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連續斷板,由于這次斷板處于夏季施工,且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一些特殊的施工方法,造成干縮、冷縮裂縫并形成斷板。對斷板產生的原因就當時的施工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以后工作應注意的問題,以防止類似的現象的再次發生。
關鍵詞:高溫 溫差 干縮裂縫 冷縮裂縫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夏季施工應根據氣候炎熱的特點,采取必要的施工技術措施,來進行施工。否則就容易使新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斷板,甚至是連續斷板。在一次夏季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一些斷板和連續斷板現象,筆者覺得很有特殊性和典型性。故對斷板產生的原因就當時的施工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以后工作應注意的問題,以防止類似的現象的再次發生。
一、 斷板產生的過程
a) 施工時間及氣候條件
i、施工時間為2000年7月24日上午6:00—12:00;
ii、 氣候條件:晴,最高氣溫35℃,東南風:4—5級。
b) 斷板的產生
i、上午從6點開始,至中午12點,該段工地仍在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已處于高溫及烈日暴曬的情況下,為防止太陽直接曝曬于板塊表面。施工人員在用遮雨棚擋住一部分混凝土板外,同時用一部分黑色編織布及塑料布進行遮蓋,在中午陽光的直射下,塑料布下混凝土在氣溫及水化熱的雙重作用下,溫度上升很快,并且很快達到65℃左右。施工人員在發現溫度過高時,又在13:30左右時將混凝土表面的塑料布及編織布揭去。當天下午就發現了一塊混凝土板出現橫向裂縫。同時,沒有及時采取措施盡快根據混凝板的實際情況提前進行切縫,因此在7月25日上午例行檢查時,發現出現連續斷板,共計斷板10塊,大多數為橫向斷板,并貫通整塊面板。
二、 原因分析
a) 夏季施工沒有采取必要措施避開高溫階段
i、 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第4。8。4條(四)規定:氣溫過高時應避開中午施工,可在夜間進行。并在第4。8。3條規定,“當混凝土拌合物溫度在30—35℃時,混凝土板的施工應按夏季施工規定進行。”查當天施工最高溫度35℃度,晴天,日照充足,中午11:30—14:30時是氣溫進入最高溫度階段的時間,此時還在施工,溫度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本段曾在6月13日上午施工一段的試驗路。在上午11時停機,到下午2點鐘時,其混凝土表面已產生縱向、橫向裂縫等大小不等的不規則裂縫和斷板,當時分析就已經指出夏季施工應避開中午高溫時間,防止產生裂縫或斷板,7月24日的斷板再次證明這一規律。
b) 干縮裂縫
i、在水泥混凝土中,水在水泥石中是以化學結合水,層間水物理吸附水以及毛細水等狀態存在著,當這些水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失去時,水泥混凝土本體就會受縮,這些就是干縮。但是這是自由收縮,還不會導致裂縫的發生,惟有收縮受到限制而發生收縮應力時,才容易產生干燥收縮裂縫,水泥漿干縮的內部限制主要是混凝土中骨料對水泥漿的限制。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水泥漿的收縮率被限制了90%,所以混凝土內部經常存在著引起干縮裂縫的應力狀態。干縮裂縫一般為表面或不規則斷板。
ii、 混凝土面板在澆筑完成后。經過表面修整抹面后應盡快采取措施避免日光曝曬新澆筑的混凝土,使其表面減少蒸發量,防止混凝土面板表面迅速失水而產生干縮裂縫。
iii、本段混凝土在中午澆筑后,為防止陽光暴曬,雖然一部分采用遮陰棚,一部分采用了黑色塑料編織布覆蓋,但在高溫時揭走覆蓋物而產生的表面迅速失水,就造成了水泥混凝土的表面蒸發的不均勻。水泥混凝土表面的迅速失水以及失水的速率不同,是該段產生干縮裂縫的一個重要因素。
c) 冷縮裂縫
i、在提出這個問題時,有人會感到奇怪。在夏季施工時怎會產生冷縮裂縫呢?實際在特定的條件下,人為造成大溫差,使表面迅速收縮,產生拉應力造成斷板。
ii、和一般材料一樣,水泥混凝土具有熱脹冷縮性能,混凝土板塊的熱脹冷縮都是在相鄰部分或整體性限制條件下發生的,故熱脹屬于變形壓縮,而冷縮則屬于拉伸變形很容易開裂。
iii、水泥的水化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釋放大量熱能,致使溫度上升,在通常溫度范圍內,混凝土溫度上升1℃,每m膨脹0。01mm。這種溫度變形對大面積板塊極為不利。
iv、有資料表明,水泥水化過程中的放熱速度是變化的,初始較慢,25min后增溫,大約在終凝后12h的水化熱溫度可達80—90℃。使內部混凝土產生顯著的體積膨脹,而板面溫度隨著晚上氣溫降低,濕水養護而冷卻收縮,致使混凝土路面內部膨脹,外部收縮,產生很大的拉應力。當外部混凝土的受拉應力一旦超過混凝土當時的極限抗拉程度時,板塊就產生裂縫后橫向斷裂。此外,從最高溫度降溫,由于受到已有基層或已硬化混凝土的約束力,在溫度下降時,就不能自由收縮,就要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大多是貫通路面的。
v、當板溫均勻下降時,其溫度差引起的應力可用下式計算:
vi、板中:σx=ErαΔTP/(1—μc)
vii、板邊:σx= —ErαΔTP
viii、式中:α— 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一般為1×10—5
ix、p — 因溫度應力作用時間長,考慮徐變影響的應力松弛系數,一般取2/3;
x、ΔT— 溫度差;
xi、 μc — 混凝土各齡期的泊松比,設為0。15;
xii、 Er— 混凝土各齡期的彈性模量(MPa)。
xiii、 本段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加塑料布覆蓋,由于氣溫高再加上水化熱的作用,混凝土表面溫度以達到65—75℃,而施工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把塑料布揭去人為造成混凝土表面溫差,查當時最高氣溫為35℃,以65℃來計算,其溫差為35—65=—30℃,根據公式,查有關資料:
xiv、 在Er=2。5×104Mpa;ΔT=—30℃時,則板中的溫度應力為:
xv、 σx=2。5×104×1×10—5×(—30) ×2/3/(1—0。15)=—5。88MPa
xvi、 一般混凝土抗彎拉強度僅為抗壓強度的1/8—1/7,即為4。38—5。0Mpa,本段水泥混凝土設計抗彎拉強度為5。0Mpa,可見氣溫驟降30℃的溫度應力在短時間內超過混凝土的設計抗彎拉強度,板塊的橫向裂縫已不可避免。
d) 切縫不及時
i、 由于高溫季節施工,又是在覆蓋升溫的情況下,應加強觀察提前進行切縫,使混凝土內部的拉應力釋放在切縫端。
ii、 該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沒有采用真空吸水工藝,再加上夏季施工外加劑中摻有緩凝劑。正常是在下午開始施工,當板面成活后,在當時溫度條件下一般都要在16—18小時才可以切縫,而該段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在上午施工,經過中午烈日高溫影響,再加上人為覆蓋增溫,因此混凝土板強度形成較快,作為施工人員,應當隨時注意觀察,一旦強度允許,及時切縫。
e) 施工人員經驗不足,遇到問題處理不當
i、 筆者認為,在當時已用塑料布覆蓋的情況下,如果不是揭去覆蓋物而是既然已使用就暫時不動,讓混凝土在高溫情況下繼續保持濕潤,那么塑料布就會保證混凝土表面不至于迅速的大量的失去水分,同時也不會產生較大的溫差。施工人員應加強觀察,在高溫高濕情況下混凝土強度上升很快,及時切縫,這樣就可以減少斷板,甚至不斷板。
三、 綜上所述,該段混凝土產生連續斷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因此,通過這次問題的出現,給了我們以下的啟示:
a) 夏季施工,必須避開高溫時間,這是防止裂縫和斷板的最有效的方法。
i、這段問題出現之后,后面的工程都采用了午后3—4點開始施工,一直施工到深夜的時間段,再加上其他措施得當,施工了3萬多平方米的混凝土路面目前尚未發現一塊斷板 。
b) 對已完成的混凝土板面,應注意防止表面失水太快,形成干縮裂縫,一般都是采用噴灑養護劑及遮雨棚防止曝曬的形式來避免。
c) 防止冷收縮,特別在施工中突然遇到雷陣雨氣候的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對已形成強度的混凝土板應加快切縫進度,減少冷收縮裂縫的產生(這也是GBJ97—87規范附錄三中規定的)。更不要人為的造成溫差,要做好保溫保濕工作。
d) 要根據不同情況,及時作好混凝土板面切縫工藝,并保證一定的切縫深度,使切縫部位足以釋放混凝土板內部產生的拉應力,不至于產生斷板現象。
【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低溫環境下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影響論文(通用10篇)10-11
水泥路面施工合同03-22
該斷就斷的說說01-18
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探討論文(通用6篇)06-07
財務報表分析論文07-29
議論文寫作失敗三大原因04-09
混凝土的實習報告04-21
混凝土實習報告03-20
求職切勿自斷前程09-25
水泥實習總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