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介機構的幾類違法行為
將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就業促進法》就規范職業中介活動作了明確規定,中介機構須如實提供就業信息,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及其他證件,不得收取押金。
福州農民工維權工作站站長、福州新世通律師事務所律師翁齊斌說,對照《就業促進法》,勞動者須警惕中介機構幾類違法行為:
“皮包公司”無權從事中介業務。根據《就業促進法》規定,設立中介機構須經行政許可并辦理工商登記;有明確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開展業務必備的固定場所、辦公設施和一定數額的開辦資金;有一定數量具備相應職業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中介機構下列行為違法:提供虛假就業信息;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或者向勞動者收取押金;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翁齊斌說,中介機構有上述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拒絕,并向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舉報,違法中介機構將面臨罰款、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等處罰。
《就業促進法》建立了就業服務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設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勞動者免費提供就業服務,包括:就業政策法規咨詢;職業供求信息、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信息和職業培訓信息發布;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事務等。
翁齊斌提醒說,勞動者求職時向政府“求助”,既能減少費用,又能保證相關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
http://www.shddsc.com/【警惕中介機構的幾類違法行為】相關文章:
職場中難以成功的幾類人09-24
離婚手續有哪幾類04-24
寫給中介機構的求職信格式01-15
神戶大學獎學金有哪幾類03-01
警惕汞污染的閱讀答案12-06
HR用人:警惕伍茲效應02-08
中考生考前需注意哪幾類心理問題04-22
警惕企業管理的兩大誤區12-27
警惕合同欺詐中的十種詐騙手法08-31
警惕考研英語閱讀五大誤區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