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假期打工工資克扣怎么維權?
導語:假期打工是很多大學生的選擇。打工期間,社會環境、企業態度對他們之后步入社會影響深遠。遺憾的是,我們經常會聽到大學生打工遭遇種種不公正待遇。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有多嚴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希望通過本組報道引起社會對此問題的關注,幫助大學生、尤其是家境貧寒的大學生能獲得更好的假期打工機會,并在完成學業后更好地就業創業。
大學生李長振一直懷疑“被人合伙欺騙了”。
今年暑期,江蘇南京某高校學生李長振和3名大學生被中介公司介紹到南京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娃哈哈”)打工,按照合同,他們原本可以拿到3000多元薪酬,但企業最終以他們的身份是大學生為由,按實習對待,僅發給他們1000多元生活補貼。
多次奔波維權沒能拿回剩余工資,李長振很苦惱:“為什么大學生打工維權這么難?難道我們不算勞動者?”
中介推薦他們去了娃哈哈
7月初,李長振上網找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家中介公司——南京江寧區五一八房產信息服務中心。7月10日下午,李長振和同學趙玉全來到這家中介公司,工作人員拿出登記本讓他們挑選工作崗位,有保安等工種,月工資均在3000元左右。他們看到求職者多是大學生,翻了三四頁表格,每頁上都有二三十個名字,“不少人是我們的師兄師姐”。
中介向他們介紹,暑期在工廠打工40多天可以拿四五千元,專門介紹了飲料廠的工作,重點推薦了南京娃哈哈。
他們最后選擇了南京娃哈哈,在中介公司登記了日期、學校、年級、名字和聯系方式,交了200元中介費,中介給了他們南京娃哈哈的地址和人力資源負責人何禮平的聯系方式。
中介公司的高先生告訴李長振,200元中介費并不高,包含100元服務費、100元報名費,“其中還要給南京娃哈哈交50元”。高先生說,勞務公司之間有競爭,但只要說是他介紹的,肯定能入職。
當天,大學生李昊和俞宏銳也先后通過網絡找到了這家公司,中介提供的工作有發傳單、到電子廠或南京娃哈哈打工。
中介介紹說,發傳單的工作不穩定,而去電子廠要求一男兩女才能去。“我沒有兩名女同伴,所以就選擇去南京娃哈哈。”李昊說。
7月10日下午4點,南京娃哈哈在門衛室安排了面試。
李長振回憶,面試官是南京娃哈哈人力資源部經理何禮平,當他和趙玉全說自己是中介公司高先生介紹來的時,何禮平點了點頭,沒問他的身份。因為有高先生的關照,李昊和俞宏銳也順利入職。
7月14日,他們都與南京娃哈哈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
李長振說,簽協議時,對方拿出一張填好的表格讓他們抄,但特別要求他們不能在合同上填寫日期。簽完合同,對方全部收走,4人都沒有拿到勞動合同。
南京娃哈哈:大學生打工只能按實習算工資
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周末也不休息——盡管工作強度很大,李長振等4人還是在南京娃哈哈工作了20多天。
李長振說,如果超過一個月,辭職程序就非常復雜,他們不得已選擇辭職。8月11日,他和趙玉全辭職去財務部門領錢,負責人說:“原來你們是學生啊,怎么不早點兒說。”
“你也沒問我們身份呀。”李長振辯解。
隨后,人力資源部經理何禮平與他們發生爭執。“他很生氣地說我們欺騙公司,有人舉報我們是學生,還清楚地報出了我的學校、專業、年級。”李長振說。
爭吵中,車間的工段長突然進門當面舉報他是大學生。
李長振很疑惑,公司是如何獲取他們的信息?公司為什么要在他們辭職后才提出他們是在校大學生?
何禮平對他們說,大學生不受勞動法保護,只能領取實習生活補助,每天80元。
本來,如果按照每個月工作21.75天算,趙玉全可以拿到3021元工資(不算周末雙倍的'加班費)。結算結果卻是,趙玉全1297.2元工資,李長振1310元工資。
李昊和俞宏銳也遭遇了同樣的經歷。李昊在南京娃哈哈工作29天,只休息1天,其中工作12小時的有14天。公司結算1680元,除去兩個月的保險費,只剩1000元左右。
李昊說,人力資源部員工拿出的資料有他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學校給他辦理市民卡的照片,市民卡上有照片、姓名、身份證號、社保賬號、銀行卡號等信息,他從未提供給別人。
李昊很疑惑,公司怎么會有這張照片和他在校的資料?是不是中介公司提供的?
第二天,他們來到中介公司,發現辦公室大門緊閉,等了半小時也沒人。撥打電話提示已停機,“我們這才感覺受騙了”。他們最后選擇了妥協。
李長振說,在何禮平的要求下,他們寫了保證書,要求他們不能泄露公司機密,不能侮辱公司。還警告他們,如果這件事泄露出去,會把他們隱瞞大學生身份求職的事情通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