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考試的經典內容
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口才的評定,而是對應試人掌握和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規范程度的測查和評定,是應試人的漢語標準語測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普通話考試的經典內容,歡迎大家的閱讀。
普通話考試的內容
漢語統一的基礎已經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在文化教育系統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廣這種普通話,是促進漢語達到完全統一的主要方法。為此,國務院指示如下:
(一)從1956年秋季起,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在全國小學和中等學校的語文課內一律開始教學普通話。到1960年,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中學和師范學校的學生都應該基本上會說普通話,小學和師范學校的各科教師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師也都應該基本上用普通話教學。各高等學校的語文教學中也應該增加普通話的內容。中等學校、高等學校的就要畢業的學生和高等學校的青年教師、助教,如果還不會說普通話,應該進行短期的補習,以便于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應該分別定出大力加強各級學校漢語教學、促進漢語規范化的專門計劃,報國務院批準施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的隊伍文化教育中的語文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各級學校的語文課,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戰士入伍一年之內,各級軍事學校學員入學一年之內,都應該學會使用普通話。各機關業余學校中的語文教學,也都應該以普通話為標準。
(三)青年團的各地支部和工會的各地組織,都應該采用適當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廣普通話。青年團員在學習和推廣普通話方面應該起帶頭作用。工廠(首先是大工廠)中的文化補習學校、文化補習班和農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級班,都應該盡可能地、逐步地推廣普通話的教學。
(四)全國各地廣播電臺應該同各地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合作,舉辦普通話講座。各個方言區域的廣播站,在它們的日常播音節目中,必須適當地包括用普通話播音的節目,以便幫助當地的聽眾逐步地聽懂普通話和學習說普通話。全國播音人員、全國電影演員、職業性的話劇演員和聲樂(歌唱)演員,都必須受普通話的訓練。在京戲和其他戲曲演員中,也應該逐步地推廣普通話。
(五)全國各報社、通訊社、雜志社和出版社的編輯人員,應該學習普通話和語法修辭常識,加強對稿件的文字編輯工作。文化部應該監督中央一級的和地方各級的出版機關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制度,訓練干部,訂出計劃,分別在2年到5年內基本上消滅出版物上用詞和造句方面的不應有的混亂現象。
(六)全國鐵路、交通、郵電事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商業企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衛生事業中的工作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警察,司法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報社和通訊社的記者,文化館站的工作人員,縣級以上的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學習普通話。上述各有關機關應該分別情況,訂出關于所屬工作人員學習普通話的具體計劃,井負責加以執行,使它們所屬的一切經常接近各方面群眾的工作人員在一定時期內都學會普通話。
(七)一切對外交際的翻譯人員,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應該一律用普通話進行翻譯。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應該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漢語拼音方案,以便于普通話的教學和漢字的注音。
(九)為了幫助普通話的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應該在1956年編好以確定語音規范為目的的普通話正音詞典,在1958年編好以確定詞匯規范為目的的'中型的現代漢語詞典,并且會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組織各地師范學院和大學語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國每一個縣的方言的初步調查工作。各省教育廳應該在1956年內,根據各省方言的特點,編出指導本省人學習普通話的小冊子。教育部和廣播事業局應該大量灌制教學普通話的留音片。文化部應該在1956年內攝制宣傳普通話和教學普通話的電影片。
(十)為了培養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干部,教育部應該經常舉辦普通話語音研究班,訓練各地中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和教育行政干部,各機關、團體、隊伍也應該派適當的干部參加受訓。同樣,各省、市和縣的教育行政機關也應該普遍地舉辦普通話語音短期訓練班,訓練各地中、小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當地機關、團體、隊伍也應該派適當的干部參加學習。
(十一)國務院設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分工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負責整個工作的計劃、指導和檢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負責全國各級學校和業余學校的普通話教學的領導,普通話師資的訓練和普通話教材的供應;文化部負責出版物上的語言規范化工作,有關普通話書刊的出版和留音片、電影片的生產;語言研究所負責普通話語音、詞匯、語法的規范的研究和宣傳。各省、市人民委員會都應該設立同樣的委員會,并以各省、市的教育廳、局為日常工作機關。
(十二)各少數民族地區,應該在各地區的漢族人民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各少數民族學校中的漢語教學,應該以漢語音通話為標準。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臺的漢語廣播應該盡量使用普通話。各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可以根據需要設立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以便統一領導在各自治區的說漢語的人民中推廣普通話的工作。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
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總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普通話考試的經典內容】相關文章:
普通話考試考的內容02-05
2018普通話考試的內容01-06
最新普通話考試的內容01-05
普通話考試培訓內容01-06
全國普通話考試內容02-08
普通話考試有什么內容02-07
普通話考試常考內容02-06
普通話考試內容介紹12-03
普通話考試內容是什么02-07