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講座心得體會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文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1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
聽了魏先生的講座后,感慨良多,尤其被他睿智幽默、詼諧、生動的語言感染著。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著,被他積極樂觀的處世、工作態度所感染著。被他科學民主的管理所吸引著。他的舉手投足中讓我們感受到他樸素的人格魅力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整個過程中,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哄堂大笑。
他告訴我們珍愛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訣,叫做“松、靜、勻、樂”。“松”即身體放松;“靜”即心靈平靜;“勻”即呼吸勻稱;“樂”即情緒歡愉。他特別告誡我們要記住四字秘訣,要在紛亂復雜的'社會里,在緊張激烈的人際中堅守住心靈的寧靜,堅守住快樂的心靈之道。他認為,快樂可以外取,也可以內求。只有時時做到以靜制動,快樂才可能隨你而來!因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開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陰影,必定是陽光。
魏先生愛自己的事業,更愛自己的學生,所以他把當老師看作是一種享受。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除可領略到魏先生的班級管理藝術,也領悟到魏先生的為人處世的道理。“用平常的心態,高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去做實在的事情。”
魏先生的講座,總是將深刻的哲理,甚至苦悶的話題用流暢、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話語形象的表述出來,其語言如行云流水,揮灑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著所有在場的人,讓聽眾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他使聽者為之激動。為什么被別人視作艱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樣的親切和歡欣?這都出自他對教育的深刻認識和真摯的厚愛。他的思想不是超然無蹤縹緲的,而是真實質樸的,根植于我們的教育狀況,根植于我們的教師的需求,根植于廣大學子的心靈。因為,他總是把走向學校當作一種精神享受,把認真教書育人當作是一種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當作體驗生活的一種愉悅享受。他時時享受,處處享受。用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樂而不為呢!在他的講座中我最欣賞的有兩句話: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總之,一個人把自己管理得好好的了,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更多地激情投入到工作中,魏先生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脫;有社會活動家的閱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范,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著。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喜歡巍先生這樣的一句話:“守住心靈的寧靜,守住自己快樂的陣地。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2
時光飛逝,大學4年的生活匆匆走過了4分之3了,我們的大學生活基本已經算結束了,在大三期末的最后時光中,我們有幸能夠聽到李老師的畢業論文指導講座。
通過李老師的的畢業論文指導講座,讓我對寫畢業論文的過程,內容題材選集以及基本格式有了詳細的了解。
畢業論文是對我們大學4年的學習生活以及實習實踐活動的一個總結。通過畢業論文,可以全面考查我們所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理論或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字寫作能力。
而畢業論文的質量也反映出我們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所以畢業論文的撰寫是順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
李老師的講座讓我們了解到每個步驟中需做到和注意的,老師講解了開題報告的`整體結構,包括選題的目的和意義,文獻綜述和研究的主要內容以及開題報告的格式等等。
通過李老師嚴謹而深刻的講解,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整體把握了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前的準備工作,這四個方面分別是畢業論文研究層次的確定、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確定、畢業論文研究方向的確定,同時李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述結合以往的指導經驗,來綜合具體講解為我們指出在如何選題和選什么題上。
李老師首先給我們講訴了寫論文的必要性,告訴我們畢業論文的文獻可以從哪些方面收集到,依次為我們介紹了文獻的等級以及確定選題的方向,根據自身所感興趣的方向,確定題目的大小,研究意義。
在這次講座中,老師的講解為我啟發了許多寫論文的思維,對于寫論文的無從下手,到現在的思路清晰。李老師的經驗也讓我在對寫論文時應該避免什么東西,以及應該注重什么東西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老師們的費心講解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于論文的寫作有了大概的的提綱。
1.早定選題、早作準備
畢業論文的寫作安排在實習時期,時間短,任務重。在寫作文的時候對于沒有論文寫作能力和經驗的我,假若之前沒有準備和材料積累,要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完成5000字以上的畢業論文,確有困難。因此,必須早定課題,早作準備。我覺得應提前到畢業前一年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安排。可以使我對本專業范圍內的某些問題,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進行初步研究,并搜集,積累材料。這樣,寫作的時間提了,也充裕了。
2.加強基礎,強化素質,提高能力
對于我本人來說,沒有系統的完整的基礎知識,又缺乏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要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畢業論文是困難的。我認為應想各學科教師討教本學科的前沿知識,以及現今各個國家正在研討的問題,以增加論文的時代性;在平常時寫些小論文,以提高我的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寫作能力
通過這次李老師的悉心講解,使我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有了很大的啟發,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更加有了信心。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3
一、教研論文的必要性
為了讓我們明白如何撰寫教研論文,湯教授一開始便采用了生動的例子講述如何發現問題。發現了問題,我們的論文才有“論”下去的必要性。因此,如何發現問題是些教研論文的關鍵,湯教授就問題來源作了深刻的講解。人我們從五個方面來思考:
1、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2、自己最希望解決的問題;
3、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
4、自己在教育、
教學
中遇到的難題;
5、自己說不清楚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舉一些實際例子。
不論是評審職稱的需要,或是為了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還是僅僅出于個人的'興趣愛好,以上五個方面值得我們寫論文時好好思考、借鑒。
二、教研論文的寫作原則
1、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
總結經驗,形成文字,可參考相關文獻,但不可抄襲別人的作品,這是首要原則。
2、博覽深思,禁止迷信權威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經常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我們自己更要以身作則。正書籍和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心中理想世界的堅持,更是對我們思考和心靈的升華與凈化,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只有博覽群書,日積月累,撰寫論文時才能得心應手。當然,書本的知識固然能夠為我們提供不可或缺的養料,不過大多是理論知識,難免有過時的知識,所謂權威知識的正確性也是相對的。作為一名有志的年輕人,我們要敢于從實踐中不斷發現新知識,才能產生超越前人的知識高度。因此,我們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三、寫作要求
聽了湯教授的講座,我對寫作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也可以是其他老師做法的提煉,更多的是包括自己在內的眾多老師的經驗薈萃,具有理論與實踐結合,感性與理性的特點,選取有一定理論色彩的典型案例。其次,關于學術論文,一般都由假設開始,經過理論驗證,事實論證,有一定的思辨行的研究。而教學案例可以從教學方法、教育對象、教學模式、考試分析等入手。以上寫作要求,為自己今后練習寫作指明了方向。
活到老學到老,做一名學習型的新時代教師是自己一直的追求。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5篇01-19
《解開教研論文寫作的密碼》專題講座心得體會[優秀]02-19
講座心得體會04-07
講座心得體會09-19
講座的心得體會03-22
教育的講座心得體會05-30
文學講座心得體會06-05
家庭講座心得體會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