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留學國家大學寬進嚴出,留學生拿不到畢業證書!
英國大學一年分為三個學期,并有兩次大考和一次補考,其中兩次大考一次在圣誕節后,一次在放暑假前,而9月份的考試為補考。
不少中國學生留學之前并不知道,歐美大學對剽襲的處分十分嚴格。
在國外,每句引用別人的語句都必須標明出處,否則會被視為剽襲,不標明出處而大段抄襲的論文絕對通不過。
如果教授抄襲別人論文,他會丟掉飯碗。
我在比利時留學時,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名博士生狀告她的博士導師剽襲了她的博士論文,并將剽襲處用紅色標出,盡管只有幾頁,但最后的結果是博士生勝訴,這名博士生導師被大學除名。
而且,因為有這種道德上的“硬傷”,這位博士生導師也不會再被其他大學聘用。
關于國外高校的考試方式,國內媒體和網站很少報道。
在我曾就讀過的國外高校,每門課程結課時,先寫一篇論文(paper),交給任課教師,然后等任課教師的通知,按約定時間到其辦公室進行口試。
考試時,先抽簽,然后根據抽到的題目進行口試。
口試中,老師會打斷考生問其他問題或相關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該門學科是否真正掌握,能否融會貫通并有自己的見解。
例如,統計學這門課程,大部分學生的論文都寫得不錯,但通過口試,就有不少學生未通過,口試往往能測出一個學生的真實水平。
在英國大學里,本科生的考試和國內的考試相同,在正式的考場里進行,也是采用答卷的形式,但查作弊查得很嚴。
如果在考場上發現有學生作弊,主監考官會寫一個專門的報告,報告作弊者的方式和作弊過程,上交給學校相關機構,處分也視作弊程度的輕重分為重考、取消該門課程考試資格、取消學籍、開除等。
英國碩士生的考試因學科專業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文科學生在學完一門課后,常常是由任課教師出一個命題,寫論文,再由教師進行批改打分,而經濟學、數學、工科的研究生要進行統一的考試,在考場進行筆試。
英國大學一年分為三個學期,并有兩次大考和一次補考,其中兩次大考一次在圣誕節后,一次在放暑假前,而9月份的考試為補考。
美國大學的考試又是怎樣的呢?
我的侄女高一就到美國留學,目前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讀本科。
據她介紹,美國大學考試的形式取決于所學的科目和課程。
例如,學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等)的學生,需要考聽力、口語和寫作(或筆試)。
藝術專業學生的考試往往是交藝術作品。
理科專業學生的考試方式和國內相似,通常為坐在考場里筆試。
一般來說,文科考試由學生在網上交論文,再由任課教師在專門網站上查出學生所交論文與其他論文的相似度,即“查重率”。
學校對文章相似度達到的百分比有嚴格的限制,超過的便被視為不合格或剽襲。
國外考試確實嚴格。
回憶留學期間,我所在的班有十幾個留學生,由魯汶大學最嚴格的教授授課,第一次考試僅有兩個人通過了他的課程。
我雖然有幸得到了“最優秀”(AA+)的成績,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卻是同樣課程的幾倍。
比利時、荷蘭等歐洲國家寬進嚴出,拿不到畢業證書很正常
魯汶大學所在的比利時和很多西方國家一樣,大學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
除醫學和法學等少數專業外,只要有高中畢業證書,成績達到了一定的要求,都可以上大學或大專,但淘汰率極高。
按照當時(20世紀90年代)比利時大使館掛在其官網上的數據信息,魯汶大學第一學年的淘汰率高達50%,且每年均有被淘汰的,到最后一年,能按期畢業并拿到畢業證書的只剩10%左右。
這種狀態在1998年之后有所改觀。
再以荷蘭為例,荷蘭只有14所大學,均在世界高校排名前200名之內。
我攻讀博士學位時就讀的國立格羅寧根大學,在2017年的全球排名是第86名,其淘汰率也很高。
我有位荷蘭朋友在格羅寧根大學學習歷史專業,學了8年,由于他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經常隨一個樂團游走于歐洲各國,沒有拿到畢業證書,最后只好棄學經商去了。
本科生如此,碩士生和博士生是否更容易按期畢業并拿到畢業證書呢?
我的博士生導師是荷蘭教育界的“大牛”,也是全球教育效能領域的權威。
他對學生要求很嚴,所以在我的同門師兄妹中,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的既有荷蘭本國學生和歐盟國家學生,也有來自亞洲國家的學生。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的一個師妹,她來自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大學,是該校的一名講師。
2002年,她拿到國際獎學金來到我的導師名下攻讀博士學位,并且屬于“三明治”博士生,即第一年在荷蘭,第二年回印尼,第三年在荷蘭,第四年回印尼。
剛來荷蘭時,當她聽說荷蘭法定的攻讀博士學位時間是四年,而不是像英國三年時,她信心滿滿地說自己一定能在三年內拿到學位。
由于她沒有在國外讀過碩士,對國外的學術要求和標準沒有概念。
在她開題時,我曾向她提出建議:“你的'選題太大,似汪洋大海,永遠也上不了岸!”
光陰似箭,12年過去了,當我2014年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國際學校效能與學校改進大會》上與她重逢時,她的博士論文仍然沒有通過內審和外審,仍然不能答辯和拿到博士學位。
她早已返回雅加達大學繼續當講師,但她告訴我,由于她所在的大學規定“沒有博士學位不能升副教授”,所以她仍然在修改她的博士論文。
2017年1月,我回到荷蘭,一打聽,她仍然沒有答辯,仍然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除大學外,荷蘭還有42所大專院校。
這樣的大專院校在荷蘭是沒有入學考試的,只要英語通過雅思考試的5分到6分,繳納學費便可入學。
在荷蘭這種高等教育寬進嚴出的國家,如果質量不行,無論你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永遠不能“按期畢業”。
而且,荷蘭不存在自費攻讀博士學位一說,即使學生愿意出錢讀博士學位,也沒有荷蘭大學會錄取他。
留學亦會成為“地獄”,能否順利畢業取決于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質量
當然,在國外留學不能按期畢業的原因很多,如中途改換專業、選修過多的課程等,因人而異,但能否順利畢業不取決于學生個體學習時間的長短,而是學生個體能否達到該校或該國的畢業標準和質量。
1月16日,就讀于荷蘭某高校的一名中國留學生因為不能按期畢業而跳樓并結束了年僅24歲的生命。
國外相關報道中提到了他和他的同學不能按期畢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留學生普遍認為導師時間很難預約,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很難讓論文通過。
這些困境確是很多留學生已經或者正在面臨的無奈。
想起2016年,和我同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低齡留學該不該”節目中做嘉賓的一位男士,曾稱美國留學為“地獄”。
他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就是父母手心里的寶,但11歲時,父母就把他送到了美國留學。
從父母雙方親人的“萬人寵、小太陽”到“無人管、無人伴”的異國他鄉“酷寒”地帶,巨大的反差讓其心靈受到很深的創傷,導致他在節目錄制中公開宣稱,不會讓自己的女兒重蹈覆轍。
隨著中國的強盛,更多的中國學生會走出國門成為留學生。
這對于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多元思維和創新性的國際化人才大有裨益。
然而,他們需要在出國前盡可能地了解留學所在國的歷史文化、價值觀、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考試方式和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方式,明確留學目的,從而在留學期間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研究,并培養頑強的毅力、溝通力、適應力、抗挫力和自控力。
同時,留學期間要講究學術誠信,遵守留學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不剽襲、不造假、不打架、不吸毒,積極參加當地中國留學生會的文體活動,主動結交朋友,有事向他們傾述,并主動與導師和任課教師保持聯系。
最后,準備留學抑或正在留學的學生,都務必牢記:沒有超人的付出就沒有超人的成就。特別是,珍惜時間、珍愛生命。
【熱門留學國家大學寬進嚴出,留學生拿不到畢業證書!】相關文章:
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有哪些09-09
留學熱門國家綜合實力分析06-26
熱門留學國家簽證申請攻略07-25
奧克蘭大學留學生可以申請哪些獎學金09-10
伯恩萊斯大學留學生獎學金詳細介紹09-16
留學生創業政策12-22
韓國留學大學熱門專業11-28
新西蘭梅西大學留學生可申請哪些獎學金09-10
出國留學去什么國家08-30
哪個國家留學最便宜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