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論文【范例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控制系統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控制系統論文1
1機電一體化技術要具備其模塊化環節的優化
在實際場景中,其機電一體化產品是非常多的,其種類也是比較復雜的,開發該產品的廠家比較大,為了促進其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有效應用,我們要進行其機械接口環節、動力接口環節、環境接口環節等的優化,實現其標準化運作,如果不能實現這一系列的機電一體化運作環節的協調,是難以實現產品單元模塊的深化發展。比如對于相關變頻調速電機內部環節的優化,確保其動力驅動單位的穩定運行,通過對其相關環節的運作,實現其功能的一體化。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進行標準模塊化單位的有效應用,促進其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滿足機械加工企業的發展需要,促進其內部結構的有效協調,滿足企業的日常發展的需要。網絡化的普及,也促進了各個設備技術環節的遠程控制,通過對其監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其遠程控制系統的健全,這也是一種對于機電一體化環節的應用模式,這種技術模式的應用,深化了局域網技術系統,促進家用電器的網絡化,滿足了機械加工企業的相關工作行為的需要,促進其機械加工企業的內部運作質量效率的提升。
2其機電一體化環節中的集成化環節的應用實現了對各個技術的綜合利用
通過各個產品結構的優化協調,促進其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的協調,實現其管理環節、加工環節、裝配環節等的優化,促進了生產質量效率的提升,滿足了機械加工工業的發展需要。促進其生產工序的高效率極其自動化的運行,促進其系統綜合效益的提升。進行整體系統的有效劃分,促進其內部各個環節的有效協調,實現其系統功能的有效協調。促進其各個功能部分的穩定運行。為了實現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健全,我們也要進行軟件、硬件設備的應用,實現對系統的各個性能的有效體現,促進其機電一體化工程的穩定運行,實現對相關能源的有效應用。
3機電一體化技術對于工業運作的必要性
為了促進機械加工企業的綜合效益的實現,我們要進行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深化應用,實現對微處理機環節的有效控制,實現其微機系統、顯示裝置、及其儀表技術的深化,促進其組裝合并模式的健全,實現其工程的綜合一體化的發展,促進系統的控制精度的提升,滿足工程的質量發展的需要。智能化控制技術在一些工業行業中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連續化的特點,傳統的控制技術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專家系統、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等,智能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產品設計、生產、控制、設備與產品質量診斷等各個方面。
3.1為了實現對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有效應用,我們要進行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優化,促進其內部相關環節的有效協調,促進其中央計算機設備與其他相關控制單元的有效應用,促進其內部分布式控制系統環節的優化,確保該環節的穩定運行。通過對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實現對日常生產環節、操作環節、管理環節等的優化,促進其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功能的不斷延伸,實現對其生產環節的有效控制,提高該環節的綜合效益,促進其下序環節的穩定運行。
3.2進行開放式控制系統的整體環節的優化也是很重要的,通過對其計算機技術應用下的新結構體系的健全,促進其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穩定運行,促進其各個機械加工企業的相關環節的有效協調,實現其相關資源的有效共享,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該開發控制系統通過對通信系統的各個控制設備的應用,實現其內部控制管理環節與經營決策環節的優化,促進其控制環節和測量環節的一體化運行,實現了機械加工企業的發展需要。
4結束語
為了提高機械加工企業的綜合效益,我們要進行其機電一體化技術系統的優化,促進其內部各個環節的協調。
控制系統論文2
摘要:目前我國電正逐步朝著智能電網調度自動化方向發展,智能電網在實現自動控制過程中,需要做好系統的設計,確保智能電網調度的合理運行,促進我國電調度自動化的發展。
關鍵詞:智能電網;自動化控制;設計與應用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電網得到了進一步普及,并且取得了成功。智能電網的普及提高了電力企業的勞動效率,并且實現了科學管理,對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水平,因此電網設計自動變化對電力企業來說越來越重要。
1選擇系統硬件方案
自動化控制系統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硬件的選擇,硬件是系統涉及到基礎,硬件選擇涉及到的具體內容如下:
1.1配置兩臺服務器(SCADA)
通過服務器完成對數據的監視、處理、控制。為了確保數據的及時傳輸,每臺服務器都應當通過千兆以太網與主網連接。每一臺服務器的技術要求如下:64位字長,操作系統可選用Unix系統,CPU的內存大小應當大與2GB(可過充),確保日后對系統進行修改的便捷性。
1.2數據服務器
數據服務器應當準備兩臺,相互作為備用服務器,其主要功能用戶網絡結構、數據庫模型、理實數據的.存儲,以及資料報表的生成,避免數據丟失,對配電網的運行造成不良影響。
1.3磁盤列陣
在數據服務器中配備磁盤列陣實現對全部歷史數據的存儲,存儲量的大小應當依據電網的存盤周期、電網要測量點數、保存周期進行。
1.4計算機網絡
針對系統內網和外網的交互,應當配備4臺網絡交換機,內網連接ACADA中的各個分布點,外網與本地的連接則通過路由器完成。對內網在配置上采用冗余配置,并且使用的是雙以太網,雙網能夠實現負載分流,每個網的工作都可以獨立進行,并且可以相互作為對方的備用網絡,確保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外部網路交換過程中,要配置防火墻,對以硬件設備進行安全隔離,同時要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策略,確保在對系統監控時,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在系統中使用的網絡IP地址,必須要省里電力調度專用的網絡IP地址規劃。
2軟件配置
軟件配置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操作系統
各個工作中和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都能滿足要求,在實際應用環境中,操作系統和應用環境都必須是通用的。
2.2商用數據庫
目前,商業上常用的數據庫有Oracle、Sybase等,該類型的數據性能穩定,安全性高。
2.3應用軟件
SCADA應用軟件在功能上可以滿足主站調度在運行上的需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軟件都必須能同一平臺上使用,并且使用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當具有統一的人機界面和數據庫,并且可以實現對數據庫和公共電力系統模型的共享。
3系統設計
調度自動系統的設計必須要先相關的規定與要求,遵守IEC、ISO、DL等標準,同時在系統設計過程中需要強調實用性、可靠性、開放性等原則,并且要以建設時間作為參考,系統的擴從能力應當能夠滿足當年之后8-10年的需求。
3.1設計原則
系統設計上需要滿足實用性、開放性、可擴展性、安全性,在設計上要做確保經濟較合理、確保技術的先進性。
3.2系統規模與容量
在設計上應當以設計當年的參數作為主要數據參考,要對未來8-10年的技術發展進行合理預測,系統規模設計要依據技術規范進行,確保系統處理數據的能力能夠滿足電網的發展需求。
3.3SCADA設計
SCADA調度自動化基本應用主要包括:數據的采集和數據處理、控制與調節、歷史數據管理、趨勢記錄、電子值班、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功能,實時信息發布和網路通信功能。
3.4設計硬件配置
硬件系統的設計需要滿足水平年調度自動化系統功能需求。硬件設備需要以標準化通用設備,要具有開放性,需要符合SCADA系統原理,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實時性。在系統中使用的關鍵設備冗余配置,要重視系統的重要性,結構上應當選用雙網架構,服務器應當應用工作機組,基于UNIX服務器和RISC64bit技術。
4結束語
電網運行的核心是電網調度,開發和研究智能調度系統已經成為了必然,做好自動化控制系統,確保智能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合理運行,使其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參考文獻
[1]解深海.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現狀與技術展望[J].山東工業技術,20xx,17:130.
[2]林懷德.自動化控制技術在智能配網中的應用分析[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xx,10:140-141.
[3]閃鑫,戴則梅,張哲等.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綜合智能告警研究及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xx,01:65-72.
控制系統論文3
摘要:高溫泵試驗用水溫度控制系統以S7-300PLC為核心控制模塊,調用FB41功能塊進行PID運算,然后由PLC調用脈沖寬度調制器FB43將連續變化的模擬量轉化為開關量進而控制加熱裝置。采用分段PID控制,將實際溫度值和設定值的偏差分為幾個階段,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PID參數,解決了加熱過程中溫度超調、波動幅度大以及加熱時間長等問題。該方案已應用到實際企業橫向課題中,經驗證控制精度高、穩定性好。
關鍵詞:高溫泵;溫度控制;分段PID控制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高揚程高速泵用于輸送高溫介質已很普遍。如核電用泵一般都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工作,其性能及運行可靠性將直接對核電能力及安全產生影響[1-3]。所以出廠前必須對該類泵進行試驗。傳統的水泵控制系統主要是由繼電器控制線路組成,存在諸多不足,本文采用PLC控制提高了系統的自動化水平。相對傳統水泵微機測試系統而言,其處理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以及實時控制性更好[4-5]。本文以某企業具體橫向課題為研究背景,采用S7-300PLC核心控制系統來實現高溫離心泵閉式管路試驗,主要分析了溫度控制系統,控制過程中采用分段PID控制方法、調用FB43功能塊將連續變化的模擬量轉化為周期性輸出的脈沖串,通過固態繼電器實現對加熱裝置的開關控制。
1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保睖囟瓤刂苹芈方M成
被試泵為高溫泵,做閉式管路試驗時需將儲水罐內水溫加熱到指定數值。本試驗加熱裝置是在罐體底部內置的加熱棒?刂葡到y采用S7-300PLC為控制模塊,上位機采用易控組態軟件為監控平臺,主要進行人機界面設置以及泵的性能分析。利用PT100溫度傳感器進行溫度采集,溫度信號經過壓力變送器后傳輸給PLC的模擬量輸入模塊SM331,經過PLC濾波處理后得到實際溫度值,作為過程變量PV進行下一步計算。利用設定溫度值SP與過程變量PV的偏差進行PID運算,將PID運算結果以周期性脈沖串輸出到固態繼電器,由固態繼電器控制加熱裝置,整個控制過程構成一個閉環控制系統。PLC通過模擬量采集模塊SM331反饋回來的實時溫度PV,獲取偏差值ER,偏差經過PID調節器運算輸出,控制加熱裝置加熱時間,以克服偏差,促使偏差趨近于零,溫度控制框圖見圖1。PID輸出為模擬量,加熱裝置的開關為開關量,試驗中PLC調用FB41功能塊進行PID運算,然后再調用脈沖寬度調制器FB43,FB43的脈沖發生器(PULSEGEN)一般與FB41的連續調節控制器(CONT_C)一起使用,即將FB41的輸出作為FB43的輸入。FB43的脈沖發生器可以通過調制脈沖寬度,將其輸入變量“INV”(=PID控制器的輸出)轉換為一恒定周期的脈沖串,即將連續變化的模擬量轉化為周期性脈沖串,通過固態繼電器實現對加熱裝置的開關控制。
。保矞囟葌鞲衅鲾祿杉幚
罐體上只有一個溫度傳感器,受外界溫度變化及硬件自身精度等因素影響,采集一個溫度信號作為過程變量值并不準確。本試驗采用均值濾波的`方式來保證其準確性。程序中設定每50ms取一個溫度值并依次排列,順序。保皞數值,然后去掉最大最小值,剩余取平均值作為實際溫度值。均值濾波部分程序如下(該段程序采用結構化控制語言(SCL)編寫):VAR_OUTPUTPIW_OUT:REAL;END_VARVAR_TEMPEND_VARVARPIW_IN_REAL:REAL;DATA_STORE:ARRAY[0..9]OFreal;F_COUNT:INT;TOTAL_DATA:REAL;END_VARTOTAL_DATA:=0.0;PIW_IN_REAL:=PIW_IN;FORF_COUNT:=0TO8BY1DODATA_STORE[F_COUNT]:=DATA_STORE[F_COUNT+1];END_FOR;DATA_STORE[9]:=PIW_IN_REAL;FORF_COUNT:=0TO9BY1DOTOTAL_DATA:=TOTAL_DATA+DATA_STORE[F_COUNT];END_FOR。
2分段PID控制及提前加熱補償
。玻狈侄危校桑目刂品椒☉
PID控制規律是通過比例(P)、積分(I)以及微分(D)計算獲得輸出結果,將PID中的微分部分設置為0,則PID控制變為PI控制。本文的溫度控制系統采用PI控制。溫度控制過程中,在設置比例系數和積分時間常數時,要么超調量過大,要么調節時間過長,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比例系數和積分時間。如果引入分段PID控制,將比例系數與積分時間作為變量,而不是整個控制過程用一固定值。當設定值(SP)與過程變量(PV)偏差較大時,適當加強比例與積分作用,使PID輸出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當偏差較小時,將比例與積分作用適當減弱,讓PID輸出減速;當偏差很小時,再進一步減小比例與積分作用,讓PID的輸出加速度進一步放慢。該控制過程在偏差較大時加快了升溫速度,偏差較小時又避免了超調情況出現,使得整個系統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6]。按照上述控制思路將PID分為三段。程序編寫時需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而定,分段點以偏差率為基準,偏差率等于偏差值ER除以設定值SP。當偏差率大于50%時,比例系數與積分時間分別為gain1和TI1;當偏差率在50%~20%時比例系數與積分時間分別為gain2和TI2;當偏差率小于20%時比例系數與積分時間分別為gain3和TI3。比例系數和積分時間具體數值通過多次試驗歸納總結得出。
。玻蔡崆凹訜嵫a償應用
本閉式管路系統需對4種不同規格型號的泵進行試驗,4種泵對應管徑分別為DN15、DN25、DN50、DN100。試驗過程如下:當罐體內水溫達到設定值時,先開啟對應管路閥門,然后開被試泵電機進行試驗。由于加熱罐為密封罐,管路中水溫相對加熱罐中水溫度低很多,當被試泵初運轉時,隨著管路中水循環進入加熱罐,罐體內水溫會急劇下降,管徑不同,下降幅度不同,管徑越大,下降幅度越大。管徑DN100的被試泵初運行時,檢測到罐體內溫度大約降15℃左右,管徑DN50的大約降10℃左右,管徑DN25的大約降7℃左右,DN15管路水溫下降不大,采用正常PID調節即可。針對上述問題,為了加快升溫速度,在程序中引入提前加熱補償的方法,具體如下:在被試泵開啟之前,開閥門時就進行加熱補償,如DN100管路,將補償輸出設為20%,此時正常PID的輸出若為20%,則兩者相加之和為40%,將40%作為FB43功能塊的輸入。即在溫度驟降之前就進行加熱補償,充分了利用這個時間差。當檢測到罐體內水溫和設定溫度值之差在2℃以內,則停止加熱補償,進行正常的PID調節。由PID調節器的輸出工作模式可知PID輸出是0%~100%中的一個值,加上補償后可能大于100%,為此將兩者之和限幅為100%。提前加熱補償與正常不進行補償的調節相比,加熱速度明顯提升。
3結論
本文通過調用FB43功能塊,將PID模擬量輸出轉化為周期性脈沖串輸出,控制加熱裝置開關。分段PID控制方法的應用使得系統的控制性能得到改善;提前加熱補償提高了加熱速度,具體補償量目前是根據試驗多次嘗試獲得的,后續研究可進一步進行理論驗證并尋找出更合適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朱祖超.高溫高速離心泵的研制[J].動力工程,2000,2(1):576-579.
。郏玻萆秤窨。瑒浼t,吳玉林,等.平衡孔對高溫高壓離心泵性能的影響研究[J].水利發電學報,2012,31(6):259-263.
。郏常蓠R宗毅,曾紹穩.基于PLC的液體混合加熱溫度控制系統設計[J].軟件開發與應用,2017(12):107-109.
。郏矗蒎X磊,張萌.淺析S7-200PLC水泵測試控制系統的設計創新[J].工程技術與產業經濟,2010(4):26.
。郏担輩堑顷唬跹螅冢校蹋玫乃脺y試控制系統設計[J].農機化研究,2008(4):195-201.
。郏叮萆贻x陽,申棟梁.封閉式液位控制系統的PLC分段PID控制方法[J].測控技術,2012,41(2):31-33.
控制系統論文4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私家車等開始不斷增多,因此對交通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智能交通信號系統的應用使得交通壓力得到極大的緩解,而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支持下,使得智能交通信號系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本文通過以智能交通信號系統的系統結構組成為出發點,介紹了多種電子信息技術其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 智能交通系統 PLC GPS
中圖分類號:U4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xx)11-000-0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不僅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研究開發經濟的投入,而且在各種控制系統的智能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現今已有的智能化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已經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當今龐大的交通壓力,但其智能化的水平在面對當前的交通局勢時,仍然需要面臨更高的需求和更多的挑戰,良好的了解智能化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在其中的作用,更有利于該技術在其中更好的發揮作用,本文就通過大量文獻的閱讀闡述了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一、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結構組成
傳統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是通過盡力數學模型以求得交通的最佳控制變量,但缺乏適應性,即便是最佳的控制變量也無法滿足交通需要,智能化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采用多層級的智能化單元組成,主要包括如下三層級:①中心控制級,是整個系統結構組成中的核心,通過對各個方法所得到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以給出協調交通信號的決策②區域控制級,位于中間層級,不僅可以實現對路口執行級的信息收集和傳遞以及控制,而且可以實現中心控制級下的區域控制級的信息的交流③路口執行級,位于最低層級,含有交通信號安裝處的地理、交通等情況的數據,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信號上的調控,也可以將路況交通信息進行上報和其他路口執行級的交流[1]。
二、智能交通信號系統的控制特點
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與傳統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相比,具有如下特點:①系統可靠,整個層級系統,不會因為某一環節的控制中心的問題而影響其他的控制級的工作,單一路口執行級的故障也不會影響其他路口的系統正常運行②具有實時應變能力,高層級不僅可以實現對低層級的控制,低層級也可以實現自主的調整,根據交通的實時情況,做出相應及時的應變③綜合協調能力強,多個路口之間可以進行相關信息的溝通,多個控制系統之間的也可以相互協調配合,增強區域的總和協調能力④針對性強,各個路口執行級可根據自己路口特有的地形特點、路況特點、交通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決策控制⑤可操作性強,在某一區域的路口出現緊急情況時,控制中心可以對區域或者路口進行直接操作⑥可擴展性好,在根據城市或區域發展需求需要進行系統擴展工作時,也比較容易且不會影響已有控制系統[2]。
三、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1.單片機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單片機由包含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的CPU、存儲器、I/O接口電路組成,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中,最基礎的單片機系統,結合段選碼和位選碼的擴展,實現交通信號顯示時間的計算和矯正,然后通過控制LED不同顏色的信號燈的燃亮時間,在功能上可以實現四方禁止、按秒計的倒計時、準行校準設置、黃燈的自動切換。且單片機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具有組成結構、電路簡單,工作穩定可靠、系統靈活度較高的優點[3]。
2.PLC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可編程控制器(PLC)由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輸出模塊、擴展接口、電源部件、編程器等外設組成,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中,分三個不同階段進行作用發揮,首先輸入采樣階段,先進行信息的采集以及存儲,然后進行程序執行階段,最后進行信息的輸出以及執行系統的工作內容刷新,實現指令在交通信號燈上的反應。該方法的應用使得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具有操作簡單、易普及、系統靈活、周期短、安裝調試方便、決策可靠、抗干擾能力強的`優點。
現代的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將PLC技術與模糊控制相結合,解除了理論概念對智能系統的束縛,也排出了人為因素的干預,良好的實現對搶紅燈現象進行警告以及對主車道車數量的判斷來控制紅綠燈持續時間[4]。
3.GPS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GPS技術隨著近些年造價降低、體積減小、定位能力更強、抗遮蔽、干擾能力增加,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應用形式包括:①通過GPS導航系統和電子地圖合用實現對車輛的位置定位和跟蹤以及在地圖上的顯示;②通過GPS系統和智能交通控制系統的合用,車主可咨詢相關信息,并實現對最佳出行路線的規劃和選擇;③通過GPS系統和監控系統的合用,實現對某一路段車輛的遠程調度和管理,并在車輛需要緊急救援時,能接收到及時的援助[5]。
結論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極大的促進了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準確化、高效化。并且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未來的智能交通信號系統將會有更大的可能性。但是電子信息技術并非是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全部,在該系統的完善中不可顧此失彼,只注意到電子信息技術的作用并重視發揮,而要全面的重視和研發,從而使得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不斷的完善,更好的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勇.淺談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中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J]. 消費電子, 20xx(16):21-21.
[2]李子路. 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 中國電子商務, 20xx(8):36-36.
[3]曹純子, 李業德. 基于單片機的智能交通燈控制器設計[J].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xx, 25(3):105-107.
[4]吳淑娟. PLC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 常州工學院學報, 20xx(6):29-33.
[5]冀明, 王雅軒. GPS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xx(18):332.
控制系統論文5
摘 要:當今時代,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更,各行各業因核心技術的不斷創新,導致競爭力逐漸增加,同樣對于我國的大型重點行業鐵路工程也面臨著技術創新問題。而對于鐵路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改造是本行業一直缺乏創新的關鍵環節,其中控制系統的接地形式是核心問題。
關鍵詞:大型養路機械論文
當今時代,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更,各行各業因核心技術的不斷創新,導致競爭力逐漸增加,同樣對于我國的大型重點行業——鐵路工程也面臨著技術創新問題。而對于鐵路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改造是本行業一直缺乏創新的關鍵環節,其中控制系統的接地形式是核心問題。若控制系統接地形式不合理,會造成鐵路養路機械系統出現致命問題,鐵路行業應自主創新,改進控制系統的接地方式,為推進大型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1.鐵路大型養路機械介紹
中國鐵路發展的歷程已歷經上百年,在此過程中,養護及維修是保證鐵路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手段。回顧鐵路發展歷程,養路機械設備的改進也不斷在進行,由最初的人工保養到中期的機械手段,再到今天的大型養路機械,每一步都是技術的創新,凝結著勞動人民的心血。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鐵路快速發展,線路數量開始突飛猛進,造成傳統的小型養路機械不能滿足鐵路維修的需要。并且,鐵路的結構改變及高復雜程度對養路機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工作者,根據鐵路的特點,研究出了大型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該系統包含了施工機械、電腦控制系統、電氣系統、動力系統等多種系統,并且該系統體型龐大,能適應鐵路養護的功能需要,已成為主流形式。
2.電氣控制系統接地研究
電氣控制系統接地時為了減小電磁波對設備的影響以及提高控制系統對設備的操控準確度,綜合來說,養路機械設備及養路設備的控制系統和接地處理方式三者當中,接地方式是最易影響控制系統穩定性的因素。若控制系統接地方式不合理,將會造成機械出現故障,功能不能完全發揮,各部件之間出現連帶損壞現象,比如對配砟整形車、搗固車、清篩機械等等造成致命影響,雖然以上三種機械電路控制原理大同小異,但系統接地方式卻截然不同。
據調查,在過去的一年中,由于接地方式不合理導致的接卸出現罷工的情況時常出現,比如柴油機接地方式不對,電路接觸不良會導致 供電電流異常變大,同時柴油機出現不同頻率的噪音。該故障是由于接地方式不同引起了多種小故障,例如供電線路虛接,電路因電流過大導致線路擊斷等等。工作人員可利用檢測設備對線路問題進行檢查,柴油機聲音頻率異常是由于內部齒輪之間咬合精確度出現問題,不同齒輪之間轉速不同導致相互摩擦,若不及時進行處理,將造成機械出現不可恢復的損傷。當接地方式不良時,啟動器中的繼電器電流回流不穩定,電流已出現散流或弱流等問題,由此而造成繼電器不能正常工作,使得電機的運轉軸不能按原位進行運動。長此以往,柴油機的繼電器被迫變成暫時的發動機工作,導致其他與繼電器有關的設備不能正常運作,造成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出現故障。
目前,我國鐵路的電氣控制系統的接地方式一般采用搗固車接地的形式,具體來講,是蓄電池與車身進行短接,利用車身作為接觸端,從車體前端進入控制箱中,并由此進入排流,最終導入電路板。換句話說,對于電氣控制系統來說,只要是前端箱體和末尾箱體直接進行相連的話,都應利用車體作為關鍵引導,并以此傳遞信號與電流。而對于常規電氣控制系統來說,大于或者小于 的電壓的電源,其負極與 相連,并且在控制系統中,與車體采用短接的方式,該方式又分為兩種,即直接短接電路和非直接短接電路。直接短接形式在正常情況下對控制系統的穩定性無太大影響,但對于控制系統的準確度有一定影響,并且影響程度若過大,會造成控制系統的儀表度數出現異常,對整個控制系統的調控與校準造成極大困難。非直接短接時,電阻值機會減小,當阻值降低到一定范圍時,同樣會對控制系統的精確度造成較大影響,不管過大還是過低,對控制系統的精確不同樣造成不良影響。
3.接地形式的改造
根據前文的分析,直接短接與非直接短接均會對控制系統的精確度造成影響,這兩種方式最終來講是阻值的變化問題,只要能控制阻值的變化范圍,使其在可控的范圍之內,便可使控制系統的精確度保持在合力范圍內。對于非直接短接來說,阻值相對較小,但線路易出現接觸不良等問題,因此為了降低阻值,應在整個線路的阻值之和上進行入手?刹捎脤h路分割成子部分,將每一個子部分包含一個控制點的辦法處理,這樣可以增強控制系統的阻抗能力,降低環路電流對控制系統的影響,保證控制系統的準確度。相比而言,利用模擬實驗處理電氣以及新的`材料對電路改進比較困難,造價也大,因此,在控制系統中,對線路進行適當的分離和分解,降低每一個環節的阻值,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統的整體阻值。但提高控制系統精確度的其他因素也較多,比如各部分傳遞信息的滯后時間、信號處理的解析方式、電線及集成電路的材料等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4.結束語
鐵路大型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穩定性是鐵路養護的重要保障,并且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網絡傳輸、PLC技術、現場總線科技等等,都促成了控制系統的不斷優良改進。這些技術可以為柴油機的精確操控、穩定快速運行等提供優勢,但是接地方式仍是該系統的瓶頸問題。因此,為了提高大型養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穩定性,應通過技術創新、材料創新、軟件創新等方面入手,在試驗中不斷改進,在應用中不斷發現,才能更好地促進控制系統接地的健康進行。
參考文獻
[1]全洪躍,劉文軍,朱宇.長大型養路機械車制動系統設計[J].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20xx(01):125-126.
[2]徐偉昌.大型養路機械搗固作業維修決策模型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xx(01):145-146.
控制系統論文6
Status Vi舞臺機械控制系統是澳大利亞State Automation公司(即曾經的Bytecraft公司)在舞臺機械控制方面的核心產品之一,是專門針對中型劇場而配置的一套成熟的軸控制方案,該系統通過CE認證,運行安全可靠,而該公司針對大型劇場的另一系列產品State V舞臺機械控制系統則已被成功應用在多個國家級的劇場當中,包括我國的國家大劇院和悉尼歌劇院等。和State V系統一樣,Status Vi系統提供非常友好的圖形化用戶界面,擁有豐富的控制方式,操作及編程簡單智能,能夠在各類型演出中完成各種復雜而精準的布景變換工作。
1控制方式
Status Vi舞臺機械控制系統采用軸控制器對設備進行運行和定位的控制,軸控制器(Axis Controller)是由高運算速度的硬件和符合安全標準的軟件一體化組成,以舞臺機械設備的軸為控制對象,監視傳感器、驅動器的信號,并發出控制指令,同時進行控制層與操作層的數據傳輸。其特點是單軸的控制獨立性好,互換性強,控制與操作層網絡結構簡單,操作設備多樣化、智能化、簡單化。
1.1單個設備控制
對應于調速設備,使用Linear型(線性)軸控制器進行控制,運行速度和加速度均可調,運行誤差小于1mm;對應定速設備使用Binary型(非線性)軸控制器進行控制,一個Binary型軸控制器可控制四個定速設備,運行誤差小于3mm。每個設備默認設置十個停車位置,包括兩個軟急停位、兩個軟超程位和六個隨意停車位。根據不同的設備可以實現直線、弧線及角度的運行。
1.2編組控制
系統允許多個設備編組運行,編組可以是臨時編組,也可以是以固定編號儲存在系統中的固定編組,而固定編組又根據同步要求的不同分為鎖定型編組、聯動型編組和異步型編組。在實際應用中,當運行固定編組時,若其中某個設備不需要運行,則可以使用Pick(剔除)命令將該設備從編組中臨時分離出來。
1.3編程控制
編程控制是Status Vi系統的核心功能,它以Show(節目)的形式出現,每個用戶都可以根據需要建立不同的Show,Show可以是空白的,也可以是模板的形式,當然用戶也可以將一個常用的Show儲存為模板。一個新建立的Show,系統自動為每個設備分配默認參數,包括每個設備的限位、停車位置、默認的運行速度和加速度、布景高度以及它在這個節目中要顯示的名字,而用戶可以根據演出需要對這些參數進行修改,還可以對設備進行編組儲存起來,每個Show的參數是獨立的,但必須在系統默認值范圍內。
要讓一個Show運作起來,首先需要建立Actions(動作),顧名思義,就是讓設備(可以是單個設備,也可以是編組設備)根據特定的程序執行一個指令,Actions包括以下幾個類型:
。1)Movement(移動型):這是一個最基礎的動作指令,用以控制一個設備或一個編組移動一段距離或者移動到一個定點,如果是一個調速的設備,還可以設置它移動的速度和加速度,或者是設置它在規定的時間內移動到設定的位置,系統自動調整運行的速度。(2)Conditional(條件型):檢測一個設備的位置或速度參數,用它來跟一個固定值或者另一個設備的參數作比較,當條件滿足時則觸法下一步動作。對比的條件分別有:等于、小于、大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等于。(3)Delay(延時型):顧名思義就是延時一段時間,分為以秒為單位以及具體到小時、分鐘和秒兩種格式。創建了各種Actions之后,接下來是把它們編進Cue(場景)里面,也就是專業術語里面的編Cue工作。編Cue的意思就是把各種Actions以一定關系連接起來,用以完成一個完整的布景變換動作。技術人員根據劇目的布景變換流程將Cue按順序編輯完之后,一個完整的Show也就建立起來了。
2實際應用
由于Status Vi系統擁有如此豐富的控制方式,只需要簡單的組合或編程,便能實現各種布景變換的運行要求。演出前把Cue場編輯好并試運行,確定程序沒問題之后,演出時只需要操作一到個按鍵就可以完成整場演出的換景工作,而不需要頻繁的輸入指令,出現事故的幾率幾乎為零。以下是幾種常用的編程:
。1)調速設備與定速設備的聯動:調速設備啟動過程中有一個變速過程,如果跟定速設備同時啟動的話,很明顯感覺到調速設備滯后了。在歌劇《圖蘭朵》中,導演要求布景的變換要有整體性,也就說在視覺上要消除這種滯后,所以在編程上可以這樣實現:1)Cue1:啟動調速設備,設置目標位置,速度值設置為定速設備的速度值,加速度從原來的`10%提高為50%;2)Cue2:延時動作,與Cue1一起啟動,延時數值為1s(1秒);3)Cue3:在Cue2結束后啟動定速設備,設置目標位置。
。2)需要達到一定的運行條件:在吊裝反聲板上片時,由前后兩條吊桿組合完成,先是后一條吊桿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反聲板形成一個角度后,再啟動前面一條吊桿。在有車臺參與的換景中,需要車臺先到達定點后再讓吊桿吊裝的布景到達下位。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在兩個動作之間插入一個條件動作,使得后一個設備在滿足前一設備運行到某個位置條件時啟動。1)Cue1:走在前面的設備先啟動,比如吊裝反聲板的后面一條吊桿,或者是需要先到達定位的車臺;2)Cue2:條件動作,隨Cue1啟動,判斷Cue1中的設備行程到達某個數值;3)Cue3:下一組設備隨Cue2判斷結束后啟動。
。3)設備來回運動:在新編排的芭蕾舞劇《小美人魚》中,需要多組設備多組定點之間的來回運動,形成多組不規則的波浪效果,運行約十分鐘,如果簡單的按順序編Cue的話工作量會很大,要是編成循環Cue的話只需要兩條指令就可以實現了:
1)Cue1:設置設備運行到第一個定點;
2)Cue2:設置設備在Cue1結束后運行,并指定另外一個定點;
3)設置完Cue2后,在Cue1中增加跟隨Cue2運行的指令(Follow Cue)。
如此編程后,按下運行Cue1按鍵不放,該設備就能在兩個定點之間不斷地來回運行,如若需要調整來回的頻率,調速設備的話可以修改運行速度和加減速度百分比,定速設備可以在運行至定點之后插入一個延時動作,延時時長根據需要調整。
3結束語
筆者所在的劇場是一個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劇場,主要由一個1300多座位的大劇場和一個600多座位的多功能小劇場組成,舞臺機械控制系統均采用Status Vi系統,自20xx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出色的完成了各類大型演出任務,包括中央歌劇院經典歌劇《圖蘭朵》、大型音樂劇《金莎》、楊麗萍領銜主演的原生態歌舞《藏謎》和《云南的響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大型風情歌舞《贛風》等等,充分體現了該系統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劉玉群,饒紫卿,等。國家大劇院歌劇院舞臺機械概述[J]。藝術科技,20xx(1):3—11.
控制系統論文7
摘要: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和機械自動化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各個行業中機械自動化系統應用的范圍也之間的廣泛起來,顯示出機械自動化的強大優點和效益,不斷滿足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需求。本文通過對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以及優點進行分析,為機械設計制造以及自動化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
【關鍵詞】機械制造設計論文
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在產品的生產中能夠實現自動化連續的生產,從而節省勞動力達到提高效率的效果。機械自動化在機械制造業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整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所在。
1、機械自動化的設計以及要求
機械自動化通常情況下是在設備在無人操作的前提下按照自動設定的程序進行工作。機械自動化主要是憑借著機械的方式實現制造過程的自動化生產和管理。因此機械的自動化突破了傳統的機械制造方式以及生產過程,并且在生產中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為提高產品的質量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機械自動化的設計技術不僅需要綜合性的技術,還需要運用多門知識體系,涉及的范圍較廣,且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機械自動化設計一般分為五個部分,首先是傳感單元。傳感單元是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基礎,主要的功能是在機械自動化系統中能夠對機械工作的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測,查看機械在工作過程中的運行狀態和性能情況。其次是作用單元。該部分是系統前期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的功能是對系統的能量進行施加,完成系統的既定目標。再次是程序單元。該部分作為系統最關鍵的一個部分和組成內容,對系統所做的工作等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再次是控制單元,該部分為系統的的自動化運行提供保障,能夠對系統運行中的結構單元進行調節和控制,能夠對傳感單元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調節,因此控制單元能夠保障系統的順利展開。最后是制定單元,該部分作為系統的核心部分,通過分析傳感單元傳遞過來的信號和信息,并進行對比和分析,根據系統的規定發出指令。
2、機械自動化系統的特征和應用
2.1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特征
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自動化設備,存在著自動的報警和停止的功能,這就使得在機械自動化生產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任何的安全事故,系統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從而生產提供安全保障。自動化控制系統中采用電子設備和電子器件,為系統的穩定性提供保障。機械自動化在實際的運用中能夠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誤,提高生產的精確度。通過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工作的狀況,提高生產的效率。
2.2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
2.2.1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構建機械自動化系統的構建主要是建立在數字模型的基礎上的對其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因此通過數字表達式對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輸入輸出變量以及對變量間的關系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描述,能夠設計出合理科學的系統。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通過微積分的方程式進行構建。圖1為質塊以及阻尼器和物種彈簧所構成的鉛垂方向機械平移系統示意圖。該圖中對質塊原來不動的位置作為運動坐標原點,外力作用質塊在X軸上移動,其中質塊運動的.位移坐標為x(t)。然后通過達朗貝爾原理做出平衡的示意圖,得到微積分的方程式為:Mx(t)+Bx(t)+kx(t)=f(t)通過這一案例能夠看出質塊靜平衡位置作為運動坐標時,阻尼器的阻尼大小與相對運動是相反的。2.2.2機械自動化系統的具體應用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在汽車制造業運用的最為廣泛。汽車制造過程中的焊裝以及沖壓和總裝工藝中廣泛應用。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在沖壓車間利用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壓機間采用機械自動化裝置進行連接,傳遞加工工件,這樣在首臺壓機下完成沖壓成形,在通過機械手傳遞給下一臺。在這一過程中有緊急停止的裝置,能夠對傳遞過程中的危險事故進行緊急停止。在安全門的防護裝置上能夠對人員在壓機內的危險情況進行有效的防護。壓機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安全電磁開關鎖,能夠延時鎖定和解鎖的釋放,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在鋼鐵制造行業中利用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在冷軋生產線和整卷鋼板開卷中應用能夠對人員的安全進行有效的保護。
3、結語
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有效地推動了產業的自動化程度,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動力和長久的保障,在機械自動化的未來發展中將會更加注重高度的集約化和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孫寶亮.芻議低碳環保下工程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xx,(22):90-91.
[2]陳羽鋒,胡國清,欒厚寶等.基于PLC的氣動送料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xx,39(2):154-155,160.
控制系統論文8
【摘 要】在社會發展進步的過程中,自動化技術也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過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歷史比較長,并且支撐了我國當前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國家的經濟增長以及工業化的推進有著重大意義。廣泛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工業生產的效率,并且避免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確保企業生產質量和效率的提升,能夠提升相應的生產效益。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是一類非常高科技的系統,在操作上非常簡單,同時能夠對很多的問題進行積極的預防,所以具有較大的應用意義。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電氣 自動化 工程 控制系統
在當今社會之中,電氣自動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純人工的操作方法根本不適合長久的工作。特別是在進入到21世紀以后,各個地方的電力工作開展,都是依托強大的設備來完成的,如果缺乏了系統的有效支持,很容易在工作上出現惡性循環的狀況,并且針對電力工作的拓展、修復、優化等,也將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所以,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發展現狀,需要得到正確的總結,同時更加對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的明確,運用科學的手段及方法,創造出更高的效益。
1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
簡單來講,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是一類比較智能化的系統,其固有的操作方法和運行方案是比較多的,各地方在引進該系統以后,則可以充分的結合地方需求和電力工作的標準,將工作方案做出良好的轉變,進而為日常工作提供較多的支持。除此之外,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應用的過程中,針對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均實施了有效的提升,減少了各種矛盾操作和沖突的問題,確保電氣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任務完成率得到了較高的提升。
。1)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信息集成化逐步明顯。就系統本身而言,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目前的操作中,能夠滿足工作上的需求。集成化的處理,主要在于縱向、衡量的良好干預,增添系統內容的同時,不會產生嚴重的負擔現象[1]。除此之外,在研究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的精密設備,都在朝著微小化的方向發展,各種芯片、零部件的合理加工、配合,造就了高效率的系統,操作內容上也不斷的增加,基本上都通過各類軟件來完成的,對未來工作而言,可以產生較大的積極幫助。
(2)分布式控制系統。與過往情況不同的是,當代的社會發展是非?焖俚模芏喙ぷ鲀热荻家玫捷^快的革新處理,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工作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其他的.工作進行有效的準備。在現階段的工作當中,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具有多元化的特點,總控系統的子系統類型多樣,分布式控制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帶來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例如,分布式控制系統在操作上非常的簡單,可直接按照主觀上的需求來完成,各個工作任務之間表現出相互獨立的特點,運作過程中不會產生干擾的情況。每一項工作任務完成后,都會集中到總體的系統內部,進行快速的總結處理,為電氣運營的良性循環,做出了較強的保障。
2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2.1 創新技術的深入研究
與一般的系統有所不同,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是通過眾多技術支撐起來的,當下所獲得的各項積極成果,都與相關的技術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未來的發展趨勢當中,仍然要將各類創新技術深入的研究,在獲得階段性成果以后,積極的投入使用,不斷對系統做出優化處理,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1)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未來發展中,智能化創新技術將會占有主導性的地位,F下的幾乎所有電氣產品,都在不斷的靠攏智能化,希望由此來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2]。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也是一樣的,其在自身的智能化技術中不斷的豐富以后,系統本身就可以對各類工作情況做出準確的判定,在處理問題過程中,直接按照最優的方式來處理,減少過往的不足和缺失。同時,在發現系統難以應對的問題時,將直接發出相應的報告,及時告知技術人員處理,將工作效率不斷提升。
(2)智能化技術在研究到一定程度后,將直接促使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整體,轉變為高度智能的系統。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智能系統意味著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人工的操作,每天自動的運行、總結、分析、發出報告等等[3]。工作人員根據系統的提示來工作,并且按照良性循環的方法來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出錯的情況,很多方面的工作任務都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基本上不會產生嚴重的問題?墒牵悄芟到y還有很多的挑戰需要完成,包括設備、系統、軟件、硬件的有效結合等,這些都需要在日后專項研究。
2.2 統一化的電氣自動化工程系統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今后的發展趨勢當中,還會將“統一性”貫徹落實,由此來加強各方面的穩步控制,推動系統本身的價值提升。本文認為,統一電氣自動化工程系統能夠實現電氣自動化產品的周期性設計、測試與實行、開機與調試、維護與運行等,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所見設計到完工之間的資金和時間。將電氣自動化系統實行統一化管理,關鍵能夠達到客戶的需求,也就是把開發系統徹底從運行系統中獨立出來。對于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來說,是成功的將電氣自動化系統進行通用化。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網絡構成應該保障控制現場的設施、計算機的監管體系、企業工程的管理體系中的通訊數據保持通暢。實行網絡的體系計劃時,不管是使用現場總線還是通訊系統的以太網,需要保障控制元件級到辦公室的環境之間自動化的整體通訊。
3 結語
本文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發展趨勢展開討論。在社會進步發展的過程里,先進科學技術的作用不可忽視。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就是在生產需求提升和科學技術進步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只有持續的發展和創新電子自動化技術,才能夠滿足當前的生產要求,并且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通過四年的學習,我的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在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的以解決,也讓我深刻體會到電氣自動化對人類工業發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張禮崇,郜祥,王焱,李興.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技術與市場,20xx,01:127-128.
[2]劉惠彥.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18:125.
[3]蔡珊.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化工管理,20xx,14:40+42.
控制系統論文9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中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人們對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昂平臺的依賴性逐步攀升,然而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信的安全是計算機用戶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詳細的介紹計算機控制系統以及網絡通信系統的主要內容,總結當前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信存在的安全問題,為提高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信的安全系數提出操作性強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控制系統;網絡通信;安全問題
計算機技術蓬勃發展和數字化控制理論的廣泛運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完善與升級,現如今,計算機控制系統已經在工農業、電力以及醫藥等不同的領域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提高了這些行業的發展速度與產品的質量,也降低了這些行業的生產運營成本,促進了這些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但是,計算機控制系統是由專門的技術人員設計研發的,加之,計算機控制系統本身還有一些漏洞,這給等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肆意攻擊計算機控制系統,降低了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訊安全系數,因此,相關部門以及科研人員必須重視計算網控制系統的不足之處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提高網絡通訊安全性能。
一、簡單介紹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核心內容
計算機控制系統可以簡單理解為將計算機技術融入到生產過程各環節之中后產生了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其中,硬件是指該系統使用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設備等物質基礎,比如計算機、傳感器等,是計算機控制系統得以使用的前提與基礎;而軟件則是指計算機程序的統稱,提高了計算機控制系統服務的多元化和合理性,快速獲取、整理、分析以及處理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資源信息,此外,軟件對計算機控制系統具有指揮與協調的功能[1]。
二、介紹網絡通信技術的主要類型
當前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網絡通信技術并不是一次性研發成功的,而是經過了聯機階段等四個階段的發展升級以及不同時代科研人員共同努力才得以實現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網絡通信技術可以簡單的分為以太網和現場總線技術兩大類型。
(一)以太網的核心內容
以太網是計算機控制中應用范圍最廣以及使用頻率最高的技術之一,以CSMA/CD技術為載體,實現了數據信息的大規模以及高速率的傳輸。以太網具有開放性強、對計算機性能要求低的主要優勢,幾乎適用于所有的網絡協議,實現了計算機控制系統網絡通信技術與其他技術的有效結合。此外,以太網技術所需要的軟件和硬件設備的總成本較低,連接介質主要雙絞線和光纖,連接介質的低價格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局域網建設的成本。以太網技術經常多年的發展,技術早已成熟,因此,根本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來維護和保證以太網技術的正常使用。以太網技術有百兆、千兆甚至是萬兆的通信速率,實現了數據信息傳輸的高速化,提高了數據信息以及資源的共享性與有效性,但是以太網并不是完美無懈可擊的,有可靠性較弱的主要缺點[2]。
。ǘ┈F場總線技術的主要內容
現場總線技術屬于工業現場層網絡通信技術的范疇,加強了生產現場和控制設備的聯系,提高了兩者數字化通信的高效化和數字化,F場總線技術的數據傳輸方式以基帶傳輸為主,具有通信速率快、實時性強和抗干擾能力強的主要特征;诂F場總線技術的控制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相對獨立,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降低了其對后期維修技術的要求,F場總線以開放式互聯結構為基礎,加強了同一層次網絡以及不同層次網絡之間的.關聯性。現場總線技術具有較強的包容性與適應性,可以在通信協議相關規定以及要求下,實現不同廠家所生產的性能以及功能并不完全相同的設備的組裝與正常使用,F場總線技術的優勢是其成為當前重要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控制技術之一,但是現場總線技術出了具有強大優勢之外,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傳輸效率比以太網技術較低許多;總線標準比較混亂和復雜化;現場總線技術的故障解決效率較低等,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在綜合對比兩者優勢與劣勢的基礎上,加強兩者的合作,實現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對提高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信安全系數的基本要求[3]。
三、解決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信安全問題的措施與途徑
一直以來,安全問題時計算機用戶普遍關注以及科學人員重點研究的問題,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應深入研究影響計算機控制系統網絡通信安全性能的各種潛在因素,正視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漏洞,從而提出針對性強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網絡通信安全防范措施與方案,在保證計算機控制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網絡通信危險系數。(1)提高對計算機病毒的查殺能力。計算機控制系統是由用戶來具體操作的,如果用戶沒有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在未經授權的基礎上使用藏用病毒的移動設備以及不安全的無線通信等,都有可以讓計算機控制系統處于感染和傳播病毒的危險之中,不僅容易造成計算機控制系統內各種機密數據信息的丟失、篡改以及被盜取,給計算機用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也增加了計算機安全事件發生的幾率,因此,計算機用戶應規范自己的計算機系統操作行為,安裝合適的防病毒軟件,提高對各種病毒的檢測能力,發現計算機病毒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采取刪除等應急措施。(2)防火墻技術。防火墻對網絡信息有過濾和限制的作用,有效阻止了未經授權或者存在安全風險的訪問。計算機控制系統中應利用防火墻技術來提高對各種數據信息的監督控制力度。(3)發現計算機系統的漏洞并及時修復。幾乎所有的計算機控制系統都存在系統漏洞,因此,應加強計算機系統的檢測力度,及時發現計算機系統漏洞并安裝安全布丁來修補漏洞。(4)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專業水平。加強對計算機用戶的培訓力度,強化計算機用戶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完善計算機控制系統網絡通信安全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規范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操作流程,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管理能力。
四、小結
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網絡通訊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計算機控制系統能夠正常運轉,直接關系到用戶的經濟利益等,因此,相關部門應通過加強病毒查殺軟件、防火墻技術以及計算機系統修復技術等途徑來降低出現網絡通訊安全問題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張應輝,鄭東,馬春光.網絡空間安全體系及關鍵技術[J].中興通訊技術,20xx(1):10-13.
[2]吳晶,董玉丹.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J].網絡與信息工程,20xx(14):101-103.
[3]吳尚.我國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發展與趨勢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xx(24):196-197.
控制系統論文10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開始普及機器人產品,產品性能直接影響社會發展水平,需要及時改造和創新機器人技術。航空航天、工業生產等行業中已經廣泛應用工業機器人,因此,未來發展研究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尤為重要。
關鍵詞: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
自動化工業系統中工業機器人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設備,為人類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奠定基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全面提升,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被需要,這就使得逐漸凸顯出重復勞動力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機器人是一種良好措施。雖然工業機器人研究方面具備一定成績,但是相比國外發達國家來說,還是具備一定差距,為此需要進一步研究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集中闡述運動控制系統。
1設計運動控制系統基本方案
基于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基本系統的基礎上來構建控制系統,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主要包括兩個部分:軟件和硬件。軟件主要就是用來完成機器人軌跡規劃、譯碼和解析程序、插補運算,機器人運動學正逆解,驅動機器人末端以及所有關節的動作,屬于系統的核心部位。硬件主要就是為構建運動控制系統提供物質保障[1]。
2設計硬件控制系統
在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的前提下,利用ARM工控機來設計系統方案。下位機模塊是DMC-2163控制卡。通過以太網工控機能夠為DMC-2163提供相應的命令,依據命令DMC-2163執行程序,并且能夠發出控制信號。利用伺服放大器對系統進行放大以后,驅動設備的所有電機進行運轉,保障所有環節都能夠進行動作。工業機器人通過DMC-2163輸送電機編碼器的位置信號,然后利用以太網來進行反饋,確保能夠實時監控和顯示機器人的實際情況。第一,DMC-2163控制卡,設計系統硬件的時候,使用Galil生產的DMC控制器,保障能夠切實滿足設計的性能和精度需求,選擇DMC-2163控制器來設計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依據系統API來二次開發工控機。第二,嵌入式ARM工控機。實際操作中為了滿足系統高性能、可靠、穩定的需求,使用嵌入式FreescaleIMx6工控機,存在1.2GHz主頻率。Cortex-A9作為CPU,擁有豐富的硬件資源,能夠全面滿足設計六自由度機器人的需求[2]。
3設計和實現控制系統軟件
3.1實現NURBS插補依據系統給定的控制頂點、節點矢量、權因子來對NURBS曲線進行確定,插補NURBS曲線的關鍵實際上就是利用插補周期范圍內存在的步長折線段來對NURBS曲線進行逼近,因此,想要實現NURBS插補就需要切實解決密化參數和軌跡計算兩方面內容。第一,密化參數。實際上就是依據空間軌跡中給定的補償來對參數空間進行映射,利用給定步長來計算新點坐標和參數增量。第二,軌跡計算。實際上就是在具體體現空間回軌跡的時候合理應用參數空間坐標進行反向映射,以便于能夠得到對應的映射點,也就是插補軌跡新點坐標。為了有效提升插補實時性以及速度,需要進行預處理,確?梢越档陀嬎懔俊Mㄟ^阿當姆斯算法,有機結合前、后向差分來進行計算,保障能夠防止計算隱式、復雜的方程。為了確保可以有效地進行插補計算,設計過程中通過Matlab平臺進行仿真處理[3]。3.2實現ARM工控機基于ARM工控機來展現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的軟件,實際操作中開發軟件環境是首要問題,把Linux系統安裝在FreescaleIMx6中,構成ubuntu版本的控制系統,并且系統中移入嵌入式Qt,并且在ubuntu中移入DMC控制器中的Linux庫[4]。利用圖形用戶界面來設計軟件,構件主體框架的時候合理應用QMainWindows,為了能夠全面實現系統所有模塊的基本功能,需要合理應用QDialog、QWidget類,通過Qt信號、配置文件、事件管理、全局變量等來展現模塊的信息交流功能。控制軟件系統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文檔管理模塊。文檔管理模塊能夠保存文件、重新構建文件,是一種可以被DMC-2163解析的文檔二字符指令集,以便于能夠簡單控制代碼測試機器人的軸[5]。第二,與下位機通訊模塊,這部分實際上就是通過DMCComandOM()函數來對編碼器數值進行關節轉角數據的獲取,計算運動軌跡的時候應用正逆運動學,同時利用DMCdownloadFile()函數,在控制器中下載運動指令。第三,人機界面模塊。這種模塊主要就是用來更新和顯示機器人運動狀態的,此外也能夠設置用戶輸入的數據,保障能夠實時監控和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情況。第四,運動學分析模塊,在已經獲取末端連桿姿態和位置的基礎上,來對機器人轉角進行計算的方式就是逆解。在已經計算出關節轉動角度的基礎上,來對空間中機器人姿態和位置進行求解的方式就是運動學正解。機器人想要正確運行的前提就是運動學分析模塊,并且對機器人目標點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保障能夠及時更改錯誤。第五,軌跡規劃模塊。這種模塊可以為完成基本運動作業提供依據,不僅可以完成圓弧運動和直線運動,也能夠進行NURBS插補,保障能夠自由地進行曲線運動。第六,機器人在完成十分復雜的再現和示教操作的時候,利用再現模式界面來對示教動作進行自動操作。第七,設置系統。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對系統進行合理設置,如限制運動權限、進入系統的密碼、機器人系統參數等。在設置系統參數的時候,能夠在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中來實現控制系統軟件的'基本作用,以此來保障控制軟件系統設計的通用性。第八,狀態顯示模塊。這種模塊可以具體顯示完成作業的進度、機器人安裝的姿態和位置、控制器I/O。第九,設置機器人參數,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伺服驅動倍頻比/分頻比、運動學DH參數,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設計結構取決于DH參數;機器人DMC控制卡輸送單個脈沖過程中的關節轉動角度取決于倍頻比/分頻比[6]。3.3運行系統軟件軟件控制系統設計中成功測試各模塊以后,在程序主框架中進行合理應用,以便于設計實現機器人系統。成功測試系統軟件以后具備運動控制系統的基本功能。
4結語
綜上,在基于目前已經存在的六自由度機器人系統上來設計運動控制系統,嵌入式ARM工控機和DMC-2163控制卡是硬件系統設計的關鍵。在Ubuntu的基礎上構建Qt平臺,此時合理科學地設計軟件系統。此外把NUBRS插補計算方式融入到控制系統中,保障在軌跡空間中機器人末端能夠形成自由曲線軌跡。運動控制系統為機器人提供圖形界面,能夠為系統運行提供比較好的擴展性、高通用性,并且操作也十分方便,因此這種運動控制系統應用具備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張鵬程,張鐵.基于矢量積法的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雅可比矩陣求解及奇異位形的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xx(8):152-154.
[2]張鵬程,張鐵.基于包絡法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工作空間的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xx(10):164-166.
[3]倪受東,丁德健,張敏,等.視覺功能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的研制[J].制造業自動化,20xx,34(24):1-4,9.
[4]吳應東.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結構設計與運動仿真[J].現代電子技術,20xx(2):74-76.
[5]田東升,胡明,鄒平,等.基于ANSYS的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模態分析[J].機械與電子,20xx(2):59-62.
[6]欒本言,孫首群,田科技,等.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位姿誤差的補償方法[J].信息技術,20xx(1):191-194.
控制系統論文11
摘要: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可以說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運用也確實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很多層面的發展,尤其是在節約生產成本以及提升生產效率方面,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效果值得引起高度重視。本文重點針對這種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簡要介紹了該系統的基本特點和功能,又分析了該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基本現狀,并論述了未來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希望能夠對于提升其作用價值有所幫助。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功能;現狀;發展趨勢
一、引言
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手段表現出來的作用價值越來越突出,比如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就在很多行業中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應用,尤其是在制造行業、交通系統以及航天行業中,這種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作用更是無可替代,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這些行業的有序發展。
二、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概述
第一,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特點分析。基于當前社會發展中對于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有效應用來說,其表現出來的特點是較為明顯的,比如該系統方式的應用能夠較好顯示相應的控制內容,通過控制屏不僅僅能夠較為全面展示相應內容,還能夠具備較為理想的控制效果;具體的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中涉及的指示燈應用壽命相對較長,能夠發揮出較為理想的可靠性效果。第二,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功能分析。針對現階段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各個行業中的有效應用來看,其表現出來的功能價值是比較突出的,這也是這種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能夠得到迅速推廣應用的重要原因所在,詳細分析這種功能可以發現,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相應的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應用能夠較好提升其生產效率,相對于傳統的控制模式來說,該控制系統的應用能夠更為及時高效進行具體控制目標和任務的處理,如此也就能夠有效提升其整體運行效率水平,保障生產流程的高效性;其次,這種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還能夠有效節約對于人力資源的應用,通過該控制系統的應用,能夠自主針對相應系統中需要控制的內容和任務進行處理,如此也就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管控,最終也就必然會提升相應生產的經濟效益;最后,對于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表現出較為理想的安全性效果,降低系統運行中出現事故的概率,其同樣也是該系統得到較高認可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現狀分析
第一,信息集成化。對于現階段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來說,其最為主要的一個表現就是相應的信息集成化較為明顯,這種信息集成化也是該系統應用的一個重要價值所在。這種信息的集成化表現在具體的管理層面表現的最為明顯,通過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相關運行,能夠將整個系統中涉及的所有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并且相關管理人員也能夠通過恰當的途徑來獲取自身所需要的數據信息資源,如此也就能夠實現更為理想的`控制管理效果,這一點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得到了較為明顯的價值呈現,尤其是在一些財務信息的分析和應用上,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作用不容忽視,這也是信息技術手段融合運用的一個突出表現所在。第二,分布式控制系統。在當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中,分布式控制系統的應用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分布式控制系統的應用能夠較好通過通信技術手段、控制技術手段以及計算機技術手段的融合來提升其最終的應用價值效果,尤其是在整個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其能夠表現出來的積極作用價值還是極為突出的。第三,微機系統控制。在當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運行中,微機系統控制已經成了極為重要的一種方式,其具備著較為理想的人機操作界面,進而也就能夠更好提升其控制效果,保障整個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微機系統控制中,相應的運行平臺主要是借助于WindowsNT來實現,而該系統的應用則能夠明顯表現出較為理想的便捷化和靈活性特點,尤其是在一些較為復雜的系統程序中,這種系統應用方式的運行效果是比較理想的。
四、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統一標準。對于未來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發展,必須要首先從統一標準入手進行探索,這種標準的統一對于相應的系統運行以及后續的維護工作來說意義重大,尤其是相對于當前較為繁雜的市場環境以及具體系統運行狀態來看,這種標準的統一工作更是必不可少。相應的標準統一必須要圍繞著整個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各個環節以及相應的設備進行全方位處理,促使其能夠在具體的運行中具備較為理想的統一化表現,尤其是對于系統網絡結構以及計算機監管體系,更是需要參考較為合理的體系進行規范化控制,促使其整個系統更為高效可靠,相應的后續檢修也能夠更為便捷高效。第二,安全化提升。對于未來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運行發展來說,相應的安全化水平提升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安全化水平的提升主要就是針對現階段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運行中常見的各類隱患問題進行分析和防范,如此也就能夠有效提升其運行的保障價值,避免出現任何有損于系統運行效果的行為。五、結束語綜上所述,對于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應用而言,其在很多行業中都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價值,相對應的發展必要性也極為突出,為了更好提升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作用效果,必須要統一整個行業內的標準,并且加強技術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余崢.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xx(04):248.
[2]考麗.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xx(18):269.
控制系統論文12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對計算機和網絡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根據目前社會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發展水平,分析了計算機控制技術的應用,著重對計算機控制系統發展趨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工作原理;發展趨勢
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是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二者的結合,是二者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人們為了方便工作,用計算機來控制自動控制系統中的功能,于是就形成了計算機控制系統。它以計算機作為控制主體,并通過一些輔助部件將被控對象與計算機相連接,從而達到具有一定控制目的的系統。這里的輔助部件主要包括:輸入輸出接口、檢測裝置和執行裝置等。它與被控對象的連接和部件間的連接通常有兩種方式:有線連接、無線連接。以達到使被控對象的狀態、運動過程達到某種指定的要求,也可以是使目標達到最優化。
一、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我們常說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主要由硬件組成和軟件兩部分組成。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一般都有專門的數字--模擬轉換設備和模擬--數字轉換設備。由于一般都是對系統進行實時控制,所以有時候對計算機硬件配置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對于計算機可靠性、反應速度有著一定的要求。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實時數據采集:對被控制對象工作的瞬時數據進行檢測分析,并由傳感器傳輸給計算機。(2)實時決策:對采集到的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并與被控制對象的系統狀態進行分析,并按已有的控制規律,決定下一步的'控制過程。(3)實時控制:根據第二步的決策,適時地對執行部位發出信號,進而完成控制任務。這三個過程在一個控制系統中不斷重復,使整個系統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工作,并對被控對象和設備本身的進行隨時監控,一旦產生異常系統會及時作出處理。
二、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的應用
當今世界,要想提過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就必須首先提高這個國家的科學技術上,尤其應該把重點放在提高產品的創新和開發能力上。在高科技信息技術應用方面,要充分將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并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綜合應用,力求工業設計與工程設計統籌兼顧的原則,使兩者在實際應用中逐步融合,最終實現以為人服務為核心、控制一體化的智能控制體系。從目前工業發展的狀況來看,隨著CAD、人工智能、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的逐漸發展和應用,使得人們對設計過程有了新的認識,對設計的思維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從產品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來看,并行設計、協同設計、智能設計、虛擬設計、敏捷設計、全生命周期設計等設計方法引領了現代產品設計模式的發展方向。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信息化的推動下,產品設計模式必然朝著數字化、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趨勢發展。
三、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ㄒ唬┚W絡控制系統更加先進化
為了方便工業環境應用,人們設計出一種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微機系統。它利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來存儲用戶下達的指令,并將指令轉化為數字形式,通過對數字進行分析來完成預定的邏輯、順序、定時、計數和運算等功能。近年來可編程序控制器大多都采用計算機作為主要控制器,且存儲器采均采用集成電路的形式,因為集成電路具質量可靠可靠、功能穩定、價格便宜、體積比較小等優點,且人們對集成電路的應用技術較為成熟。近些年來由于智能的I/O模塊的出現,使PLC除了具備原來的邏輯運算、邏輯判斷等功能外,還具備數據自動處理、故障自行診斷、PID運算及網絡等新功能,從而大大地擴大了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應用范圍。
。ǘ┚W絡控制系統更加集成化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核心是中央處理器,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指揮真個系統的運行。人們把處理器、數據通信系統、顯示操作裝置、輸入/輸出接口、模擬儀表等眾多原件有機地集成在一起,就形成了計算機控制系統,它的出現為生產的自動化提供了可能。在實際生產中采用集成化的控制系統,會使生產成本更低、生產過程更加便利、產品質量更加可靠。因此,在新時期計算機集成系統會朝著更加集成化的方向發展。
。ㄈ┚W絡控制系統更加智能化
智能控制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是指不需要人的參與就能夠自主地驅動智能機器實現預期的目標,是用機器代替人工的前提條件。智能控制由眾多系統綜合形成,包括:識別控制系統、分級控制系統、綜合分析系統、控制系統和神經網絡控制系統等。以計算機級基礎,將智能控制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有機結合,可以實現工業生產系統的自動化的要求,這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有著重大意義。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直接影響了智能控制系統的發展。雖然目前智能控制只能較為淺顯的模擬人類大腦的思維判斷過程,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控制系統會更加的智能化。
。ㄋ模┚W絡控制系統更加網絡化
當今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全面應用,催動著控制系統的變革,也加速了新的控制理論的產生。控制系統更為網絡化,已經成為當前控制技術發展與創新的主要方向。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它還可以應用于控制現場,并將控制與管理綜合化、一體化。因特網的應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信息瀏覽、查詢、發布,人們現在可以利用因特網技術跨越地理因素,直接對現場設備進行遠程監測與控制,F代我們所用到的控制系統是由網絡構成信息和控制綜合網絡系統兩部分組成。現場控制網絡是將工作中的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形成分布式控制系統。通過因特網實現遠端計算機對現場控制設備的遠程監測與控制。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控制系統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此,在未來會朝著更加網絡化的方向發展。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正朝著智能化、集成化和網絡化的趨勢發展。更為先進集成電路的引用,提高了網絡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使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控制技術的發展將會有更為美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于海生.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何克忠主編.計算機控制系統[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3]熊靜琪.計算機控制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
[4]潘新民,玉燕芳,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實用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xx年5月.
控制系統論文13
摘 要: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領域中是核心部分,也是現代化工業的重要目標。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是未來電氣自動化工程發展的目標,而先進的科學技術對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目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和它未來的發展動向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現狀;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我國是一個工業為主導的社會,所以加強工業發展是促進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前提。電氣自動化工程在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之路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幫助企業提高檢測的精確度和減少經濟成本等。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還可以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產生,給電氣自動化工程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也為整個電氣自動化工程的順利運行作了保障。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發展是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它的發展也在現代化工業發展中有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的控制成本,也能增強工程的安全性和檢測的精準性。它不僅對企業有很大的作用,對于社會也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1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
雖然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也使電氣自動化技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若是與國外的發達國家根本沒有可比性。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若想在市場中處于不敗之地,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制造和研發的機構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徹底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1.1 運用的控制系統
我國大部分電氣自動化工程使用的系統都是分布式系統,也就是DCS。它是一種參考了舊系統集中式控制系統的所有設置而變化出來的新式計算機控制系統,不僅可靠性較強,擴充性也比較強。這些特點使得分布式控制系統廣泛的運用在生活、生產的領域。隨著分布式控制系統在電氣自動化工程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它的缺陷也慢慢被人們所知,例如它采用模擬的傳統型儀表,這讓系統不太可靠,并增加了維修的難度。所有的分布式控制系統生產廠家之間沒有同樣的標準限制,不能在廠家之間進行維修互換;而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價格也非常的昂貴[1]。
1.2 控制系統的信息集成化
在企業管理方面,若管理人員需要企業中的財務核算、人力資源等數據,需要用規定的瀏覽器操作,這樣不僅能夠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生產活動的信息數據,保護信息數據的'安全,還能有效的控制監督生產過程中的動態畫面。在電氣自動化系統設施等方面,微電子技術已經漸漸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原本規定的那些設備已經很少投入使用,這種環境下,設備統一的通訊能力和一些結構軟件也變得十分重要。綜上所述就是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主要的信息技術。
1.3 運用集中監控方式控制系統
集中控制方式是指利用一個處理器將所有功能控制起來,但由于數量過多,處理的速度也非常慢,從而導致整個機器的運行速度都十分緩慢。如果所有的電子自動化設備都要進行監控,主機的空間會越來越少,而需要監控的設備卻非常多,這就導致電纜的數量大量增加,提高了投資的整體成本費用,電纜的數量過多會使傳輸的距離較長,對整個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產生巨大的影響。由于隔離刀閘中的閉鎖和集中進行監控的連鎖都是用硬接線,設備是無法繼續進行功能擴容操作工作的,也會增加錯誤的指令,使電氣自動化工程的可靠性大大降低[2]。而且反復的接線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工作,查線和維修工作也會因此增加難度,容易因為這個問題產生錯誤的操作,導致整個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不能正常積極的進行操作。
2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2.1 統一性發展
若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能夠統一的發展,可以明顯提高現在的技術水準,也可以實現相關產品的周期性設計與規劃,節省對產品的精準測試、調試和運行、維護等工作的檢查時間。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統一性發展不僅能將電氣工程的開發從實行系統的固定模式中得以解脫,還能夠滿足發展的實際需求。接口的問題對于電氣自動化工程也是十分關鍵的。若能實現標準化接口,就可以直接在辦公室內遠程操作策劃方案,實現標準化接口也是保證數據能夠順利轉化的重要前提。
2.2 智能運行的開展
在電氣自動化項目的創新技術研發中,首先就是智能化運行的開展。如今智能機型的發展已經十分火熱,智能建筑系統的模式就是分布式集成和液體化集成。思維能力、感知能力和行為能力是人類智能擁有的特殊性能力,它的發展潛力非常大,人工智能是指由人類制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的智能。人工智能可以帶動電氣自動化控制領域的革新,也能在自動化控制的領域完全發揮自身的優勢[3]。人工智能能有效的促進自動化控制的發展,也推進了智能理論在控制技術中的應用,解決了原先難以解決的問題。
2.3 更加安全的電氣自動化工程生產
將安全防范技術完整的集成化是工程控制系統中的發展方向之一,如何實現人、機、環境三者的安全是安全防范技術的重要目標。用戶該怎樣利用最低的費用實現安全方案的制定,我們可以按照等級來落實,首先在安全等級最高的領域實施,再慢慢擴散到安全等級較低的領域。在公共設施層、網絡層、硬件設備、軟件設備等方面對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全與防范設計進行全面的研究。
3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電氣自動化發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氣自動化的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我國社會的持續進展也讓人們意識到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時代的需求,對電氣自動化發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氣自動化的發展前景十分的可觀,人們越來越能意識到電氣自動化的重要作用,對它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只有不斷的創新和研究,促進電氣自動化的發展,才能研制出更好的產品滿足時代的需求。我國的電氣自動化產業可以參考結合國內外的生產技術,發揮自身的潛力,給國人帶來更高水準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武芳軍.工業電氣自動化的重要性和發展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技(上旬刊),20xx(04).
[2]祖國建,劉桂蘭.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六個融合”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J].學理論,20xx(08).
[3]徐暢,畢莉紅.基于現場總線的電氣自動化設備.管理系統研究[J].中國軍轉民,20xx(Z1).
控制系統論文14
摘要:現階段自動化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各個領域中,它對提高現代工程機械集成系統的整體功能性有著重要作用,這也為自動化技術在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確保系統通過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為廣大用戶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駕駛環境。本文就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有關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自動化技術;汽車機械;控制系統;應用
自動化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領域中一門全新的學科,其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這是因為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傳統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所以對于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來說,自動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應用自動化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對于汽車企業用戶來說,自動化技術可以幫助其進一步提高整個汽車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幫助企業在新時期有效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基于自動化技術的系統功能模塊
1.傳感器系統
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有關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汽車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并且基于這一技術理論使整個汽車機械控制系統出現了兩種傳輸通道形式,一種是根據時間節點進行傳輸的通道形式,另一種為頻分制的傳輸通道形式。第二種傳輸通道形式在具體應用中所傳輸的`信號具有特定的頻率,所以在具體應用中并不會出現信號混淆的情況,并且該技術在具體應用中具有電路構成簡單、故障率低等特點,F階段基于自動化技術而成的汽車傳感器系統實現了對油溫、車速、干濕度以及距離等數據的自動采集,并將其與預設的參數進行自動對比來判斷整個汽車的實時工況,以便于整個系統可以做出最優化的調整。
2.中央控制系統
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的中央控制系統是基于微型計算機技術而形成的一種集成系統,由于微型計算機的接口數量、功能以及穩定性可以滿足多個不同任務控制要求,所以汽車中央控制系統在具體應用中具有功能多、控制精度高以及速度快等特點,所以對于整個汽車機械系統來說該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其運行效率。汽車中央控制系統在運行中的主要作用是實現對傳感器采集信息數據的處理,并且整個系統還具備自動報警等功能,監控設備在運行中一旦判斷整個系統出現異常則會自動報警,這對進一步提高整個汽車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及安全性有著重要作用。
3.PLC通信模塊
現階段PLC自動控制系統開始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這是因為該系統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了STEP7軟件進行編制,具備梯形邏輯圖、功能塊圖以及語句編輯等多項功能,并且PLC自動控制系統對于不同工作環境來說具有不同的I/O模塊,所以該系統中通過安裝人機對話接口可以進一步提高整個系統的操作性能,以便于用戶可以利用最簡單的操作方式來完成對汽車的控制。
二、自動化技術在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的具體應用
1.實時監測功能的實現
基于自動化技術而成的汽車機械控制系統為了滿足操作人員對于工作狀況信息了解的需求,其開發了數據報表的功能來達成這一目的,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系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來將數據打印成特定報表,并且提供了多種報表方式來滿足不同用戶對該功能的需求,所以其對進一步提高整個汽車控制系統的便捷性有著重要作用。
2.故障診斷與排除功能的實現
現階段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所使用的自動化技術是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而成的,可以實現對人類生產方式全過程的模擬。因此,自動化技術對于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來說是一項高度集成的綜合性技術,在工程機械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其整體生產效率與質量,同時也可以實現對一些突發狀況的自動檢測與排除,如果汽車機械控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它可以自動判斷,并按照相關預設的處理措施進行自動化處理,避免故障發生后整個汽車機械控制系統繼續運行而產生過大的損失,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基于自動化技術而成的汽車機械控制系統具有更高的經濟性。
3.安全機制的設置
基于自動化技術而成的汽車機械控制系統會預設不同等級的安全機制,而不同等級的操作人員也具備不同的權限,因此,對于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來說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汽車機械控制系統為了滿足不同操作人員的工作需求分別設置了多種不同的密碼等級,只有操作人員的密碼等級達到相關權限時,他才能查詢所對應的區域數據信息,對于沒有達到權限的操作人員系統則會自動拒絕其訪問請求。
三、結語
對于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來說,自動化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與綜合效益,這是因為自動化技術對于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幫助汽車制造企業通過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周洋.淺談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企業導報,20xx(11).
[2]張桂香,周之光.基于帶切換增益模糊調節的滑?刂扑惴ǖ能囕v電液制動系統[J].汽車工程,20xx(03).
控制系統論文15
關鍵詞:運動控制系統 教學模式 工程師培養 工程應用性 MATLAB仿真
摘 要:本文從培養卓越工程師的需求出發,對運動控制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課堂教學采用以學生為主,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同時課堂教學和實驗、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環節相呼應,為畢業設計打下基礎。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我國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計劃,通過教育和行業、高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使學生在走出校門后,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好的設想和概念轉化為現實的能力[1]。而現行的教學方法,在培養高素質綜合能力人才方面,還有著種種的不足,高校教育內容及方式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運動控制系統是自動化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該課程集電機及拖動基礎、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等課程相關基礎知識于一體,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因此課程的教學難度較大,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困難多,不能很好地掌握和進行實際系統的設計,所以有必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達到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一、課堂上建立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由單純的教師講授方式轉化為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式、討論式的教學模式。講課中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程講授方式貫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如講矢量控制系統,首先給出靜止三相坐標系下異步電動機的動態數學模型,讓學生思考如何轉化為直流電動機物理模型,提出解決方法,引出坐標變換的方法。引導學生推導同步旋轉坐標系下異步電動機的動態數學模型,引出矢量控制系統原理。建立矢量控制系統結構,通過仿真實驗分析系統性能。使學生不斷的思考,思維緊緊跟著課程內容進行,參與到教師的講課中。
二、理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組織
1.合理安排與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交流調速技術在實際中廣泛的應用,交流調速有取代直流調速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教學安排上,交流調速內容應占主導地位,在學時上應占課程的60%以上。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不僅要淘汰陳舊落后的調速方法,還要適當補充新的內容。例如在交流調速中,轉差功率消耗型系統只做簡要介紹,重點介紹高性能的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系統。
2.多媒體教學和板書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方面可加大課堂信息量,節省課堂現場畫圖時間。另一方面也可從網上下載實際案例的彩色實物圖片和原理圖進行講解[2],使“運動控制系統”的抽象概念和復雜過程形象化,采用動畫技術可以生動地將概念和復雜過程講清楚。但多媒體課件在需要回顧前面內容時不太方便,這時可用板書來彌補,將一些關鍵公式寫在黑板上,與課件上內容相結合,有助于學生抓住重點、更好地銜接新內容。
3.充分發揮Matlab在教學中的作用
將Matlab/Simulink仿真軟件引入教學活動中,可增強教學效果。仿真實驗尤其是用于交流調速系統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如矢量變換仿真、轉差頻率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統仿真和直接轉矩控制系統仿真等,使學生對交流調速系統變頻控制內容感到不再抽象,容易理解。
三、實踐教學環節的探索
運動控制系統課程的實驗教學環節包括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實驗教學有助于增進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但是傳統的'實驗多是驗證性的,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引進開放實驗設備,適當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課程設計環節彌補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在系統設計方面的不足,使學生初步體驗運動控制系統的設計過程。課程設計的題目可有兩個方向:(1)分析設計:根據控制對象模型和性能指標要求進行方案確定、原理電路設計、元器件參數計算和選擇、控制電路圖等[3],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仿真驗證:如交流調速系統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建立仿真模型對控制算法進行仿真,加深對SVPWM控制技術和坐標變換的理解,提高學生計算機仿真能力。
畢業設計環節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本專業各課程的理論知識,通過查閱有關文獻,確定設計中計算機類型,選擇轉速、電流傳感器,設計數字PI調節器,完成調速系統硬件電路設計及元器件選型。在實驗室對調速系統關鍵部分進行調試,編制出調速系統程序并調試通過,最終獨立設計出一個符合實際生產需要的調速系統。注重校企合作,教師和企業工程師聯合指導畢業設計,與實際緊密結合,為工程應用性提供保障。
四、結語
運動控制系統課程涉及的專業基礎課多、綜合性強,實驗教學手段落后等實際情況,導致教與學的難度較大,本文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在課程教學模式、課程內容、教學實踐環節、教學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方法。
【控制系統論文】相關文章:
控制系統論文12-07
控制系統論文08-10
控制系統論文15篇[薦]08-10
基于PLC的電梯智能控制系統設計開題報告07-16
論文及07-13
論文的評語03-14
論文的評語11-02
什么是論文?01-09
論文的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