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愛后進生,提高教育質量論文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件繁瑣而艱辛的工作,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老師才能真正體味到,特別是承擔“普九”工作的學校教師!捌站拧睂W校的后進生所占比例較大,教育教學任務十分堅巨,很多老師面對這大面積的后進生很是棘手。因此,轉變后進生,提高教育質量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提高學習困難生的成績,轉變后進生消極落后、怠慢的思想,應從分析其差的原因入手。形成后進生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有的父母離異,各自奔波各自的生活,對孩子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有的父母迷戀麻將,不管孩子;有的從小就基礎差,家長對孩子已失去信心;有的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對學習無半點興趣,只是為混日子、打發時光;有的是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未能適應后進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特點,教師就高不就低,對差生甩手不管,放松要求。這種做法是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背道而馳的。要轉變后進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轉變落后學生觀,樹立現代學生觀
叫學生轉變,自己得先轉變。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個老話題,也是一座堡壘。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從教人員要從根本上轉變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什么樣的人才觀,就能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有了適應時代要求的正確的學生觀,才能培養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人才。轉變落后學生觀,樹立新的學生觀,對基礎薄弱的學校更為重要。這種觀念的轉變首先要著眼在本地方和普遍的或者說是全體教師的轉變、辦學宗旨的轉變,要使培養出的學生升學有基礎,就業有技能。
轉變學生觀必須真正認識到什么是好學生,什么是后進生?荚嚪指呔褪呛脤W生嗎?聽老師話就是好學生嗎?事實證明:這樣的學生走出校門,在事業上未必有多大的創新成績。筆者認為,好學生應該有如下品質:在物質文明建設中能勤勞致富;在精神文明中追求美好;在處理人際關系上敢于樹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在遵紀守法上敢于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尊重人、關心人的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有愛心、善良、誠實的學生都是好學生。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適應后進生的個性特點,從而轉變落后的學生觀。
二、采用多種方法教育后進生增強信心
天賦和機遇固然是成才的重要條件,但我相信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念加上不斷訓練的結果,有無堅定的信念和能否對人的潛能正確開發是至關重要的。信念是植根在人心底深處的欲望,增強了信念就有了奮斗目標。我反復尋找學生后進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用生活中的事例教育鼓勵他們,證明他們不比別人差。我和他們談話和藹可親,使其心悅誠服。平時多給他們創造說話的機會和可能,如:說一個故事,談點計劃,講點打算。用生活中平凡的事鼓勵他們,促使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并付諸于現實,一改過去對后進生埋怨、責怪的做法,相信他們身上同樣有成功的可能,從而產生積極的期望。適度提出要求,用自己的信念鼓勵、支持學生,獲取微小的成功,使后進生經歷成功的體驗,揚長避短;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利用后進生在班上有點號召力這一優勢,培養他們當班委,在老師的器重下,他們往往最終能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這樣,他們就有了學習的信心;支持后進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如文藝匯演、主題班會、生日慶典、節日慶祝、體育比賽、小制作展等。讓后進生和所有學生一樣得到同樣交流的機會、施展才能的可能,賦予學生理解社會、理解自然的契機,盡可能地擴大其交往的范圍,讓他們獲取成功,樹立信心。
三、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品質。要轉變后進生,首先要注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做法是:在學生剛入校時,就讓他們了解《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由教師逐條一一講解,讓學生理解并背誦;還可以由學校或年級組織有關《守則》和《規范》的知識競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其內容和要求;關鍵是督促學生按照《守則》和《規范》的要求去落實在行動上。這一點還需我們全體教師參與管理,從遠處著眼,從小事抓起,隨時隨地糾正后進生的不良習慣,大家要齊抓共管,并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逐漸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開展對后進生的學習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后進生之所以后進,是因為由來已久,積習難改。大多由于學習跟不上,對學科無趣,教師批評多,天長日久,教師不理,家里不管,成了自由兵。為此,要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學習內容上降低要求,分小組、小步子、快節奏地進行;分配優秀生或中等生與差生結對子,找幫手,或兩三個人自由結合成興趣小組。教師勤督促,多檢查,急反饋,不放過任何一次參與教學活動的可能。對取得的成績多表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習慣養成后,再逐步提出新要求,使其能循序漸進,逐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后進生感覺到自己是有用的人,也能學得好。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普遍地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
五、建立激勵后進生普遍發展的新機制
后進生的轉變是普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實現全民族整體素質提高的關鍵,也是轉變后進生的前提。后進生不能轉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者思想觀念的程式化造成的。長期以來老掉牙的教法,一味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束縛了全體教師的手腳。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求教師一定要從整體認識學生,適應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可能方向,為將來走向社會準備。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做的。
1.變一次評價為多次評價。把學生過去的種種表現同現在相比,有進步、有提高的予以及時表揚。
2.開展心理攻堅。每位后進生的表現、品德、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我都一一記錄,對后進生進行意志、信心、情感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戰勝困難、不怕失敗、經得起挫折、向往成功的信心,為后進生排憂解難。我常對后進生說:“你遇上什么不愉快的事,千萬想著我”。教師要主動幫助后進生解決困惑,消除心理障礙,建立良好的心態。
3.建立家校聯系制度。有時后進生跟家長有密切關系,有的家長看孩子不是念書的料就消極怠慢孩子,有的家長聽之任之放松管理。針對這種情況,我走訪那些家長,與他們座談。幾年下來班組學生家長我都很熟悉,甚至跟家長成為了好朋友。這個做法對后進生的轉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總結出,班主任也好,任科老師也好,你對學生心實,不怕吃苦,學生給你的回報就更豐厚。
4.成立家長培訓班。很多后進生的家長教育觀和教育方法不當,所以學校建立了家長培訓機制,承擔起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干預家長的教育觀和教育方發,從而提升孩子對做人、做事、學習的認識,并給出正確的行為榜樣。反復訓練、實踐、強化,直至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達到徹底轉變后進生的目的。
總之,德育改革的目標就是使后進生成功地實現轉變,轉化為能適應社會規范的社會人。這就要求所有從教人員樹立對后進生負責的觀念,了解每個后進生的形成原因、解決方法和突破口,使后進生轉變工作有的放矢,針對性強。對后進生不能壓,而應設法激發他們自我教育的力量,幫助他們按一定的規范成功地管住自己。
【關愛后進生,提高教育質量論文】相關文章:
試談新課程改革與教育質量論文09-09
幼兒園教育質量提高心得體會12-16
提高管理范式信息素養的論文07-18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論文07-23
如何提高論文寫作能力10-19
提高寫作能力必須精讀勤練的論文08-19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的教育理論論文07-22
加強小練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論文09-08
提高高中英語寫作之我見論文09-08
提高日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論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