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經典)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偨Y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復習主要知識點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干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溫帶和xx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xx帶季風氣候。
6、地中海氣候:主要位于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7、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8、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9、自然資源: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稍偕Y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
2、地球自轉的周期: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
產生的地理現象:
a、晝夜交替;
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后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賽):
3、地球的公轉周期:一年(約365天),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a、四季的變化;
b、晝夜長短變化
(a)任何一天,赤道地區均晝夜平分。
。╞)任何地點,春秋二分均晝夜平分。
。╟)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晝越長;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晝越長。
。―)凡太陽直射的地區都晝長夜短(除赤道外);
c、五帶劃分(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
4、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A:有指向標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無指向標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緯網緯線代表東西方向,經線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情況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D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6、相對高度:把兩個海拔相減。
7、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代表坡越緩。
8、地形部位識別:山頂(畫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為高)、山谷(凸高為低)、鞍部、陡崖(等高線重合)、盆地
9、地形類型有5種:地形區是以某種地形類型為主的一片區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沒海拔要。
學好地理的三要素是什么
1、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通過聽講,我們可以知道重點所在,通過做筆記,我們可以加深對地理難點的理解。
2、勤于練習,勤于質疑
學好地理的基礎是理論知識的記憶,知識的運用才是目的。運用知識的途徑就是要多做題,勤問題。做的多了,問的多了,書本上的理論自然也就熟悉了,命題人的意圖也能漸漸了然于心,到高考時就可節省不少分析問題的時間。
3、多看地圖,多畫地圖
地理高考中空間定位非常重要,而對空間定位能力的培養根本還在于地圖。對于地理基礎差的同學來說,看到地圖就會產生恐懼感,厭惡感,要想除去這種感覺,就必須堅持每天強迫自己去看一遍地圖,看得多了,不僅在麻木中適應了地圖,或多或少也能記住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間概念慢慢也能培養起來。在看地圖的同時,最好能把地圖畫下來,不僅加深了對地圖的理解,也能逐步把地圖從紙上裝進腦子里。
學好地理的四大復習策略介紹
1、高中地理等文綜復習,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點時間,復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沒復習好。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地理六大學習法分別有哪些
1、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后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匆豢串數氐牡乩憝h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如何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象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于動腦。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1)學什么?
(2)在哪里?
。3)為什么?
。4)有何利弊?
(5)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制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04-30
中考地理知識點02-09
地理中考知識點考點01-01
學生中考地理的知識點05-08
中考地理知識點(精品)03-12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復習資料12-31
中考地理知識點復習資料06-07
中考物理的知識點總結12-31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