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摘 要:一、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研究現狀 1.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內涵 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通常與公益性開發相對。在政治經濟學中,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交換是產品轉化為商品的前提。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前
關鍵詞:檔案信息化論文
一、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研究現狀
1.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內涵
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通常與公益性開發相對。在政治經濟學中,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交換是產品轉化為商品的前提。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前提是檔案信息具有商品屬性,并有對其進行交換的必要與可能。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主體不是檔案部門,而是商業機構或組織,檔案部門需出讓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權;開發對象是具有商業價值的檔案信息資源,最終目的是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價值最大化。與公益性開發成果不同的是,商業性檔案信息的消費是排他性的,消費群體具有針對性。
對于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定義,本文贊同如下觀點,即商業性機構通過與檔案部門合作,或者通過公共交易平臺獲得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權,在此基礎上從事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并通過交換、出售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產品、成果和服務達到獲取經濟收益目的的行為。
2.國內外研究現狀
以“檔案信息資源”+“商業開發”為檢索詞,在CNKI平臺進行全文檢索,根據內容排除后得到相關文獻14篇,時間從2004年至2014年。早在1996年就有學者在文章中提出“檔案信息商品化的途徑”。 通過近幾年的文獻看出,國內對于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研究,主要方向包括開發模式研究、檔案信息服務、檔案信息市場、經驗借鑒。值得注意的是,多篇文獻中將商業性開發作為公益性開發的補充模式加以提出,指出檔案信息資源公益性開發的不足,強調以公益性開發為主,以商業性開發模式激發檔案信息開發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此外,有學者提出商業性開發并非適用所有檔案機構,政府應首先承擔公共檔案館服務職能。盲目嘗試而不考慮實際情況,只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在Web of Science、EBSCO、ProQuest數據庫中進行相關檢索,所得文獻主要涉及公共部門信息資源再利用或政府信息再利用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部門信息商品化趨勢和信息交易、公共部門信息商業化應用的障礙與現實條件、政府信息資源的經濟價值和潛在的商業應用價值。還有一些文獻引入案例分析,研究檔案館的營銷模式,提倡利用新技術和利用方式創新。
從國內外現狀中可以看出,國內相關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未達到一定研究水平;從相關作者所撰文獻的內容看出,研究還局限于檔案學界內,沒有深入的跨學科研究;部分作者對學科敏銳度較高,有前沿意識。國外的信息資源商業化中沒有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針對性研究,但偏重于檔案信息產品開發的實際應用性、檔案休閑服務,實踐性較強。本文總結目前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狀況與經驗,從傳統檔案機構、社會環境、檔案用戶、公民權利等角度,分析國內進行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該方面的研究作一些補充。
二、影響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有利因素
1.豐厚館藏奠定資源基礎
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具有豐厚的館藏量作為資源基礎。根據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我國國家綜合檔案館數為3325個;國家專門檔案館數為240個;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44759.10(萬卷、萬件),而國家綜合檔案館開放檔案數量僅為8490.00(萬卷、萬件),開放檔案數量不到館藏量的19%。可見大量的檔案信息資源還未發掘,雖然“藏”是“用”的前提,但藏而不用,或者利用率低,也是一種間接的資源浪費。
此外,綜合檔案館擁有穩定的檔案來源,館藏不斷擴充,即使檔案有年限,但相對快速增長的館藏量來說,僅僅靠銷毀超過保管期限的檔案似乎不能應對館藏膨脹的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0-2009年,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量每年都在增長,2009年館藏量比去年增多了3038.2(萬卷、萬件)。
綜合檔案館的檔案信息資源,不僅在數量上有充分優勢,來源多樣也使其館藏檔案具備豐富全面的內容。況且幾近海量的檔案信息資源對于檔案館本身而言,是數字化檔案的素材,也可以說是一個開發瓶頸。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首先有良好的基礎資源作為保障,其次,檔案館可借助外界的技術與人力等資源優勢。如若處理好檔案保密與開放的平衡,適當開發,國家檔案信息資源將成為可觀的社會信息財富。
2.檔案用戶需求變化
社會發展與市場機制促進了檔案用戶需求的立體化與多元化。檔案用戶需求立體化的表現在于,檔案用戶的需求逐漸具有多層次特點,包括普遍性檔案用戶需求、專業性檔案用戶需求和創新性檔案用戶需求;檔案用戶需求多元化的表現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產生了新型檔案用戶,如企業改革遺留的檔案保管或歸屬問題。總的說來,檔案用戶需求變化可以概括為檔案用戶需求范圍擴大、信息層次加深和檔案用戶群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國家綜合檔案館檔案利用量在2006年大幅上升,直到2009年一直保持穩步增長趨勢。
檔案信息需求是變動的,檔案用戶通過利用檔案得到了滿足的同時,又產生新的檔案信息需求,并隨著社會、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目前信息用戶的數字化檔案信息需求日益突出,檔案信息服務在不斷完善傳統的檔案提供利用方式外,還需滿足數字檔案信息用戶的需求。我國檔案館作為傳統保管機構的角色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檔案館有限的信息服務能力與公眾增長的信息需求的矛盾日益凸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檔案機構必須尋求新的開發途徑。
3.檔案信息市場發展
從檔案產品及檔案服務所包含的勞動性質和特征來分析,它們是高度密集型的智力活動,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某種效用和利益,完全可以通過市場交換來實現其勞動價值。它是檔案信息市場的一種模式。我國檔案信息市場在具體運作中的表現形式有檔案館有償服務、檔案信息交易市場、檔案中介服務和商業性檔案數據庫等,具有多元化趨勢。
多種市場模式并存的局面為檔案信息服務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開端,而社會信息產業的興起和對檔案信息經濟價值認識的深化,終使產業型檔案信息服務得以發展。活躍的檔案信息市場是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前提,而檔案信息商品是檔案信息市場的主體。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優勢在于能提供高質量、多形式的檔案信息產品,能為檔案信息市場注入活力,有利于規模化的檔案信息服務市場與檔案信息服務產業的形成與發展。
摘 要:三、影響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障礙因素 1.檔案機構驅動力不足 檔案部門的檔案信息服務一直以公益性開發為主,開發主體是檔案部門自身,檔案信息開發靠政策、法規驅動,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目的以滿足社會的普通利
關鍵詞:檔案信息化論文
三、影響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障礙因素
1.檔案機構驅動力不足
檔案部門的檔案信息服務一直以公益性開發為主,開發主體是檔案部門自身,檔案信息開發靠政策、法規驅動,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目的以滿足社會的普通利用需求為主。這種開發模式本身是基于檔案部門履行公共文化事業機構的職責,以滿足整個社會的檔案信息需求為目的,然而事實是它已經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社會效益。
檔案機構驅動力不足的原因在于:我國檔案機構定位不準確,既是文化事業單位,也是行政管理機關,職責不明晰,自身很難成為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主體;由于缺乏經濟動力,非營利性信息服務效率低下,信息服務質量不理想,檔案部門缺乏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驅動力。單純依靠自身而沒有來自外部環境的刺激,囿于行業體制的框架內,檔案機構作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主體,很難具有創新性開發的動力。這也是商業性開發的阻礙之一。
2.信息權利的沖突
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另一障礙是檔案信息權利的沖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民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的`矛盾。知情權是公民的憲法性權利,也是公民的生存權、發展權的題中之義。信息資源的價值在于可共享性,即大多數人平等地獲得并利用信息,信息資源的價值才能得以實現。檔案信息本就是面向社會的公開信息,但在信息資源開發過程中,可能涉及到公民個人生活情報資料等私人信息,一旦泄露就有可能侵犯到公民隱私權。這與信息資源的共享性相悖。二是信息產權保護與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矛盾。知識產權保護是為了保護產權持有者的權益,包括專利、版權、著作權等。但在實際利用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會縮小信息資源的共享范圍。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有償服務行為,開發主體是商業機構或企業,開發需要考慮成本與收益。如何在權利之間、投資與收益之間取得平衡,這種相對取舍必然也是一個利益評判衡量的過程。
3.開發過程缺乏效益原則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是對檔案信息的加工,使分散的檔案信息成為濃縮精煉的檔案信息產品,開發成果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參考價值。我國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實踐中缺乏效益原則。主要表現在: 檔案信息資源開放范圍過窄,社會檔案信息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檔案信息服務方式滯后,制約了社會對檔案信息資源的完整、高效與低成本利用;檔案信息資源開發改革力度落后于社會實踐的發展要求,檔案工作社會效益下降,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相對成本不斷提高。
在缺乏效益性的狀況下,對檔案信息服務的深化與發展也不具備可行性。通過商業性開發的檔案信息資源,轉化為檔案信息商品進入市場。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受市場機制調節。此時首先需要考慮經濟效益,滿足投入/產出的平衡;其次檔案信息資源具有特殊性,也需考慮開發的社會效益。如果不將效益原則納入檔案信息資源開發過程中,商業性開發也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實現。
四、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策略
1.關注檔案信息開發權問題
商業性開發中,檔案機構需授予合作方檔案信息的使用權。檔案信息增值開發授權是擴展檔案信息使用權主體范圍的一種方式,即通過檔案信息營利性使用權的授予,擴大檔案信息使用權的主體范圍。取得了檔案信息開發權,開發主體才能合法開發,但開發主體并不擁有檔案信息的所有權,而是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需要注意的是,開發主體在在開發檔案信息的同時,會牽涉個人、企業和其他非政府社會組織的隱私。因此在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過程中,要注意檔案資源方、檔案管理方和檔案用戶的信息權利,建立檔案信息開發權的授權機制。
2.明確商業性開發范圍
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的范圍限定在具有潛在商業性價值的檔案信息。商業性價值這一概念看似很寬泛,但根據信息需求規律,大量用戶的信息需求重復出現在一部分常用的信息資源中。從信息開發層次看,檔案館藏中一次信息占據了主要比重,檔案館中的信息資源未必得到充分的利用。檔案用戶除了需要原始信息,往往更關注經過分析、預測的綜合信息,即層次深、專指性強的二次甚至三次信息。因而,在不違背檔案保密期限的前提下,商業性開發的范圍和檔案館公開檔案的范圍并無二致,但檔案館與商業機構的合作,滿足了公眾更深層次的信息需求,商業機構宣傳其形象與文化,經濟、社會效益并舉。但與此同時,必須將著作權、信息市場成熟度等因素納入考慮,需要在合作機制中進一步深化。
3.開發過程確立效益理念
檔案信息資源的商業性開發需立足效益理念。商業性開發的成果并不具有普遍性,而是針對特定群體,通過用戶消費收回成本并獲取利潤,相對公益性開發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如果盲目開發,勢必造成信息資源、人力資源的浪費。所以,商業性的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要同時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納入規劃。從開發主體角度出發,如果開發的價值很大,則須努力提高開發的投入/產出比,提高凈收益;從檔案利用角度出發,還要考慮開發活動的社會總收益,即努力提高用戶的直接收益,降低用戶獲得、利用信息時的非物質性消耗。
【檔案信息資源商業性開發影響因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影響員工培訓積極性因素及對策分析05-21
影響員工歸屬感因素05-16
影響面試成績的因素02-22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因素分析論文08-11
影響養老金水平的因素10-24
新西蘭留學獎學金申請的影響因素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