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專業論文范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篇金融學專業論文范文,歡迎參考~
范文: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
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更加個性化、民生化。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銀行更加注重產業創新,以產品驅動的銷售型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資產配置、風險收益配比的服務型轉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相關MBA論文范文,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bylw.gkstk.com#)。
摘要:互聯網金融在渠道層面上影響著銀行的服務和產品,同時也變革著其融資渠道,給銀行帶來了新的活力。本文將對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僅供參考。
關鍵詞:銀行;互聯
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更加個性化、民生化。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銀行更加注重產業創新,以產品驅動的銷售型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資產配置、風險收益配比的服務型轉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相關MBA論文范文,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bylw.gkstk.com#)。
摘要:互聯網金融在渠道層面上影響著銀行的服務和產品,同時也變革著其融資渠道,給銀行帶來了新的活力。本文將對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僅供參考。
關鍵詞:銀行;互聯網金融;影響;研究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技術的創新,互聯網金融逐漸成為熱門詞匯,作為數據處理與金融產業結合的產物,其主要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大數據平臺上,構建而成的新型服務模式。除具有傳統銀行支付、信貸以及交易中介等功能外,還包括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網路搜索以及網絡借貸和眾籌融資等服務。較之于傳統金融服務而言,互聯網金融信息更加透明、信用數據信息更加豐富、交易更加方便快捷。總之,互聯網金融對現代銀行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務產生了顛覆性影響
從本質上來看,金融是在時間、空間上的價值轉移,主要包括兩大功能,即投融和支付功能。每個顛覆性的創新,都是對原有產品、模式產生的沖擊性顛覆,以傳統金融產品為基礎。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原本已被大眾認可的一系列金融產品,成了創新的基礎,而顛覆性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之上衍生的更高層產品,比如銀行卡支付即為第三方支付創新基礎。互聯網金融沖擊了銀行傳統業務,統計數據顯示,去年(2015年9月)國內網貸行業總成交量超過了1151.9億,第一次單月成交量超過了千億元大關,這說明網貸行業非常的火爆。比如,支付寶使銀行支付結算客戶大大分流;余額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提供了信譽支付服務和增值金融服務。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具有門檻低、風險收益穩定以及贖回快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客戶、資金。國務院出臺了融資租賃創新發展市場細分,融資租賃業已成為現代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新藍海。互聯網金融及其交易平臺,大大拓寬了銀行客戶的貸款途徑,并且對銀行產生了較大的沖擊。
二、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客戶獲取服務形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50家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可以提供支付業務,它們借助寬松的金融經營監管環境、采用低價策略以及與多家銀行直連競爭優勢,加快了對銀行支付去中介化的發展趨勢。就業務范圍而言,從支付領域逐漸拓展到了小額信貸、投資理財等,而且還大大覆蓋了銀行存貸匯業務范疇,金融觸角逐漸伸向了保險、基金等衍生產品,銀行業競爭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互聯網金融體系下的消費者,已經基本上掌握了信息的選擇金融服務和主動權,消費者可選擇除銀行外的其他支付公司提供服務;同時,銀行對支付、融資以及信息中介等缺乏整合力度,導致客戶、業務分流,客戶和業務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嚴重影響了銀行的收入結構。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三、互聯網金融對銀行風險管理產生的影響
實踐中可以看到,目前互聯網、銀行在融資領域的競爭激烈度不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銀行具有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然而,基于互聯網企業的視角來看,銀行的風險主要體現在銀行與客戶間的信息不對稱。從這一層面來講,銀行業將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經驗與風險管理結合在一起,利用大數據加強風險管理。銀行風險管理過程中,利用大數據進行風險數據化管理,尋找個人和企業完整、全面、動態以及實時和歷史的數據;通過結構和非結構化原始數據及二者相關性和大數法則,對識別風險、交叉驗證,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銀行業所采取的用最少量的信息量依靠加工和推理來獲取更多信息的方式,能夠及時發現和控制客戶風險。
四、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產業創新產生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更加個性化、民生化。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銀行更加注重產業創新,以產品驅動的銷售型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資產配置、風險收益配比的服務型轉變。基于現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互聯網金融將金融產品的致力界面友好、關注用戶體驗等理念,有效的發揮出來。銀行在不斷創新產品過程中,更加關注客戶體驗,這使得客戶中心理念不再是一句口號。比如,銀行應針對“余額寶”,推出了寶寶理財產品;針對“P2P網貸”,也低調地嘗試著提供網絡信貸業務,而且陸續推出了“小企業E家”以及“開鑫貸”等業務;針對第三方支付,銀行推出了電商平臺,依托信用體系,為客戶提供交易撮合、信息發布服務,從而形成了集支付、擔保以及托管和融資為一體的全鏈條服務。互聯網公司對銀行業的“攪局”,導致銀行“觸網”,尋找發展新坐標,從而促進了銀行產業的創新和優化升級。銀行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以平等、開放以及協作和分享為行業精神,進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積極視角來看,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鯰魚效應”,加速了銀行產品、服務以及經營和創新。互聯網工具的使用,促使金融業務更加透明、參與度也更高,而且具有較好的協作性、降低了中間成本。當前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就是金融體系創新的結果,不僅是金融業態,而且也是未來金融體系建設的組成部分。從當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互聯網金融以新的基因形式,逐漸滲透到金融領域,使其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五、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產生的影響,既有顛覆,又有補充,最大的特點還是二者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鄭志來.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路徑——基于“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視角[J].財經科學,2015
[2]管仁榮,張文松,楊朋君.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運行效率影響與對策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金融學專業論文】相關文章:
金融學專業論文提綱07-13
金融學專業論文致謝07-13
金融學專業論文參考文獻07-13
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05-11
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13
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08-29
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參考06-21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論文參考提綱03-17
金融學專業論文答辯開場白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