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7年司法考試模擬試題試卷(一)
試卷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一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法律責任的核心構成要素是:
A.責任主體
B.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
C.損害結果和主觀過錯
D.因果關系
2.我國《繼承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從法的規范作用看,該項規定屬于下列哪一情況?
A.個別指引
B.確定的指引
C.有選擇的指引
D.非規范性指引
3.按照狹義的解釋,下列哪一行為屬于法的適用?
A.某人認為自己未達到法定婚齡而拒絕同女友結婚
B.海關工作人員認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辦該案件
C.檢察機關根據群眾檢舉對某人的受賄行為進行偵查
D.審判員辦案途中發現兩個人口角,而依事實和法律對其進行勸解
4.出租車司機甲送孕婦乙去醫院,途中乙臨產,情形危急。為爭取時間,甲將車開至非機動車道掉頭,被交警攔截并被告知罰款。經甲解釋,交警對甲未予處罰且為其開警車引道,將乙及時送至醫院。對此事件,下列哪一項表述是正確的?
A.在此交通違章的處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邏輯的推理方法
B.警察對違章與否的解釋屬于“行政解釋”
C.在此事件的認定中,交警進行了法的價值判斷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價值之間沒有沖突
5.民法法系與普通法法系由于各自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傳統不同,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關于民法法系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A.民法法系的法的體系一般由憲法、民法、商法、刑法、程序法等部門法構成,實體法與程序法界限清晰
B.民法法系的司法體系比較清楚,一般都有司法部、法院系統、檢察院系統,它們各司其職、界限分明
C.民法法系的判決書一般都很長,判決書最后不是由法院署名,而是由法官個人署名
D.民法法系采用審問制或訊問制,在開庭審理中,法官居于主要地位
6.下列關于法與道德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自然法學派認為,實在法不是法律
B.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認為,法與道德在本質上沒有必然的聯系
C.中國古代的儒家認為,治理國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D.近現代的法學家大多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說法
7.現代意義的美國憲法監督制度是通過下列哪一種形式建立起來的?
A.美國憲法的規定
B.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件的判決
C.華盛頓總統的宣告
D.林肯總統的宣告
8.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下列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A.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有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集體所有
C.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9.下列關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B.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
C.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批準,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經公安部批準,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10.在我國憲法中既屬于權利,也屬于義務的,包括:①勞動;②撫養;③教育;④結婚。下列哪種選項正確?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1.根據憲法和法律,下列哪一選項符合法律的規定?
A.某公安機關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決定對付某實行拘留
B.某法院根據全國人大委托國務院制定的有關法規剝奪李某政治權利1年
C.某檢察院根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決定對張某實行逮捕
D.公安部受全國人大的委托頒布《關于逮捕拘留等強制措施的程序》
12.關于行政機關和機構的設立,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A.經國務院批準,省人民政府可以設立行政公署
B.經市公安局批準,縣公安局可以設立派出所
C.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可以設立直屬機構
D.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縣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區公所
13.根據我國選舉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期內調離或者遷出本行政區域的,其代表資格將發生何種效果?
A.在新選區繼續有效
B.在原選區繼續有效
C.由該地方人大常委會決定中止
D.自行終止
14.我國憲法的修改,必須遵循的法定程序是:
A.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3/4以上多數通過
B.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通過
C.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1/2多數通過
D.全國人大出席會議代表2/3通過
15.中國清末修訂法律館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關該草案的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大清民律草案》的結構順序是: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
B. 日本法學家參與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體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經正式公布,但未及實施,清王朝即告崩潰
16.下面關于唐朝的自首制度,說法錯誤的是:
A.犯罪被揭發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稱作自首
B.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后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
C.自首者可以免罪
D.對于自首如實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
17.南宋慶元年間,某地發生一樁“殺妻案”。死者丈夫甲被當地州府逮捕,受盡拷掠,只得招認“殺妻事實”。但在該案提交本路(路為宋代設置的地位高于州縣的地方行政區域)提刑司審核時,甲推翻原口供,斷然否認殺妻指控。提刑司對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處置中,哪一種做法符合當時“翻異別勘”制度的規定?
A.發回原審州府重審
B.指定本路管轄的另一州級官府重審
C.直接上報中央刑部審理
D.直接上報中央御史臺審理
18.羅馬法中法人制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雖然沒有明確具體的法人概念和術語,但羅馬法已經存在初步的法人制度
B.羅馬法上法人分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兩種
C.依照羅馬法,宗教團體屬于社團法人
D.法人的設立采用自由主義,可以無須經過政府的批準或皇帝的特許
19.現代陪審制的發源地是: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
20.法國資產階級第一部政治經濟施政綱領是下列選項中的哪一個:
A.《權利法案》
B.《雅各賓憲法》
C.《人權宣言》
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