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
1. 水腫發生的機制有哪些?
①鈉與水的潴留,如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②毛細血管濾過壓升高,如有心衰竭等;③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腎炎等;④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通常繼發于血清白蛋白減少,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⑤淋巴液或靜脈回流受阻,如絲蟲病或血栓性靜脈炎等。
2. 心源性水腫和腎源性水腫應如何鑒別?
心源性水腫與腎源性水腫主要鑒別點
腎源性水腫 | 心源性水腫 | |
開始部位 | 從臉瞼、顏面開始向下延及全身 | 從足部開始,向上延及全身 |
發展速度 | 發展多較迅速,可在疾病早期出現 | 發展較慢,常出現在心功能衰竭期 |
水腫性質 | 較軟、移動性大 | 較堅實,移動性小 |
伴隨癥狀 | 堅臟病癥狀、如高血壓、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眼底改變等 | 右心衰竭癥狀,如心臟增大、心臟脈怒張,肝腫大。 |
3.什么叫非凹陷性水腫,常見于哪種疾病?
是皮下組織的細胞內及組織間隙液體潴留過多所致。輕度水腫單靠視診不易發現,如以手指加壓組織就會發生凹陷,稱為壓陷性水腫
心原性水腫: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現; 腎原性水腫;可見于各型腎炎和腎病;肝原性水腫:失代償期肝硬化; 營養不良性水腫 ; 炎癥、肢體靜脈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靜脈炎、上或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等引起的局部性水腫 ; 其它如等發性水腫等.
4.前期緊張綜合征和特發性水腫與什么因素有關?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是月經來潮前出現的一系列生理、情緒和行為改變及癥狀。一般周期性的發生于經前1~2周內,經前2~3天癥狀加重,行經后逐漸消失。主要軀體性癥狀有浮腫、乏力、疲倦、乳房脹痛、小腹脹感和便秘;情緒和行為癥狀包括煩躁、憂郁、孤僻、哭泣或大哭。此外還可以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健忘、嗜睡和判斷力下降等精神癥狀。這些癥狀在不同個體間有很大差別,在同一個人身上也可有周期性的變化。此綜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搞清,可能是多種生物學因素(如經前期激素的`變化、水鈉潴留等)和心理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社會心理因素可能占主導地位。心理應激可加劇月經前期出現的癥狀;反過來,這些癥狀本身也可以成為心理應激的根源,從而引起一系列情緒和行為反應。
特發性水腫幾乎只發生在婦女,主要表現在身體下垂部分,原因未明,一般認為是內分泌功能失調與直立體位的反應異常所致,立臥位水試驗有助于診斷.
http://www.shddsc.com/【水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相關文章:
心悸-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10-13
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05-27
執業醫師考試實踐技能考點06-16
咯血-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10-13
消瘦-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10-13
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指南03-02
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要點06-17
2017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06-07
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科目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