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盈余管理現象分析
盈余管理是目前國內外經濟學和會計學廣泛研究的課題。對于什么是贏余管理,至今并無定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政管理畢業論文范文,歡迎參考~
企業盈余管理現象分析
[摘要]企業進行盈余管理是當前經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本文在探討盈余管理含義的基礎上,分析了產生盈余管理的原因,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以引起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
[關鍵詞]盈余管理:會計政策;會計估計:關聯方交易
財務報表是綜合反映企業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現實生活中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通過各種手段進行盈余管理,歪曲企業的盈利狀況,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危害性極大。本義將就企業盈余管理現象的成因、方法做簡單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含義
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會計政策選擇等會計手段對財務報表上的'會計盈余信息進行控制和調整,致使企業預期盈利能夠趨于預定的管理目標,以達到企業或管理當局的效用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管理層為追求業績而進行盈余管理
衡量企業管理層業績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的盈利狀況,如利潤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銷售利潤等。經營業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管理層職務穩定性和晉升,也關系到管理層的榮譽,為了業績企業難免要進行盈余管理。
(二)為少交稅金而進行盈余管理
企業管理層為達到偷稅、漏稅、減少或延遲納稅的目的,利用各種手法操縱會計信息,調整會計利潤,從而達到少交稅金的目的。
(三)為取得貸款而進行盈余管理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控制風險不僅對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評估,還要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分析。為滿足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條件及要求,一些企業便存在盈余管理現象。
(四)為獲得股票發行、上市和再融資資格而進行盈余管理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企業發行股票和上市交易必須具備二年連續盈利的經營業績,有些企業為達到發行股票、上市交易和配股等融資目的而進行盈余管理。
(五)為避免、ST*ST和退市而進行盈余管理
根據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如果出現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惡化等現象,將被特別處理ST、暫停交易*ST,甚至退市,上市公司為避免ST、*ST和退市,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常見的幾種方法
(一)利用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進行盈余管理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及所采用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按照謹慎性、實質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原則進行選擇。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但有的企業為了進行盈余管理經常變更會計政策。
1、肆意變更存貨的計價方法。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等方法,采用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會得出不同的存貨成本、銷售成本和利潤。
2、隨意變更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有些企業將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應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資收益的長期股權投資隨意變更成采用權益法核算投資收益,從而達到盈余管理目的。
3、故意改變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法引定資產折舊計提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計算產品成本和損益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4、任意變更壞賬準備計提方法。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主要有銷貨百分比法、余額百分比法和賬齡分析法。對于壞賬的確認及計提主要靠企業去判斷,一些企業通過變更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來粉飾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二)通過掛賬處理進行盈余管理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當期發生的費用應及時核銷入賬處理,并計入損益。但有些企業通過掛賬等方法降低當期費用,獲得虛增利潤,以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1、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長期掛賬。企業對于二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收回的可能性極小,按照規定應全額轉入壞賬,計入當期損益。
2、長期待攤費用掛賬。按照規定產期待攤費用要在每年以制造費用、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的形式逐步攤銷,而有些企業故意不攤銷或推遲攤銷入賬時間,以降低本期費用,從而達到盈余管理目的。
3、在建工程長期掛賬。有些企業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盈余管理一方面,人為地推遲在建工程達到可使用狀態時間而增加利息資本化,從而減少當期財務費用,另一方面,因推遲在建工程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間又可以少提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不足。許多企業對已經沒有使用價值或已經不能再給企業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的無形資產不做相應的會計處理,從而達到盈余管理目的。
(三)利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
為了充分體現謹慎性原則的要求,消除資產泡沫,企業會計準則允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多少則是由企業通過職業判斷來確定的,一些企業不恰當地運用謹慎性原則,通過多提或少提減值準備來達到盈余管理目的。
(四)利用會計估計的不確定性進行盈余管理
在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中,會計估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的企業利用會計估計來進行盈余管理。
1、應收賬款可收回性估計。
2、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與凈殘值估計。
3、無形資產受益期限估計。
4、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限估計。
5、資產減值準備未來可收回金額估計。
(五)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盈余管理
一些企業與其控股股東和供應商、代理商等其他關聯方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他們通過出售資產給關聯方、相互間承擔債務或費用、委托及受托經營等方式和渠道進行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來進行盈余管理。
【企業盈余管理現象分析】相關文章: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現象分析及思考論文03-28
企業管理經典案例分析08-18
某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6
國際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6
現代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6
企業管理問題案例分析08-10
大學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0
企業管理考試案例分析08-10
企業管理策略創新分析論文04-26
工業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