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生物試題帶答案(word版)
濰坊生物試題篇一:2014濰坊市中考生物試題帶答案
試卷類型:A
生物試題2014.6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共8頁,分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共5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50分;全卷共100分。答題時間為60分鐘。
2.答卷前務必將試題密封線內及答題卡上面的項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須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答在本試卷上一律無效。
2014年濰坊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說明:本卷共4頁,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的字母代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
1.“探究草履蟲對刺激的反應”實驗所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
A.觀察法B.調查法C.測量法D.實驗法
2.使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在低倍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清晰、柔和,調換至高倍物鏡下觀察時,除要調節細準焦螺旋外,還需調節反光鏡(或亮度調節鈕)和光圈。正確操作分別是
A.用平面鏡(或調低亮度),光圈縮小B.用平面鏡(或調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鏡(或調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鏡(或調低亮度),光圈縮小
3.下列觀察實驗中,使用放大鏡作為觀察工具的一組是
、儆^察蝗蟲;②觀察葫蘆蘚和腎蕨;③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④觀察花的結構;⑤
觀察葉片的結構;⑥觀察雞蛋的結構
A.①②④B.①③⑤C.④⑤⑥D.②③⑥
4.下列實驗與實驗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模擬呼吸運動實驗,能說明肋間肌和膈肌與呼吸運動的關系B.探究光照對黃粉蟲幼蟲生活的影響實驗,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觀察蚯蚓對土壤的翻耕實驗,說明生物能夠影響環境D.傘藻嫁接實驗說明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
5.下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物質轉化過程,若甲代表有機物和氧氣,則Ⅰ、Ⅱ、乙分別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機物和氧氣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和氧氣6.下列屬于蕨類植物特征的是
A.無根、莖、葉的分化B.有根、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
C.有莖、葉的分化,但沒有根D.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7.將甲、乙兩盆大小和生長狀況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濕度等相同環境下培養,夜晚將甲置于相對溫暖的環境中,乙置于相對涼爽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觀察二者的生長狀況。該實驗的變量為
A.溫度B.光照C.濕度D.空氣濃度8.下列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A.散養的雞群聚集在山間覓食B.繁殖期到來,鴿群中多對家鴿完成交配C.魚群洄
游到產卵區產卵D.一只旱獺正站在高處為取食的同伴站崗放哨
9.下列有關微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圈中有不少細菌是有益的,有些細菌給人類帶來危害B.病毒不屬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中不起作用C.釀酒、造醋等釀造工業離不開酵母菌和曲霉D.分解者主要是指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
10.下列四種生物中,與右圖所示生物親緣關系較遠的一個是
11.下列有關人體運動器官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骨骼肌、骨和關節三者的協調配合,就能完成一個動作B.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C.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關節頭、關節囊和關節腔D.人在伸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12.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各種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脂肪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質B.糖類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C.核酸是生物體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D.蛋白質是重要的儲備能源物質
13.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狀腺激素探究甲狀腺激素作用的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
A.實驗組餌料中添加甲狀腺激素,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
B.實驗組與對照組應飼喂等量的同種飼料,放在相同的環境中飼養C.實驗組與對照組的飼養環境應適合蝌蚪的生長和發育
D.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蝌蚪數量應相同但大小和發育程度可不予考慮
14.右圖Ⅰ和Ⅱ分別表示某種病毒先后兩次侵染人體后,人體產生抗體的數量變化曲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體內產生的抗體大量增多B.人體所產生的抗體只能對該種病毒有免疫作用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屬非特異性免疫D.人體內能夠產生抗體的細胞屬于血液中白細胞的一種
15.夏季是細菌性痢疾的多發季節,為預防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防疫部門嚴禁學校食堂二次銷售部分剩余飯菜。該傳染病的類型和防疫部門要求的防護措施分別屬于
A.消化道傳染病切斷傳播途徑B.呼吸道傳染病控制傳染源C.消化道傳染病保護易感人群D.消化道傳染病控制傳染源
16.當遇到下列情況時,你的正確選擇是
A.被農藥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B.被毒蛇咬傷手臂后,應首先扎住傷口處的近心端C.進行人工呼吸過程中,吹氣者應始終捏緊被救者的鼻孔D.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17.下列對作物栽培過程的敘述,科學合理的是
A.安丘蜜桃夏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調節主側枝的張開角度B.用種子繁殖能保持青州蜜桃的優良特性,加快繁殖速度C.諸城板栗的花為風媒花,異花傳粉坐果率高D.增加溫室內氧氣的濃度可提高大棚銀瓜的產量
18.下列生殖方式與豌豆雜交實驗原理相同的是
A.植物組織培養B.大棚黃瓜嫁接C.克隆羊多莉的培育D.“試管嬰兒”的培育19.下列有關濰坊生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臨朐山蝎一生經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屬不完全變態B.虹鱒魚是我市成功引進的漁業資源,不屬于外來物種C.通過嫁接技術可使昌樂西瓜抗病增產D.沂山銀杏的“銀杏果”是由子房發育而來
20.下列對人類生殖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卵巢和子宮B.胎兒通過胎盤與母體完成物質交換
C.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是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
D.懷孕又稱著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
21.下列關于生物與人類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遺傳和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B.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
C.從壽光大雞的人工選擇中可以觀察到自然選擇的效應D.人類進化的先后順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A.分子生物學為判斷各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提供了依據
B.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與人類親緣關系最遠的動物是金槍魚
D.各種生物細胞色素C含量不同,說明它們的原始祖先不同
23.右圖是四種動物之間親緣關系的圖解,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A.小熊貓和熊貓的親緣關系最近B.熊貓和熊食性差異較大,親緣關系較遠C.四種“熊”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和形態不同D.海豚與四種“熊”的生殖發育特點不同
24.在壽光蔬菜博覽園內,每年都有大量的蔬菜新品種展出。
新品種的培育與廣泛推廣極大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同時豐富了
A.遺傳的多樣性B.物種的多樣性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D.植物種類的多樣性25.下列做法及解釋不合理的是
A.真空包裝食品不易變質的原因是隔絕空氣不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B.新鮮蔬菜放在冰箱內冷藏保鮮是由于冷藏條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C.自制酸奶過程中,應將加糖后的新鮮牛奶煮沸冷卻后,再倒入酸奶并封存D.對食物加熱后再保存的目的是殺死食物中原有的微生物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說明:本卷共4頁,6個大題。需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相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或書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26.(9分)以下是某綠色開花植物的形態結構及生理變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與銀杏相比,該植物所特有的生殖現象是。
。2)圖乙中的氣孔是由圖中的[]圍成。圖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區由于受降水量影響而導致葉片上氣孔數量的差異,則地區的降水量最大。
(3)一朵花授粉前,對其進行套袋處理,該花依然能結出一個成熟的果實,則該植物花的類型和傳粉方式分別為。若該植物的一個果實內含有多粒種子,說明它的每個子房內有多枚。
。4)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為,這些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先要進行。
。5)對比發現,學校實驗田中該植物的產量總是比鄰近地塊的產量低。為尋找原因,同學們將肥力均勻的實驗田分成面積相等的四塊后進行種植實驗。結果如下:
設計種植實驗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是,你判斷該實驗的實驗結論應為_______。
濰坊生物試題篇二:2014年濰坊生物中考試題及答案
試卷類型:A
2014年濰坊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及答案
生物試題2014.6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共8頁,分Ⅰ、Ⅱ兩卷。答題時間為60分鐘。
2.第Ⅰ卷為選擇題,共5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50分;全卷共100分。
3.答第Ⅰ卷前,需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試卷類型、學科填涂清楚。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說明: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案卡上相應的字母代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
1.科學家珍妮·古多爾在深入坦桑尼亞國家公園長期從事野生黑猩猩行為特征的研究過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B.實驗法C.測量法D.調查法
2.下圖所示為顯微鏡視野內某生物體所處位置及運動路線,則此生物體的實際位置及運動路線應為()
3.將死亡的細胞浸泡在一定濃度的水溶性染色劑(PI)中,細胞核會被著色;將活細胞浸泡其中,其細胞核不著色,但將PI注入到活細胞中,細胞核會被著色,因此可將PI應用于細胞死活的鑒別。其鑒別的基本原理是
A.活細胞的細胞核能夠分解PI
B.死細胞和活細胞內細胞核所含的物質不同
C.活細胞的細胞膜能夠阻止PI的進入
D.活細胞的細胞壁能夠阻止PI的進入
4.不適于在濰坊北部沿海水域生長的是
A.對蝦B.梭子蟹C.毛蚶D.海參
5.關于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運動系統由骨、關節、骨骼肌組成
B.關節由關節頭、關節窩和關節腔組成
C.骨骼肌由肌腱、肌腹、血管和神經組成
D.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內的滑液,增強了關節的靈活性
6.下列動物的心臟結構示意圖,其中哪些動物所具有的心臟體溫不恒定()④①②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7.2012年初,廣東某鎮發生了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肝”感染事件。據調查,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鎮衛生所打過針。由此推斷()
A.帶毒針頭是丙肝的傳染源
B.丙肝和肺結核的病原體具有相同的結構組成
C.丙肝屬于血液傳染病
D.丙肝與甲型肝炎的傳播途徑相同
8.菟絲子的葉片退化,莖黃色或黃褐色,常生長于大豆、柑橘等植物體上。下列有關菟子和植物體之間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影響植物體的光合作用②吸收植物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
、酆椭参矬w競爭土壤內的水分和營養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豆糧間作,瓜類和豆類輪作”的種植方式能夠提高作物產量,主要原因是該方式()
A.通過增加種植密度,抑制雜草生長
B.能夠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
C.通過調整害蟲的食物鏈,減少病蟲害
D.通過增加單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積,提高光能利用率
10.右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程a、b、c、d是通過人體的呼吸運動實現的
B.甲內流的是靜脈血,丙內流的是動脈血
C.與丙相比,甲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
D.乙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進行物質交換
11.以下反射活動與“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類型相同的是
A.吸吮反射B.杯弓蛇影C.眨眼發射D.談虎色變
12.右圖表示流入及流出人體某器官的血液內4種物質的相對含量,由此可判斷該器官是
A.肝臟B.肺
C.腎臟D.小腸
13.下面是某同學的部分觀察結論,與事實相符的是
A.血液由血漿和紅細胞組成
B.小魚尾鰭毛細血管內的紅細胞單行通過
C.心房與動脈相連,心室與靜脈相連
D.動脈內有動脈瓣、靜脈內有靜脈瓣、心臟內有房室瓣
14.番茄果皮紅色(R)對黃色(r)為顯性,若將純種紅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黃色番茄(rr)的柱頭上,則黃色番茄植株上所結種皮基因型以及果皮顏色分別是
A.種皮基因型Rr、果皮紅色 B.種皮基因型Rr、果皮黃色
C.種皮基因型rr、果皮黃色D.種皮基因型RR、果皮紅色
15.豌豆的豆莢內有多粒種子,原因是
A.豆莢內有多個子房B.一個胚珠內完成了多次受精作用
C.子房內有多個胚珠D.一個胚珠內有多個卵細胞
16.玉米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需營養物質的來源及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依次是
A.子葉胚芽B.子葉胚根C.胚乳胚根D.胚乳胚芽
17.含鉀無機鹽能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若對下列植物施肥,應適當增加含鉀無機鹽的是
A.諸城板栗B.青州蜜桃C.壽光水果黃瓜D.濰縣蘿卜
18.關于動物生殖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臨朐桑蠶和蝗蟲都出現5次蛻皮,因而二者的發育過程相同
B.鳥類生殖和發育的突出特點是體內受精、體外發育
C.壽光大雞的雛鳥屬于早成雛,親鳥無育雛行為
D.青蛙既可生活在水中又可生活在陸地上,因而屬兩棲動物
19.關于人類生殖和發育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卵細胞和精 子中均含有23條染色體,分別表示為22+X和22+Y
B.卵細胞在輸卵管內受精,到達母體子宮后,才開始進行發育
C.嬰兒的誕生標志著人體生長發育的開始
D.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
20.右圖是以傘藻為材料,設計的實驗流程。一段
C.編號①和編號④D.編號②和編號⑤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1.(9分)以下是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對學校植物園內各種植物的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圖甲表示發生在植物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圖乙為該植物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1)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相比,圖乙特有的結構是(數字表示)。植生長、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過程[]所釋放的能量;這過程發生在乙圖的[]中。
(2)由于莖內的活動,使得園內楊樹的莖會逐年增粗,該結構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屬于。
(3)請用反應式表示出收獲的蘿卜、黃瓜放置久了出現“空心”現象的原因:。植物體內的各種有機物來源于植物的。
(4)請說出植物園內“銀杏果”與“杏果實”的區別:。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首先進行的一項重要生理活動是。
【中考生物試題帶答案(word版)】相關文章:
2014年廣州中考英語模擬試題與答案(word版)09-25
2014年廣州中考英語模擬試題與答案(word版)09-25
2013年陜西高考數學(理)試題及答案(word版)09-26
2014年4月計算機應用自學試題及答案(word版)09-25
中考英語各類試題及答案09-25
關于誠信知識競賽試題帶答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