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辭退員工補償
為了響應國家的稅收政策,個人所得稅是必須繳納的,一般情況下個人所得稅都是企業在員工的工資里面自行的扣除的,但是如果想要辭退員工補償個稅是怎么計算的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資料吧,希望對您有所啟迪。
外企辭退員工補償
一、辭退員工補償個稅是怎么計算的?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2、另外,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二、哪些個人收入應該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年度);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年度);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需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紅利所得;偶然所得。
(二)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1、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外企辭退員工補償】相關文章:
辭退員工補償04-26
辭退員工怎樣補償04-28
辭退員工補償計算03-07
無故辭退員工補償03-07
違法辭退員工補償03-07
辭退員工怎么補償03-06
辭退員工補償免稅03-06
孕期辭退員工補償03-06
辭退員工補償協議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