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口號
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弘揚工匠精神的口號,歡迎大家的閱讀。
弘揚工匠精神口號
1、精益求精,獨具匠心。
2、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締造總裝不朽傳奇。
3、卓越工匠,精密總裝。
4、執工匠精神之心,筑總裝工匠之家-靠能工巧匠之術,走盡善盡美之路。
5、壁立千仞匠心添筆,風華正茂制造卓越。
6、腳踏實地的去做事,用心造就卓絕品質。
7、執工匠精神之心,筑總裝工匠之家——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完美極致的卓越品質。
8、若心懷工匠之心,則所向披靡。
9、執工匠精神之心,筑總裝工匠之家——用精益制造演繹工匠精神,以卓越團隊鑄就總裝力量。
10、工匠正能量,總裝新夢想。
11、執工匠精神之心,筑總裝工匠之家——以赤城執著的匠人之心,成就總裝團隊的卓越不凡。
12、工匠之家樹基層,工匠精神筑靈魂。
13、以虎的威猛引領總裝文化,以豹的速度傳遞總裝精神。
精神來源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于聶圣哲,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于這種精神。相信隨著國家產業戰略和教育戰略的調整,人們的求學觀念、就業觀念以及單位的用人觀念都會隨之轉變,“工匠精神”將成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還會有更多的“士”脫穎而出。
在2016年的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來充斥媒體的“中國智造”“中國創造”“中國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為決策層共識,寫進工作報告,顯得尤為難得和寶貴。
著名企業家、教育家聶圣哲曾呼吁:“中國制造”是世界給予中國的最好禮物,要珍惜這個練兵的機會,決不能輕易丟失。“中國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過渡到“中國精造”。“中國精造”穩定了,不怕沒有“中國創造”。千萬不要讓“中國制造”還沒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動化(手藝活)是自動化的基礎與前提。要有工匠精神,從“匠心”到“匠魂”。一流工匠要從少年培養,有些行業甚至要從12歲開始訓練。要盡早恢復學徒制。稅制要改革,要促成地方政府對制造業重視的局面。中國的教育要學德國、日本而不是美國……
精神內涵
1、敬業。敬業是從業者基于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執事敬”,是指行事要嚴肅認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臨事要專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從業者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所謂精益求精,是指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能基業長青的企業,無不是精益求精才獲得成功的。
3、專注。專注就是內心篤定而著眼于細節的耐心、執著、堅持的精神,這是一切“大國工匠”所必須具備的精神特質。從中外實踐經驗來看,工匠精神都意味著一種執著,即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術業有專攻”,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扎根下去,心無旁騖,在一個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在各自領域成為“領頭羊”。在中國早就有“藝癡者技必良”的說法,如《莊子》中記載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記》中記載的奇巧人王叔遠等。
4、創新。“工匠精神”還包括著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古往今來,熱衷于創新和發明的工匠們一直是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王選、“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制造商”王傳福、從事高鐵研制生產的鐵路工人和從事特高壓、智能電網研究運行的電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優秀傳承者,他們讓中國創新重新影響了世界。
【弘揚工匠精神口號】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心得05-05
弘揚五四精神宣傳標語04-27
職場需要的工匠精神是什么04-05
董明珠:中國工匠精神杰出代表12-07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4篇)05-31
企業精神口號01-10
弘揚民族精神主題黑板報圖片11-11
公司團隊精神口號01-27
霸氣團隊精神口號12-12
團隊精神口號15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