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

時間:2024-09-26 11:06:56 成人高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4年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

  2024 年全國成人高考的大幕已然落下,這場關乎夢想與未來的重要考試,承載著無數人的期望與努力。下面小編為你帶來2024年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一起來看看吧!

2024年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

  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 1

  一、選擇題:1~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A】

  A.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

  B.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C.思想路線的核心問題

  D.辯證法的核心問題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具有深刻的思想淵源,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理論來源的是【D】

  A.古希臘羅馬哲學

  B.近代英國哲學

  C.近代法國哲學

  D.德國古典哲學

  3.“笑一笑,十年少;愁了愁,白了頭”表明意識具有【D】

  A.目的性

  B.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C.創造性

  D.調控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4.人類社會是物質存在的一種特定的形態,人的意識統一與物質,這是【B】

  A.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C.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D.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

  5.對立統一規律提供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C】

  A.階級分析方法

  B.歷史分析方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規律分析法

  6.下列選項中體現因果聯系的是【D】

  A.有無相生

  B.過猶不及

  C.冬去春來

  D.摩擦生熱

  7.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的變化是【C】

  A.絕對性與相對性統一

  B.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

  C.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穩定性與變動性的統一

  8.觀念建筑上層指的是【A】

  A.意識形態

  B.政治制度

  C.法律制度

  D.政治組織

  9.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革命源于【D】

  A.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

  B.思想觀念斗爭的尖銳化

  C.自然資源和環境變化

  D.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

  10.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人”,這一論斷的理論依據是【D】

  A.歷史宿命論

  B.歷史決定論

  C.英雄史觀

  D.群眾史觀

  11.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的標志是【B】

  A.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形成

  B.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C.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辟

  D.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實現

  1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是【C】

  A.無產階級

  B.資產階級

  C.農民

  D.知識分子

  1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我們黨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C】

  A.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B.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C.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14.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最根本的是【D】

  A.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辯證統·

  B.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有機統

  C.堅持黨的使命、國家的前途、人民的福祉的辯證統一

  D.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1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的是【A】

  A.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

  B.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

  C.途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

  D.組織層面的價值要求

  16.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是【A】

  A.四項基木原則

  B.以德治國

  C.國際政治秩序

  D.依憲治國

  17.鄧小平指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關鍵要靠【B】

  A.照搬馬克思主義理論

  B.靠自己發展

  C.要靠模仿周邊國家的經驗

  D.要靠別國的支持

  18.過渡時期總路線中,“過渡時期”只是指【B】

  A.從解放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C.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D.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改革開放

  19.“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力量指的是【C】

  A.科技創新的力量

  B.文化創新的力量

  C.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D.全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分別是【B】

  A.“兩個轉變”和“一體兩翼

  B.“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

  C.“八個明確”和“四面八方

  D.“一個中心”和“五湖四海

  2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探索都是【C】

  A.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來展開、深化和拓展的

  B.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來展開、深化和拓展的

  C.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展開、深化和拓展的

  D.圍繞傳承和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展開,深化和拓展的

  2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分兩個階段來安排,其中第二個階到本世紀中葉【D】

  A.實現總體小康

  B.消除絕對貧困

  C.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D.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3.在新發展理念中,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是【B】

  A.創新發展

  B.協調發展

  C.綠色發展

  D.共享發展

  24.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新發展格局指【C】

  A.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B.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發展格局

  C.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D.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25.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是【D】

  A.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B.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C.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D.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講

  26.毛澤東中國工業化道路思想強調,實現四個現代化關鍵在于【D】

  A.農業現代化

  B.工業現代化

  C.國防現代化

  D.科學技術現代化

  27.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是【A】

  A.四項基本廈則

  B.以德治國

  C.國際政治秩序

  D.依憲治國

  2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是【A】

  A.人民立場

  B.階級立場

  C.歷史自覺

  D.求真務實

  29.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的宗旨和根本分別是【A】

  A.人民安全和政治安全

  B.科技安全和網絡安全

  C.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

  D.資源安全和太安全

  30.強軍思想中,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的是【A】

  A.能打勝仗

  B.作風優良

  C.聽黨指揮

  D.軍民融合

  31.2022年8月28日開工建設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一平陸運河位于【D】

  A.四川

  B.云南

  C.貴州

  D.廣西

  32.黨的二十大要求,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A】

  A.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B.增強自信,繼續前進

  C.信自強,守正創新

  D.磨厲奮發,勇毅前行

  33.2023年3月26日,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B】

  A.哥倫比亞

  B.洪都拉斯

  C.南非

  D.古巴

  34.2023年5月19日,首居中國一中亞峰會表《中國一中亞峰會西安宣言》決心攜手構建【D】

  A.中國一中亞絲路開發銀行

  B.中國一中亞自由貿易區

  C.中國一中亞經濟合作組織

  D.中國一中亞命運共同體

  35.2023年6月26日至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確定將每年8月15日設立為【C】

  A.全國土地日

  B.國家完法日

  C.全國生態日

  D.全民健身日

  二、簡答題:36~39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36.簡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答: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能夠決定社會意識的內容和形式,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和發展,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3、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答:(1)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與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不完全同步。

  (2)社會意識的發展同經濟發展的水平之間具有不平衡性。

  (3)社會意識在自身的發展中具有歷史繼承性。

  (4)社會意識各種形式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

  (5)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最集中的表現。

  37.簡述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答:1、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歷史任務是:

  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38.簡述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答: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9.為什么說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

  答:1、這是由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所決定的。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和正確方向。

  2、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邏輯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者、推動者、引領者,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3、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向新征程的實踐邏輯所決定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

  三、論述題:40~41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40.試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并說明割裂二者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會導致的錯誤。

  答:(1)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的兩個階段,它們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2)它們的區別表現在: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對事務的各個片面、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的反映。它們的聯系表現在: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開展到理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

  (3)割裂感性認識和理想認識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會導致經驗主義或教條主義的誤。經驗主義夸大個別的、局部的經驗的作用,否認科學理論的指導意義;教條主義夸大理論和書本知識的作用,輕視實際經驗,把理論當成教條,到處生搬硬套。

  41.18大以來,黨中央牢牢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積極推進重大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外交思想,指引外交工作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試述新時代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內涵。

  答: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實踐證明了和平發展是中國基于自身國情、社會制度、文化傳統作出的戰略選擇,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中國根本利益,符合周邊國家的利益,符合世界各國利益。

  (1)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內容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反對任何國家損害我國的獨立、主權、安全和尊嚴。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對于一切國際事務,都要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張正義,不屈從于外來壓力。堅持各國的事務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顛覆別國合法政權,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2)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據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在國際上的地位所決定的,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覺,來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來源于對實現中國發展目標條件的認知,來源于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把握。既積極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既讓中國更好利用世界的機遇,又讓世界更好分享中國的機遇,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

  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 2

  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

  A. 古希臘羅馬哲學

  B. 德國古典哲學

  C. 17 世紀英國哲學

  D. 18 世紀法國哲學

  答案:B

  解析: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

  A. 客觀實在性

  B. 可知性

  C. 運動性

  D. 無限性

  答案:A

  解析: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是物質區別于意識的根本標志。

  意識的本質是( )

  A. 人腦的分泌物

  B. 人腦的機能和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C. 觀念的東西

  D. 天賦的

  答案:B

  解析: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

  A.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B. 量變和質變的觀點

  C. 對立統一的觀點

  D. 辯證否定的觀點

  答案:A

  解析: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矛盾的基本屬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爭性

  C. 絕對性和相對性

  D. 共性和個性

  答案:B

  解析: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

  認識的本質是( )

  A.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B. 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

  C. 主體頭腦中固有的

  D. 絕對觀念在頭腦中的顯現

  答案:A

  解析: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這是( )

  A. 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B.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C. 形而上學的觀點

  D. 唯心主義的觀點

  答案:B

  解析: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

  A. 勞動對象

  B. 勞動資料

  C. 勞動者

  D. 科學技術

  答案:C

  解析: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是( )

  A. 使用價值和價值

  B.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C.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

  D. 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答案:A

  解析: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10.剩余價值的產生是( )

  A. 在流通領域中產生的

  B. 在生產領域中產生的

  C. 在分配領域中產生的

  D. 既在流通領域中產生,又在生產領域中產生

  答案:B

  解析:剩余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流通領域不創造剩余價值。

  1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 )

  A. 生產過剩的危機

  B. 生產不足的危機

  C. 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

  D. 生產絕對過剩的危機

  答案:C

  解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

  1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的核心是( )

  A. 無產階級領導

  B. 人民大眾參與

  C. 反對帝國主義

  D. 反對封建主義

  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無產階級領導。

  13.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 )

  A. 農民問題

  B. 工人問題

  C. 民族資產階級問題

  D. 小資產階級問題

  答案:A

  解析: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14.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 )

  A. 實事求是

  B. 群眾路線

  C. 獨立自主

  D. 武裝斗爭

  答案:A

  解析: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1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C. 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

  D. 人民內部矛盾

  答案:B

  解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16.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是( )

  A.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 堅持改革開放

  D.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答案:D

  解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1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是( )

  A. 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

  B. 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C. 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

  D. 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

  答案:A

  解析: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

  1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 )

  A. 培育“四有”公民

  B. 發展教育和科學

  C. 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D.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答案:A

  解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19.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是( )

  A. 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

  B. 完善社會管理,保持社會安定有序

  C. 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D. 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答案:D

  解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是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20.當今時代的主題是( )

  A. 戰爭與革命

  B. 和平與發展

  C. 改革與開放

  D. 民主與自由

  答案:B

  解析: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二、簡答題(每題 10 分,共 30 分)

  簡述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答案: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在實踐中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推動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實踐不斷提供大量有關的經驗材料以及新的.認識工具,使人們能夠不斷解決認識課題,使認識不斷向前發展;實踐還改造了人的主觀世界,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人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自己認識的真理性。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活動的目的并不在于認識活動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體,更有效地指導實踐。

  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

  答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

  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兩個基本特點,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武裝斗爭是統一戰線的中心支柱,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及其依據。

  答案:黨的十五大明確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確立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依據是:

  (1)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區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經濟基礎,也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

  (2)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生產社會化的程度還不高,發展還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以適應生產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發展社會主義服務。

  三、論述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

  論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并說明其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意義。

  答案: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社會意識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及其條件的主觀反映;社會存在的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和發展。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存在的多樣化決定了社會意識的多樣化。我們要尊重這種多樣化,鼓勵文化創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2)要弘揚主旋律,倡導先進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引領社會風尚,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3)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共識,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4)要加強文化建設的管理和引導,抵制腐朽、落后的社會意識,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

  論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3)在宏觀調控上,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社會主義國家能夠把人民的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結合起來,把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比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更合理、更有效。

  (4)在政治制度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既可以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可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全國成人高考真題綜合】相關文章:

06年全國成人高考專升本英語真題及答案10-22

2004年全國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真題及答案10-22

06年全國成人高考高起點俄語真題及答案10-22

中醫綜合考研真題10-21

全國考研英語真題及答案08-31

1990年全國考研英語真題10-29

1996年全國考研英語真題10-29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2017年真題版」02-22

1991年全國考研英語真題及答案10-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泾源县| 句容市| 亚东县| 大化| 无锡市| 巨野县| 莱芜市| 龙口市| 广宗县| 安义县| 南澳县| 虞城县| 宁阳县| 鹰潭市| 太仓市| 兴安盟| 彩票| 秭归县| 泰兴市| 玛曲县| 梓潼县| 古田县| 静乐县| 蓝田县| 遂平县| 泰来县| 双江| 马关县| 乐安县| 正蓝旗| 随州市| 大厂| 娄底市| 元朗区| 佛冈县| 普兰店市| 区。| 婺源县| 息烽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