 選擇目標面

  15.如圖2-49所示,單擊延伸特征選項中的‚參照‛按鈕,單擊按鈕,彈出如圖2-50所示的【鏈】對話框。

  圖2-49 選取延伸選項 圖2-50 【鏈】對話框

  16.如圖2-51所示,依次選取其余的各條線段,將其添加到【鏈】對話框中。單擊按鈕。完成鏈的選取。單擊按鈕,如圖2-52所示,完成邊的延伸。

  圖2-51 添加其余各條線段 圖2-52 延伸結果展示

  17.以同樣的方法完成其余

  三條邊的延伸。得到如圖

  2-53 所示的延伸后的分型

  面。

  2.3.5 分割體積塊

  1.如圖2-54所示,選擇菜單欄中的【編輯】/【分割】命令,然后選擇如圖2-55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兩個體積塊】/【所有工件】/圖2-53 延伸得到的分型面

  【完成】命令。

  圖2-54 選擇分割命令 圖2-55 選擇分割模具體積塊命

  令

  2.選擇如圖2-56所示分型面(著色面)為模具體積塊分割面。

  圖2-56 選擇分型面

  3.單擊如圖2-57所示【選取】對話框中的按鈕,再單擊【分割】

  對話框中的按鈕,結束分型面的選擇。

  圖2-57 結束分型面的選擇

  4.系統高亮顯示毛坯工件的下半部分,并彈出如圖2-58所示體積塊名稱輸入對話框,輸入后模名稱‚B‛(即B板),單擊

  被分割的型腔體積塊如圖2-59所示,單擊

  按鈕。

  按鈕,

  圖2-58 輸入后模名稱 圖2-59 著色顯示體積塊

  5.系統高亮顯示毛坯工件的上半部分,并彈出如圖2-60所示體積塊名稱輸入對話框,輸入前模名稱‚A‛(即A板,型芯板),單擊

  按鈕,被分割的型腔體積塊如圖2-61所示(旋轉視圖后的效果),單擊按鈕,結束分割操作。

  。

  圖2-60 輸入前模名稱 圖2-61 著色顯示體積塊

  2.3.6 抽取模具元件

  1.選擇如圖2-62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模具元件】/【抽取】命令。

  圖2-62選擇抽取模具元件命令

  2.系統彈出如圖2-63所示【創建模具元件】對話框,單擊選取全部體積塊按鈕 ,再單擊按鈕。

  圖2-63 選取全部體積塊

  3.選擇菜單管理器中的【完成/返回】命令,結束抽取模具元件。

  4.模型樹中同時產生抽取的模具元件零件,如圖2-64所示。

  型腔板型芯板

  圖2-64 產生模具元件零件

  2.3.7 鑄模

  1.鑄模就是指,當模具設計完成后,利用Pro/ENGINEER系統能進行注射模擬的功能,將模具型腔形成的空間填充塑料材料,以模擬澆

  注完成的產品模型。

  2.選擇如圖2-65所示菜單管理器中的【鑄模】/【創建】命令。

  3.在如圖2-66所示提示區輸入鑄模零件名稱‚moiding‛,單擊鈕。

  按

  圖2-65 選擇鑄模命令 圖2-66 輸入鑄模零件名稱

  4.模型樹中同時新增鑄模零件‚MOLDING.PRT‛,如圖2-67所示。

  5.按住Ctrl鍵,選擇如圖2-68所示的模型樹中的A板和B板,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遮蔽】命令,將A板B板兩個零件臨時隱藏起來。

  圖2-67 新增鑄模零件 圖2-68 遮蔽A板和B板

  6.鑄模完成的產品模型,如圖2-69所示。

  5.按住Ctrl鍵,選擇如圖2-70所示的模型樹中的A板和B板兩個零件,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取消遮蔽】命令,重新顯示A板B板兩個零件。

  圖2-69 鑄模模型 圖2-70 取消遮蔽A板和B板

  2.4 開模演示

  鑄模完成后,利用PRO/ENGINEER系統的開模功能模擬模具的開閉,以便更清晰地觀看模具型腔、型芯及滑塊的結構。

  (1)在開模前先隱藏參考零件、分型面和毛坯工件,然后選擇如圖2-71所示的菜單管理器中的【模具進料孔】/【定義間距】/【定義移動】命令,進行開模模擬。

  圖2-71 選擇開模命令

  (2)系統會提示選擇要移動的零件,選擇如圖2-72所示的“A板”為移動零件,單擊如圖2-73所示的頂面為移動方向參照。

  圖2-72 選擇移動零件 圖2-73 選擇方向參照

  (3)在如圖2-74所示提示區輸入移動距離為“80”,單擊按鈕。

  圖2-74 輸入移動距離

  (4)選擇菜單管理器中的【完成】命令,零件成功向上移動,同理,將“B

  板”以同樣的方法向下移動(在圖2-74中輸入“-80”即可),最后得到的開模圖如圖2-75所示。

  圖2-75 開模演示

  (7)如圖2-85所示,選擇【編輯】/【實體化】命令,單擊

  電極的實體化,點擊創建完成。結果如圖2-86所示。

  按鈕,完成

  第三章 總結

  時光飛逝,三年的大學課程伴隨著畢業設計的完成也落下了帷幕,與中學相比,大學不但讓我在知識上有了新的提高,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進步,是以學習為中心,多方面、多層次的不斷提升自己。

  4.1 心得與體會

  本次課題貫穿本專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術,畢業設計有實踐

  性,綜合性,探索性,應用性等特點,本次選題的目的是數控專業教學體系中構成數控技術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CAD/CAM技術的一次綜合練習。傳統的模具設計是采用普通機床應用系統方法分析和研究產品生產的問題和需求。

  現代模具體類的數控加工設計理論已經不拘泥于系統論的理論基礎,開始強調產品尺寸精度,工藝嚴格性,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注重數控編程及操作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隨著畢業設計做完,也將意味我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但在這段時間里面我覺得自己是努力并快樂的。在繁忙的的日子里面,曾經為解決技術上的問題,而去翻我所學專業的書籍。經過這段時間我真正體會了很多,也感到了很多。

  在兩年的大學生活里,我覺得大多數人對本專業的認識還是不夠,在大二上學期初,學院曾為我們組織了一次在天航集團一個月的實習,但由于當時所學知識涉及本專業知識不多,更多的是沖床。所看到的東西與本專業很難聯系起來,所以對本專業掌握并不是很理想。

  為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大學的專業知識,加強專業技能。我選擇的畢業設計課程是:汽車塑料內飾件產品的模具設計,以及利用CAD/CAM技術對所設計出的模具進行NC加工。通過次此的思考與分析,需要對刀具的材料、切削參數、機床類型、加工工藝數控編程等多方面的問題給予考慮,這些方面的知識都需要我們去復習以前的知識,在對以前學的知識進行初步系統回顧之后,大腦形成一初步的印象。各專業課之間相關聯的知識也能很好的理解。

  這次畢業設計,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熟練的操作技能來源于我們對專業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比如,我們想加快編程程度,除了對各編程指令的熟練掌握之外,還需要你掌握零件工藝方面的知識,對于夾具的選擇,切削參數的設定我們必須十分清楚。

  在上機操作時,我們只有練習各功能鍵的作用,在編程時才得心應手。因此,我總結出一個結論“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只有不斷在實踐中總結驗,并對先前的理論進行消化和創新,自己的水平會很快的提高”

  本畢業的選題、設計內容、及設計的形成是在袁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在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中傾注了老師大量的心血,因此,在論文完成之際,特向我尊敬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設計期間,我亦是非常感謝袁野老師的認真指導,在論文的設計過程中。

  他給了我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好的加工方法。給我講解了一些工藝上的問題和要注意的事項,讓我在做論文時思路更加清晰。

  通過此次設計使我掌握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在以后的日子我將會繼續保持這份做學問的態度和熱情.

  4.2 參考資料

  【1】機械制圖 朱強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9.5

  【2】數控加工工藝 趙長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1

  【3】數控機床及其應用 李善術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5

  【4】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 顧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5】數控編程 鄒新宇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6

  【6】模具設計實例精講 何滿才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8

  【7】Pro/E3.0實用教程 巫修海 胡如夫 郭建等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11

【數控技術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數控技術專業就業前景11-14

數控技術就業前景怎樣01-07

數控技術實習自我鑒定06-28

數控技術面試自我介紹03-27

數控技術實習自我鑒定10-15

數控技術專業求職信模板11-07

數控技術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分析02-23

數控技術應用中專生簡歷模板02-03

數控技術員應聘求職簡歷范文02-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东城区| 凤城市| 万山特区| 江永县| 临安市| 松阳县| 阳新县| 兰州市| 白河县| 黄龙县| 堆龙德庆县| 丹阳市| 建瓯市| 宁海县| 交口县| 友谊县| 阿拉善右旗| 阜宁县| 乌兰浩特市| 攀枝花市| 北碚区| 许昌市| 莱州市| 合肥市| 搜索| 芷江| 旬邑县| 那坡县| 通山县| 金门县| 搜索| 桑植县| 万宁市| 万载县| 山阴县| 施秉县| 峡江县| 焉耆| 昭平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